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求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要善于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到平面上,再联合运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空间向量、解析几何等知识去求解,实现从立体几何到解析几何的过渡.下面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解答,探索题型规律,揭示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常设置一些学科内的综合题,它们的新颖性、综合性,值得我们重视.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高考考试命题改革的一个方向,空间图形中的轨迹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闪亮登场”.探求空间图形中的轨迹问题,要善于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到平面上,再联合运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空间向量、解析几何等知识去求解,  相似文献   

3.
探究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要善于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到平面上,再联合运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空间向量、解析几何等知识去求解,实现立体几何到解析几何的过渡.由于这类题目涵盖的知识点多,数学思想和方法考查充分,学生求解起来颇感困难,考试时经常弃而不答,令人惋惜.下面笔者精选五道典型例题并予以分析解答,旨在探究题型规律,...  相似文献   

4.
梁帅  梁恩志 《高中生》2010,(3):30-31
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是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方向,以空间问题为背景的轨迹问题作为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的交汇点,由于知识点多,数学思想和方法考查充分,求解起来比较困难.这类问题通常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够把空间问题转化到平面上来,然后结合解析几何方法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的高考命题中,提倡背景好,创意新,综合性强,以便利用一道题目能考查多个知识点与多种能力,轨迹问题是平面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内容,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在高考中已不止一次地出现,使人感到新颖而别致,本文谈谈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 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6.
立体几何中也会遇到与解析几何一样探求满足条件的动点轨迹问题,这类问题以立体图形为载体,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以及代数知识交汇于一体,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开放性、创新性.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依据立体几何中点线面关系把空间图形中的轨迹探求转化到某个平面内来研  相似文献   

7.
探求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 ,要善于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到平面上 ,再联合运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空间向量、解析几何等知识去求解 ,实现从立体几何到解析几何的过渡 .下面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解答 ,探索题型规律 ,揭示解题方法 .例 1 己知平面α∥平面 β ,直线l α ,平面α ,β间的距离为 8,则在 β内到点P的距离为 10且到直线l的距离为 9的点的轨迹是(   )A 一个圆  B 两条直线C 四个点  D 两个点解析 如图 1,设点P在平面 β上的射影是O ,则OP是平面α ,β的公垂线段 ,OP =8.在 β内到点P的距离等于 10的点到点O的距…  相似文献   

8.
高考数学命题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知识的相互渗透,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试题.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将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巧妙地交融在一起,立意新颖,综合性强,下面精选几例,旨在探索解题规律,揭示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勇 《中国考试》2005,(3):11-16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设置了一些数学学科内的综合题,它们的新颖性、综合性,值得我们重视。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高考考试命题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以空间图形为载体的轨迹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闪亮登场”,此类问题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巧妙而自然地交汇在一起。不露斧凿之迹,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10.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是高中数学的3大内容(代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之一,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从近几年各省市的高考试卷来看,除了考查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空间角与距离的求解、体积的计算等常规内容以外,还出现了考查立体几何与其他数学内容相结合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新颖性问题.本文从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常用思想方法入手,对于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立体几何新题型进行剖析,寻找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突破口.1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例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侧面AB1内有一动点P,其到直线A1B1与到直线BC的距离相%璧?则动点P的轨迹曲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考加强了对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能力考查,强调综合性与应用性,重视学科的内在联系及以学科的整体高度考虑问题,在代数、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因此,以解析几何为背景的函数问题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为此,在复习中,要提高我们对问题的阅读,理解能力,要能综合应用所学的解析几何知识及代数中函数等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这类问题.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2.
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是以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为依托,研究平面解析几何中一类点的轨迹.这类题型在历年高考卷中“闪亮登场”,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创新点.并且这类题型往往是客观题,其立意新颖、构思巧妙,注重多元联系和多元应用,集知识的交汇性、综合性,方法的灵活性,能力的迁移性于一体,极富思考性和挑战性,因此学生求解起来颇感困难,考试时经常弃而不答,令人惋惜!本文通过实例来说明立体几何中轨迹问题求解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立体几何是平面几何的延拓,即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延拓,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最基本的方法是“降维”,也就是说,把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空间,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最终化为一个平面几何问题来解决.当然,有时我们也用代数思想来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但是,对于用解析几何思想去研究立体几何问题就显得少之又少.下面,笔者将介绍一种用解析几何思想去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方法——坐标法.  相似文献   

14.
《考试》2008,(5)
立体几何中的点的轨迹问题一直以来是探究性学习与高考的一个热点问题,体现了化归思想的具体应用,通过轨迹问题的求解,沟通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相互联系。下面就关于在空间图形中动点的轨迹问题的求解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立体几何中的动点轨迹问题是高考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新亮点,其实质是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知识交汇。解决动点轨迹问题,关键是将点面距离、线面距离转化为二维空间的平面轨迹问题。一轨迹是点的问题例1(2006年浙江模拟卷)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l(?)α,且P∈l,平面α、平面β间的距离为8,则在β内到点P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立体几何是平面几何的延拓,即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延拓,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最基本的方法是"降维",也就是说,把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空间,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最终化为一个平面几何问题来解决.当然,有时我们也用代数思想来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但是,对于用解析几何思想去研究立体几何问题就显得少之又少.下面,笔者将介绍一种用解析几何思想去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方法--坐标法.  相似文献   

17.
1考查要求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展开与动点问题着眼于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立体几何中有许多形式各异的折叠问题.一个平面图形经折叠后成为一个空间图形,此时图形的结构发生了突变,从二维的平面图形一跃成为三维的空间图形.而以立体几何为载体的轨迹问题能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巧妙地结合起来,常常涉及函数、数形结合、建模、化归等数学思想与方法,立意新颖,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教师在教学中可集中讲解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考数学命题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知识的交叉渗透,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试题.以立体图形为载体的轨迹问题,将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巧妙地整合在一起,立意新颖,综合性强,是新课程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一般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利用曲线的定义,二是用解析法求出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数学的学习既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又重视知识的交叉渗透.以立体几何为载体的动点轨迹问题将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与三角、立体几何与函数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立意新颖,综合性强.这也是今后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而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确定空间中的动点轨迹问题.现就立体几何中动点轨迹的几种常见求法介绍如下.1空间轨迹法由点集和两点之间的距离概念不难得出以下2个空间轨迹.1)平面轨迹:空间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经过这条线段的中点并且与这条线段垂直的平面.2)球面轨迹:空间到一个…  相似文献   

20.
<正>立体几何中动态轨迹问题是立体几何中重要的知识点和常见考点,主要考查学生立体几何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平面几何的图形识别判断能力.以立体几何为背景的圆锥曲线轨迹问题,因其知识的包容与交汇,展现出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立意,成为热点的探究性问题.本文从五个角度探究立体几何中曼妙的动态轨迹问题,以供读者参考.角度1 截面圆柱圆锥形成曼妙的动态轨迹例1 (2015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如图1,斜线段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60°,B为斜足,平面α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