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叶琛 《文教资料》2008,(31):17-18
本文通过分析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夏绿蒂·卢卡斯与柯林斯先生的婚姻,从经济关系方面阐述了简·奥斯丁时代实用性婚姻的本质,无非是金钱的交易、利益的结合,以及其产生的深刻社会原因和家庭压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从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这两方面,分析了简·奥斯丁的小说<理智与情感>中两姐妹的婚姻故事,揭示了奥斯丁的婚姻观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在我国50年代被视为进步的现实主义作品,而使得这部作品的译介得以实现.这种重视作品思想性的解读同时导致了译作中的种种"偏见".类似的情况还能在一些西方国家的译作体现.这种情况表明了特定的社会政治因素对文学翻译产生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4.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1775-1817)(Jane Austen)习惯从女性的视角来讲述女人自己的故事.本文从话语呈示方式对奥斯丁最后完成的一本小说<劝导>(Persuasion)进行研究,发现<劝导>中独特的话语呈示方式,尤其是自由间接引语是奥斯丁用来表达女性主义意识的有力手段,也是奥斯丁为获得女性叙述权威而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小说家简·奥斯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简·奥斯丁在这部作品中引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协奏曲的音乐表现手法,通过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将故事情节一步步推向高潮并以大团圆结束,是一部音乐与小说完美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讽刺手法入手,对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名著<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进行了分析,解读了存在于小说主人公和其他角色身上的各种傲慢和偏见,并且指出了对现代社会和个人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最具写作特色的代表作.她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细腻、幽默和诙谐的笔调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特别是对小说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成功塑造,体现了奥斯丁在婚姻问题上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几桩婚姻的分析,揭示小说人物婚姻的不同性质,探究了简·奥斯丁理想的婚姻观,并指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简·奥斯丁19世纪的经典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突破传统的男女青年恋爱婚姻小说的拘囿,体现出欧洲高雅文化与帝国主义殖民事业的一致性和契合性.由<曼斯菲尔德庄园>可以见出,文化是怎样与帝国主义殖民事业合谋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小说文本与帝国海外殖民实践暗合的具体层面.  相似文献   

10.
<傲慢与偏见>主要讲述了19世纪初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作者简·奥斯丁通过对五起婚姻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她独到的、与社会主流思想相左的、强调爱情在婚姻中起基础作用的婚姻观.文章试图引入经济学的观点从而对奥斯丁的婚姻观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1.
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表现了她自己独特的婚姻观:一定的经济条件是婚姻幸福的物质保障,爱情是婚姻幸福的基石,理性谨慎的态度是婚姻幸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简·奥斯丁笔下的女主人公诸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曼斯菲尔德花园>中的范尼等人物的性格特点,认为简·奥斯丁是个具有浓厚"灰姑娘"情结的作家.奥斯丁善用灰姑娘故事来处理人物的婚姻爱情,旨在提高19世纪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也是奥斯丁强烈的道德观与教育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她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简·奥斯丁的作品中有大量对于士绅阶级和当时父权制社会思想的表现,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简·奥斯丁她不仅是时代和阶级的女儿,同时她也是父权思想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14.
崔媛 《文教资料》2010,(16):18-20
本文主要分析了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的讽刺艺术。奥斯丁用强烈的对比讽刺了两桩不完美的婚姻,用夸张的语言对和两个喜剧人物进行讽刺。  相似文献   

15.
《傲慢与偏见》的轻喜剧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被列入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小说笔调轻松诙谐,幽默嘲讽,洋溢着一种轻喜剧风格.这种风格突出表现在小说情节和人物塑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她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简·奥斯丁的作品中有大量对于士绅阶级和当时父权制社会思想的表现.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简·奥斯丁她不仅是时代和阶级的女儿,同时她也是父权思想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17.
“傲慢与偏见”是人类个性价值的两种偏执的自我取向。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通过一个爱情故事在行为理性方面对“傲慢与偏见”的阐释可谓深入浅出。“傲慢与偏见”产生于人类自我意识的盲点。在个体交往中,自我的盲点导致了个体实践行为的模糊性和混乱性以及危机感。简.奥斯丁从女性视角所具有的人文厚度,从日常意义上,对这人性中的两大弱点的关注不仅表现在情节的设置上,而且表现在男女主人公的话语上。  相似文献   

18.
"灰姑娘"结构是奥斯丁所偏爱的叙事模式,她借这一模式表达了作为女性的作者本人,其个体生命中的"匮乏感"和对于男权中心社会主流观念的质疑与批判.<劝导>作为奥斯丁的最后一部小说,同样展示出这一主导意向.这一意向充分体现了一般女性作家将社会转型文化理念蕴涵于小说叙事结构的展开中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9.
英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家简·奥斯丁经过近两百年来读者的鉴赏和批评家的鉴定,已经是公认的经典作家了.恰如西方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艾德蒙·威尔逊所说:"一百多年来",英国"曾发生过几次趣味的革命.  相似文献   

20.
舞会是西方贵族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是贵族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奥斯丁作品中大量描写了歌舞笙箫、裙袂飞扬的舞会场面,本文拟简要概括舞会的历史,并通过简·奥斯丁作品中的舞会描写来研究舞会的礼仪、着装与舞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