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职院校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窗口”,具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破除全员育人重数量、轻质量,全过程育人重过程、轻结果,全方位育人重延展、轻深耕的普遍困境,积极探索与实践出一条新时代卫生类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化“三全育人”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高校管理育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育人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概述了管理育人的功能及凸现的问题,探索出管理育人的方法与途径,促使管理育人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时代的不断发展为“三全育人”赋予了更多的内涵,高校应切实掌握其深刻含义,并结合教育管理实际,加强对教育管理“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如此才能够提高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质量。首先,介绍“三全育人”相关内涵及时代特征;其次,明确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改革的意义;最后,提出几点提高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改革成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州市四中坚持“以人为本、创新育人、质量强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校管理民主化为突破口,探索出了一条组织“扁平化”、岗位责任化、学习中心化的民主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5.
要"毛坯"还是要"精品"--基础教育育人模式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和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都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不是出“精品”,而是塑“毛坯”。也就是说,中小学阶段是为人的健康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打基础的阶段,这一阶段培养的不是尖子人才,更不是精英人才,而是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同时有一定目标、爱好和特长的人。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为我们转变育人观念和育人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高校深化后勤改革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教育好和管理好后勤这支队伍特别是后勤干部队伍是首要的。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教育和管理首先是对后勤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只有建设好一支具有“四有”素质的后勤队伍,才能顺利的完成“四化”大业赋予后勤的“三服务”,“两育人”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7.
高校行政管理干部创新能力培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行政管理干部担负着“管理育人”的重任,是行政管理创新的策划者和直接参与者,对整个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具有创新能力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是提高高校行政管理质量,办好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技术驱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产业高端急需一批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此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以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在明确课程整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从“重视课程思政育人、开展四阶递进教学、打造立体教学资源、引领学生个性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复合职业技能,激发了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广东海洋大学与中共湛江市委组织部合作开展以“科技兴市、实践育人、活力党建”为主题的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形成了“二元驱动、四方参与”协同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模式。指出该模式是我国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开展“协同育人”“实践育人”和“校地合作”的有益探索,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深化内部改革提高办学效益山东省烟台第一职业中专郑兰毓本栏编辑:金剑影我校坚持“质量是生命”的原则,紧紧围绕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创出了一条“以管理求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生存求发展”的办学路子。几年来,我们围绕学校内部管理机制进行了改革。根据...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促进“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深化“三教”改革,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中,通过梳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政策脉络、研究进程、实践效度,对“岗课赛证”四者进行关系理序,分析探究“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行动理路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沈佳燕 《科教导刊》2023,(16):36-38
高校管理育人既是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也是构建高校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环节。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管理育人工作中,可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思想素质。文章围绕“三全育人”理念展开分析,通过教学实践与调研,在反思当前高校管理育人工作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出有利于管理育人工作改革的措施:全力推行高校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教师认知,提倡家长参与、注重育人过程的连续性,做好衔接工作、完善高校全方位育人体系,发挥互联网优势,通过这些措施真正将规范管理与润物无声的育人工作紧密结合,逐步营造“管理精细、服务精准、教育精心”的育人环境,不断推进高校管理育人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3.
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是加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全面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存在协同育人共识不强、协同育人合力不足、协同育人效能欠佳等现实困境。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四螺旋理论三大理论支持,应从“人”的发展层面凝聚协同育人共识,从利益协调层面形成协同育人合力,从协同驱动层面提升协同育人效用等方面采取措施,优化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为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落实到培育“四有”新人上,各级各类学校应在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中,要特别重视管理体制的改革。这是因为管理是科学,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管理出人才。加强领导管理的改革,使管理工作适应育人的需要,学校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适应工作的需要,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情牢固的专业思想、能教善管的育人能力、立志献身党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5.
谢娟 《科教导刊》2023,(19):40-42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要求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落脚点,厘清“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逻辑内涵和时代价值。目前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过程中,仍面临着逻辑机理不明确、内部标准不统一、评价机制不合理等问题,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文章探索了基于岗位技能标准深化课程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我校自1995年被评为省“文明食堂”先进单位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始终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服务宗旨,深化伙食改革,强化日常管理,以办好学生基本大伙为主体,开展多层次服务,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稳妥地推进伙食管理社会化进程,稳定了学校局势。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一、深化伙食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伙食社会化,促进文明食堂建设1.反复调研,确定我校深化伙食改革的实施方案。伙食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大局。为做好深化伙食改革工作,学校专门成立由主管后勤副校长…  相似文献   

17.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如何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新格局,是职业院校进一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体系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教育强国建设不仅内在地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归全反真、多元育人主体实现多链互通、各类思政育人要素系统集成、职业教育铸魂育人范式重构,还要求职业院校在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时应坚持价值引领性、注重模式多样性、突出交互非线性、强调动态适应性等实践特征,由此构建职业院校完善“三全育人”新格局的行动框架,并提出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三全育人”的推进路径:做实价值塑造以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改革体制机制以创建“大协同”育人体系,完善教育评价以确立“大融合”育人理念,创新培养模式以构筑“大场域”育人载体,强化技术赋能以搭建“大数据”育人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等“五大行动”“14项举措”,系统擘画了2023—2027年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育人蓝图,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指导思想: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努力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执行“一纲四法”,切实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实施农科教结合,坚持“育人、服务、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转变教育观念,深化结构改革,完善各项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为“兴边、富民、强市”服务。  相似文献   

20.
班级“导师制”是学校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这一育人根本任务而提出的全员育人的一项管理制度改革,也是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内涵发展的有效手段。然而,班级改革的推进取决于学校青年教师的参与度、主动性和成效,班级“导师制”管理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校长与教师形成合力。班级管理改革在现实推进中,反映出校长与教师存在冲突与和谐两种工作关系:校长若诉诸指令、控制和威权,会导致教师的排斥、敷衍和抗拒;校长若凭借关怀、引领和赋权,则会赢得教师的参与、回应和承诺。借鉴约瑟夫·奈的软权力理论透视学校“导师制”改革的推进,可为构建学校场域中和谐有序的校长-教师关系提供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