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堂这个舞台是属于学生的,课堂上,只有小心翼翼地牵着学生往前走,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低年级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尊重个性发展,唤醒主体意识我们看到,低年级课堂上学生们在学习活动中很有主见,因此,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发展个性,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  相似文献   

2.
教师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作用才能发挥,个性才能得到发展。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由于家庭教育、周围环境影响等,其个性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尊重学生的差异,张扬个性,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坡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我在教学时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一、尊重学生个性,搭建发展平台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内向、爱静;有的学生外向、好动。教师要努力搭建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努力营造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数学课堂上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怎么才能关注到全体学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能够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法。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要求和难度不同的作业训练,给每一个学生展示和提高的机会,使他们都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5.
一、尊重学生个性,搭建发展平台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内向、爱静;有的学生外向、好动.教师要努力搭建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努力营造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人,从一出生就存在着个性差异,个性差异是人类的客观事实,它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每个学生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不同的学生就是一个不同的复杂世界。教育不是努力去消灭学生间的个性差异,而是去促进学生间差异的生态化发展。我们只有承认差异、认识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把差异作为丰富的教育资源,走个性化的教育之路,让学生个性化地发展,才能演绎  相似文献   

7.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体育教学要针对学生的体质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运用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教育目的的共性融合在学生的个性之中,体育教学才能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8.
教育呼唤民主,教学呼唤民主,要民主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研究学生的个性,有效实行因材施教,善于引导不同个性的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尊重不同学生在语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会,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从而使学生能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是新课程的理念,更是教育的真谛.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需要,这样,才能使不同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才能使"教学回归到人",才能使教学具有人文价值和充满人性之美,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笔者谈谈在科学教学中的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人,学生有其独特的个性,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班级里有的学生爱好学习,成绩优秀,有的学生为人做事方面很优秀,有的学生顽皮活泼,他们希望自己的个性能够被尊重。在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现代社会也要求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个性和气质、兴趣进行了解,再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学生打成一片,关心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心灵相通,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①教学前吃透学生的底子,确定方法,研究因材施教的措施,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运用自如。②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教学评价要尊重学生主体。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智力差异;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教学评价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不拘一格,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使我们的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育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语文的个性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锻炼老师的个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语文老师要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人来对待,把学生的人格、情感和需求放在与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负责,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新大纲指出 :“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 ,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 ,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 ,发展个性。”作文教学是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领域。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 ,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充分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 ,创设学生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 ,就能促使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和谐发展。一、因材施教 ,关注个性化差异华…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教学活动不多,课堂上的童心难得一见。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关注童心,尊重学生的想法。只有尊重学生的童心,才能让教学充满生机,才能让学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真与个性。一、尊重学习规律,让学生在教学中发展童心由于学生的接受水平与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要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5.
以前,我们把学生比喻成花朵,老师是园丁。老师爱学生,就以此为理由,理直气壮地、随意地为他们修叶整枝,试图改变学生身上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把育人这一行为变成生产标准件的生产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孰不知,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其个性应受到充分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意味着老师对学生可以批评教育,但不能污辱学生  相似文献   

16.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促进每个学生个体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下重要的教学目标。要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要尊重学之间的个性差异,实施学生分层、备课分层、导学分层、作业分层,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呢?笔者经过多年对班级学生的管理,总结了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模式:就是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己个性和才能的机会与环境,促进学生的发展。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谢立光老师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教学要顺应学生发展,爱护学生天性,弘扬学生个性,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关注学生需求.谢立光老师将学生视为教学资源、能量之库,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发挥学生的潜...  相似文献   

19.
在素质教育的的今天,教师要改变以前单一的教学模式,承认个性差异、尊重个性差异、实施因人而异的分层次教学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学习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教师通过摸底分层、动态管理和实施备课、授课、作业及课外辅导等全方位的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分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把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爱”贯穿其中,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又激发活力,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基础和基本原则。只有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智力、兴趣、爱好的不同,认识学生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课堂教学面向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在课堂上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对一些较为浅显的教学内容要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解疑加以掌握,充分展示这一年龄段的好奇心、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