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我静心拜读了美国优秀教师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本书,获益颇丰。雷夫老师所在的56号教室其实就是洛杉矶市中心的一间时而漏雨的小教室,他一干就是28年,  相似文献   

2.
李慧文 《小学语文》2013,(11):62-64
2010年的夏天,我有幸读到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从而结识了美国“最好的老师”雷夫·艾思奎斯。雷夫用他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告诉我,我电可以成为一位好老师。毫不夸张地说,雷夫和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唤醒了我的教育梦——  相似文献   

3.
刘徽 《现代教学》2011,(10):75-77
[本书及作者简介] 第56号教室的学生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教师的培养下,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成绩前5%的行列之中。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一切奇迹的缔造者就是他们的老师雷夫·艾斯奎斯。这位心灵导师教导了这些学生受用一生的技巧、人格和信念。《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讲述了雷夫老师动人的育人故事。  相似文献   

4.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点燃孩子的热情》,从书名看延续了第一本书"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一主题,不过从"让"到"点燃"的改变,又进一步强化了雷夫老师"不强迫学生,只提供建议"的教育准则。这本书采取戏剧式结构,将教孩子"珍视时间""专心致志""远离电视""勇敢选择""追求卓越""懂得感恩""寻求谦逊""不断超越"等教育理念与实践一线串珠,成为第56号教室故事的番外篇。我想,该书的写作一定让雷夫过了一把"莎士比亚"瘾。因为从实质内容看,它几乎  相似文献   

5.
正《第56号教室的奇迹2——点燃孩子的热情》,从书名看延续了第一本书"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一主题,不过从"让"到"点燃"的改变,又进一步强化了雷夫老师"不强迫学生,只提供建议"的教育准则。这本书采取戏剧式结构,将教孩子"珍视时间""专心致志""远离电视""勇敢选择""追求卓越""懂得感恩""寻求谦逊""不断超越"  相似文献   

6.
刘晖 《教师》2014,(31):128-128
正寒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掩卷沉思,感慨颇多。第56号教室因雷夫·艾斯奎斯的工作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孩子们因为有这样的老师学会了遵守规则,为他人着想以及自我教育与目标实现。第56号教室的学生大多来自移民家庭,贫困无知,英语甚至不是他们的母语。就是这样一些孩子在一个伟大的老师的引导下,成绩优异,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作为教师,我们深深地知道生源的重要性,优等学校总是尽可能地抢占优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认真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被书名吸引住了。教室,对于我们每个教师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第56号教室是怎样的一个教室?这个教室里又会创造出怎样的教育奇迹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地阅读起来。  相似文献   

8.
雷夫·艾斯奎斯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讲述他用爱心与智慧,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快乐的天堂——第56号教室。面对不同国籍、不同背景的学生,雷夫老师以对教育的热爱和奉献精神,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陈述了如何创造教育的奇迹。同时,雷夫老师展示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让读者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需要以创新让课堂充满活力,以智慧化解教育矛盾,以反思获取进步动力,最终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  相似文献   

9.
"无论你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孩子的老师,都可以像雷夫一样,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精彩他们的一生。"
  ---题记
  其实在更早之前就听过雷夫,读过雷夫,也知道《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的魔力,但也只匆匆瞥过,并未深读。这次在网络上完完整整拜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陆陆续续的一些阅读让我大为震撼,在第56号教室,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与成熟。这里没有恐惧,只有师生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这里没有差生,只有在老师点拨与引导下的一群自由飞翔的天使。现在,我不得不折服于雷夫,折服于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这位奇迹的创造者,也许我无法复制他,但是,我能从他成功的经验当中得到点什么收获也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10.
曾经因阅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认识了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进而阅读到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和《第56号教室的奇迹2——点燃孩子的热情》,一直感动于雷夫老师的精神,就把这几本书推荐给一些朋友或同行。有的朋友欣喜地阅读着,也有的人并不感兴趣,强调“我们的国情跟西方不一样,无论他做的多好,我们都学不来”。我们真的不能学习雷夫吗?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兴趣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对学习语文有了兴趣就有学习的动力。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语文水平,这是需要每一位小学老师思考的。将兴趣当作教学的动力和手段,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为此,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和模式,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孩子个体的潜能培养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家长和老师却忽略了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而是一味地注重孩子们的数字化的学习成绩。美国老师雷夫·艾斯奎斯写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告诉我们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开发孩子的卓越潜质,老师更应该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而不是以老师的权威来抑制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刘徽 《现代教学》2011,(11):75-77
[本书及作者简介]《第56号教室的奇迹2》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师《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续篇,这本书以一场棒球赛为线索,自然流畅地阐述雷夫的教育观,"尊重时间""练习专注""避开电视""做出决定""肯定自我""不要自私""懂得谦逊""选择学校""坚持到底"等让孩子能受益一生的教育理念随着赛时的推进一一展现。  相似文献   

14.
他被喻为全美最好的老师,他曾荣获美国各项教师奖项。在洛杉矶霍伯特小学第56号教室担任五年级老师,任教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雷夫,如何带领一群群来自贫民区的学生,创造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相似文献   

15.
正第56号教室中诞生的奇迹,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人们开始探索第56号教室的秘密,希望找到"教育的真谛"。什么是教育的真谛?韩愈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的理解是,作为老师,应该一以贯之地向学生传授学问之道,传授学生终生受惠的学业,解答学生内心的疑惑——不但是学业中的疑惑,还有成长中的困惑。对于老师来说,这是一项光荣使命,也是一种巨大考验。那么,通过考验,完成使命,我们所能依赖的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才会拥有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爱上数学学习,始终在快乐中学习,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正有幸参与"雷夫中国行"活动。一天的学习短暂而充实,内心洋溢的是接受神圣教育的再一次洗礼后的欣喜、激情。学习已经结束很久,沉静下来,值得思考的不仅仅是雷夫的故事,奇迹背后的每一次探索、每一个脚印,同样值得深思。用一年营造一生孩子们从不同的班级来到56号教室,与雷夫老师相处一年。然而就是这一年,他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雷夫在56号教室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考试,从不被考试绑架教学。雷夫不仅仅是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8.
吉守益 《教师》2012,(16):23-23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一间普通简陋得还会漏雨的教室,一群大多来自贫困家庭、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的孩子,在一位叫雷夫的老师充满爱心与智慧的培养下,测试成绩高居全美前列,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教育的奇迹。  相似文献   

19.
我工作的学校学生有一半是外地务工人员子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高,行为习惯等方面也不理想.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书里,雷夫老师通过让学生们表演莎士比亚戏剧,培养学生们许多优秀的品质,改变了学生的一生……我何不这样试试? 于是,2008年,我开始组建英语话剧团.从那时到现在,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在学校艺术节新年联欢会上表演;登上了CCTV希望之星的大舞台并多次获奖;我作为英语小话剧剧团的指导老师,在全区做了《用英语话剧激发学生兴趣》的经验报告.更重要的是,英语话剧团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英语成绩的提高,还带来了学生心灵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教室应该是学生行为的镜子、班主任思想的外在呈现。相信很多老师都读过雷夫的《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这间教室位于洛杉矶,班里的孩子大多来自贫困的移民家庭,环境因素决定这些孩子似乎注定平凡,然而这群小学生在全国测试成绩位于前5%的位置,他们品行善良、谦逊有礼,爱好艺术,热衷公益,长大后纷纷就读于顶尖大学……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果,因为是雷夫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