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新课程下的体育教育应该是在探讨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向的同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等途径,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进而让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真正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使学生能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心理健康,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心理与生理健康基础。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下的体育教育应该是在探讨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向的同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等途径,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进而让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真正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使学生能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心理健康,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心理与生理健康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通常只注意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的传授,把对学生的培养仅限于机体的生理方面,而很少注意其心理方面是否健康。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全面育人。作为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生理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生理的健康状况及学习的态度与成绩,甚至影响学生的个性成熟与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融知识、技术技能、道德品质培养为一体,使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健康水平得到共同的提高。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予了科学的解…  相似文献   

4.
开展职业高中体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助于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发展。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提升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时,全面渗透心理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此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处于重要的转折点,所以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对学生的日后发展大有益处。本文简要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教学策略,希冀促进有效开展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生理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5.
健康不仅包含人的生理、心理健康.而且还涉及到社会道德健康。在体育教学中。加强身体锻炼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是体现现代健康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活动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黄善双  文斌  郝雪辉 《考试周刊》2012,(93):105-106
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的特点和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确立了课程目标,拓宽了课程内容,划分了五个学习领域,其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而且科学的健康观,不但是没有身体疾患,而且是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即不仅生理方面健康,而且心理健康。这就要求体育教学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健康为目标,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把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心理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体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让学生身心都得到锻炼和发展是体育课的宗旨.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意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的传授,对学生的培养多侧重于生理方面,很少注意心理方面是否健康.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生理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生理和健康状况及学习的态度与成绩,甚至影响学生今后的个性成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生理的健康状况及学习的态度与成绩,甚至影响学生今后的个性成熟与发展,因此,体育教学应融知识、技术技能、道德品质培养为一体,使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健康水平共同提高。一、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9.
安耀东 《考试周刊》2014,(22):106-107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实施良好心理品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提出了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情境、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创设成功体验使学生树立信心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旨在使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目前高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滞后于生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提出了结合体育教学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魏红红 《学周刊C版》2020,(12):164-16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讲解有关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笔者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就如何更好地对初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了系统化的研究,希望能提升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关于学校体育必须以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结合学校具体的教学工作经验,阐述了“健康第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积极地向学生灌输这一思想,引导学生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和提高,使学生真正做到“健康第一”——即“生理健康、心理稳定、适应社会”,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重的高知识、高素质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马海军 《考试周刊》2011,(75):149-149
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是时代的需要。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新课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实践,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高中的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本文分析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阐述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指出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霍惠妙 《考试周刊》2014,(4):107-107
高中生的健康不仅是指生理和躯体方面,而且包括心理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学生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深入开展,现阶段的中学特别是高中生出现心理问题,应引起各类学校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者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其所树立的教学宗旨是提高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学生的健康服务,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方面有相当大的改善的功能。论述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现状,探讨体育锻炼对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契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体育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当以其学科特点和功能引导学生体验体育过程的各种情感,锻炼其意志,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本文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一、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的辩证关系:二、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三、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有机地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水平,还能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健康教育应当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