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由名满学艺术家王纯信、王纪父女共同研究完成的专《萨满绘画研究》,最近由时代艺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一部反映人类古老宗教艺术的研究专,是一部对古老的萨满教外化形象的诠释,同时也是一部对古老神秘的萨满艺术的解码。这部研究专在探索远古艺术形象生发和解密的同时,更多地冲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为我们今天欣赏远古艺术、欣赏萨满教古老的化形态,开启了通往远古神秘艺术的窗户,通过萨满形象符号.让我们领略远古宗教艺术中的天籁之音和饕餮之美。  相似文献   

2.
满族萨满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旅游开发价值。要想将萨满文化打造成旅游品牌产品,旅游景区不单需要加强基础建设投入,还要在深入挖掘萨满文化内涵、加大萨满文化宣传力度以及开发有特色的萨满文化旅游产品方面下功夫。并且要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专业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人才,使之成为合格的满族文化传播者,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深层次的文化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3.
满族的萨满信仰起源于氏族社会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贯穿于满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积淀着丰厚的传统文化。该文以满族萨满仪式活动过程及其仪式音乐作为研究重点,以作者多次到吉林满族集聚地九台地区进行的田野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对满族萨满仪式音乐的功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4.
迟子建小说中满—通古斯语族萨满超自然行为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子建小说中常常出现满-通古斯语族萨满的超自然的现象或行为,如治病救人,祈雨和咒语等。由于迟子建从小生长在满-通古斯文化的核心区域,文学创作深受萨满文化的影响。迟子建小说中对满-通古斯语族萨满超自然行为的描写,其文学内涵是在大自然中寻找民族之根以及生命存在的价值,追求"天人合一"的真正的文明之境,进一步拓展了萨满文化的深层文学寓意。  相似文献   

5.
萨满教的造型艺术,是指与萨满巫仪过程中有关的各种形象艺术,包括萨满佩带的面具、身着的服饰、供奉的神偶、使用的乐器、法器以及祭祀方式中的祭坛、祭品、祭器和所应用的符号文字。这些造型艺术,是以物质文化为载体而上升到精神文化领域的艺术形式,是艺术化的物态符号。萨满教造型艺术中的这些符号充满了萨满诗性的智慧,萨满把这些诗性的符号在有限的人间,扩展到无限的神的世界,是萨满沟通“人”与“神”之间的工具,萨满是这些意志作用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6.
萨满昏迷术及其萨满在昏迷状态下“通神”的生理、心理、思维机制,可以说是萨满教研究的制高点。文章从选萨满、传授萨满知识、萨满“通神”三方面讨论了萨满性意识是一种潜意识;又从对萨满所通“神”形象的原型探讨,指出“神”是一种潜意识信息的流露。  相似文献   

7.
张丹 《华章》2010,(26)
萨满教是满族人民的一种民间信仰.在萨满所从事的各类祭奠仪式和民俗活动中,包涵着人类早期阶段创造的诸多精神文化形态,音乐艺术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文化形态的角度来看,萨满音乐是宗教、民俗和艺术的综合体.为此,本文试图从电影艺术与萨满教音乐元素相联系来讨论萨满教的音乐艺术.  相似文献   

8.
萨满文化研究在文化人类学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系统性规模的领域,其创世神话的研究无疑是最具影响力和资料性价值的。本文将就萨满创始神话的产生原因做以浅析。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美术创作题材中,宗教题材的创作是我国美术创作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长城以外是萨满教的发祥地之一。在古代信奉萨满的地方特别广阔,几乎囊括了整个北半球以北,这一地区的游牧民族都信奉萨满教,萨满教把人与万事万物的变化莫测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也赋予了巫师主观意断的法力,从而人们都崇拜它,敬仰它。本文从黑龙江宁安吉林珲春收集的图片实物和看到的满族萨满祭祀活动场面入手,阐述了满族萨满系列绘画题材的创作历程,旨在研究挖掘满族萨满教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及壮丽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整合满族萨满教文化资源,对于我们今天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应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音乐,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它的产生与发展和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宗教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满族萨满音乐孕育于原始氏族社会,受原始宗教文化的影响,更多地保留了原始宗教音乐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萨满是满族传统的民间信仰,其保留下来的丰富的造型艺术成为萨满文化的"活态"符号,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这些符号的研究,可以更详尽的了解民族原始宗教信仰与文化内涵,并将其应用到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实现"古为今用"的当代价值,以适应多元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2.
满族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萨满服饰即为满族在祭祀活动时的扮相,并不是日常简单的装束,其是萨满教的体现,萨满服饰中的符号充分体现了实用功能、审美意念和宗教信仰三者的统一,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其服饰中的符号无论从静态还是抽象上都体现出了与宗教观念的和谐统一。萨满服饰中符号的色彩、图案和配饰在现在服饰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萨满神鼓是萨满祭祀时使用的重要法器,许多神鼓鼓面上绘有图案,内容繁纷,造型各异,是萨满文化的精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萨满神鼓是萨满祭祀时使用的重要法器,许多神鼓鼓面上绘有图案,内容繁纷,造型各异,是萨满文化的精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满族等北方民族,古往今来信奉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萨满跳神时戴上面具,不仅可以避免妖魔的灵魂认出自己,而且能借助面具的法力战胜妖魔,保族人安康,面具成为了重要法器。是萨满崇尚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面具艺术,是历史岁月产生的文化遗产,至今闪现奇光异彩。  相似文献   

16.
在吉林省发展萨满文化旅游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艺 《考试周刊》2012,(59):28-29
萨满文化作为远古时代珍贵的文化"活化石",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欣赏价值。但由于时代的更替,萨满文化的传承已走向衰落。吉林省作为满族的发祥地,拥有众多萨满文化资源。更好地开发萨满文化旅游产品正好弥补了当前吉林旅游产品中缺乏特色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不足,丰富了当前的旅游品种,而且可以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在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现有人口近四万人,历史上曾信奉萨满教.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萨满又分化出相通、尔琪、斗琪等神职人员,他们在跳神作法的过程中主要以程式性的神歌、神舞贯穿其中.本文收集了十五首萨满、相通、尔琪、斗琪的宗教歌曲,这些歌曲在举行宗教仪式中,都有着各自固定的作用,是锡伯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对现代锡伯族的音乐、舞蹈艺术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由于受到当代经济发展的冲击和影响,这些宗教音乐面临危机.因此,收集和研究这些宗教音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诞生以后,新宾是全国首批建立的满族自治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当地萨满音乐文化发展传承受到政策法规、资金等方面的制约,所以应该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与保障体系、开发旅游资源筹措发展资金、加大宣传力度、利用高校音乐教育的途径来传承萨满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9.
锡伯族信仰原始的萨满教,萨满歌作为萨满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疆伊犁锡伯族民间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和流传。在锡伯族萨满歌中发现了大量的程式存在,这为我们解开锡伯族萨满如何记忆和传唱萨满歌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20.
萨满神鼓是萨满祭祀时使用的重要法器,许多神鼓鼓面上绘有图案,内容繁纷,造型各异,是萨满文化的精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