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边外蓝印花面布以家织布为材料,由镂刻成各种图案的纸版,通过漏印的办法将防染浆刮印到底布上,再放入盛有靛蓝染料的缸内浸染,即成为蓝地白花的蓝印花布。提取染料的植物蓼蓝当年在东边外大面积极 种植,历史曾有多少家染房,生产的蓝印花布品类繁多,用以作被褥、衣服、帘帐等。蓝印花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制版的技术源于民间剪纸,保留了纸的艺术特色;图案的题材有花鸟、动物、人物、字等,以花鸟为大宗,内容喜庆、吉利,为人民大众所喜爱;蓝印花布的蓝色近属中性,给人以沉静、平和的感觉,和我国名的青花瓷有异曲同工之 妙。  相似文献   
2.
满族民间剪纸,是八十年代在长白山区挖掘发现的,它以浓郁的民族风格与芬芳的乡土气息展现于剪坛,受到学术界的注目。 一、长白山满族剪纸的产生 长白山是满族的故乡,相传满族的始祖布库里雍顺就出生在这里。据载,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在长白山区长大的,他从小丧母,后母不慈,努尔哈赤离家到长白山里  相似文献   
3.
发祥于长白山区的满族民间剪纸、撕纸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很好地加以传承与保护。将民间剪纸引进写生理念,是对传统民间剪纸技法的突破,丰富其新传统、新观念,为现代知识青少年一代所接受,将使民间剪纸走出民间、走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句丽是个经济、化都很发达的古老民族,有着丰富的化艺术遗存,其中鎏金镂空马饰所展现的图案艺术,绚丽多彩,对周边民族有较大的影响。力主对它的化内涵、传承路线、艺术特性作出细致的研究识读。  相似文献   
5.
满族等北方民族,古往今来信奉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萨满跳神时戴上面具,不仅可以避免妖魔的灵魂认出自己,而且能借助面具的法力战胜妖魔,保族人安康,面具成为了重要法器。是萨满崇尚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面具艺术,是历史岁月产生的文化遗产,至今闪现奇光异彩。  相似文献   
6.
高句丽服饰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句丽王朝始于公元前37年,亡于公元668年,长达705年。其间高句丽和中原的晋、隋、唐诸朝有着密切的往来,创造了繁荣的经济与文化,其纺织、服饰及刺绣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周边民族,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枕头,可谓历史久远,究竟枕头是何时出现的,已难考辩。 诗经《陈风.泽破》中已有“辗转伏枕”的句子,这是公元前十一世纪的事,距今已有三千年了。《魏策一》载云: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那时,睡眠用枕,但当时枕头是什么样式,用什么材料制做的,均无从考证。  相似文献   
8.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地域在鸭绿江、浑江流域。汉孝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朱蒙出走夫余来到这里,借助当地居民的支持,建立了高句丽政权,至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句丽灭亡,传二十八代王,七百零五年。吉林省集安市是高句丽故都,从公元3年至公元427年的425年间,这里一直是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考察“二人转”内容的长白山区枕头顶刺绣入手,展示了“二人转”与长白山区枕头顶的文化远缘关系。认为远缘移植是在不同门类的艺术中的继承与借鉴,两者间血缘远,跨度大或无血缘关系。但通过良性性状的移植,可再创出新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是如今长白山区保存最完好的满族木屋村落,1908年,长白府帮办刘建封踏查长白山,对漫江与漫江木屋有详细记述;到1930年,民国初年《抚松县志》也对漫江木屋作详细记述;到1988年,笔者到漫江考察木屋,竟保存如初。于是写考察报告送省、出版专著、在国际学术会上予以介绍,使漫江木屋得到重视并加以保护,完成百余年来刘建封等前人的未了心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