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新疆问题"建构的新疆区域形象,是扭曲的负面的新疆形象.向世界展示真实客观的新疆政治形象是新疆电视台的责任.新疆电视台的《新疆新闻联播》通过对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的报道来建构政府形象,通过对普通民众的报道来展示民众对政府政策及行为的满意与拥护,建构了一个执政为民、管理高效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2.
《新闻窗》2009,(4):60-60
地域形象建构与传播属于政府大型公关活动,主体是政府。在当前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西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地域形象作为一种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软实力,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地域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过程中,媒介是连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是政府建构与传播地域形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展示地域形象的重要平台。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站,因其迅捷、互动及跨地域性,在地域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贵州省门户网站的《金黔在线》,  相似文献   

3.
国家形象这个话题近几年十分火热,国家形象也就是构造出的国家品牌,被等同于国家品牌形象.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上升,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强大,我国十分注重国家品牌形象上的提升,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已经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以文本分析法,分析在政府把控下的主流电影中商业资本的注入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董广安  冯鑫 《青年记者》2016,(34):44-46
国家领导人形象是国家形象和政府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关乎国家形象建设与软实力提升.在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大众终究是通过媒介去了解领导者,因而领导者的媒介形象格外值得关注.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当前媒介生态下建构良好的媒介形象,对于我国国家形象建设与软实力提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态势下,各大主流城市纷纷通过广泛参与全球经济、不断推动区域发展从而塑造和推广自身的形象。在实践过程中,政务微博作为党和政府执政资源的一部分,因其对政府形象的广泛影响和互动性、即时性等特点,越来越被公众所关注。良好的政府形象既是政府赢得公众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和塑造城市名片的重要资源。本文通过厘清政务微博建构政府形象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走出一条建构织博为民、问政利民、取信于民政府形象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政府形象传播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一个全新的领域进行了开创性探索,论文建构的四个理论模式——政府形象形成的基本模式;政府形象传播的基本模式(政府行为+解释政府行为=政府形象传播);政府形象传播的扩展模式;中国政府形象传播的目标模式,为政府形象传播的理论建设和实务操作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思路,对当前对内对外新闻传播和政治传播也有新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晓露 《报刊之友》2012,(11):114-115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从刚刚起步之初到今的不断探索改革,在一步步地进行自我完善。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的喉舌和代言人,在应对突发事件,维持社会安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受众对于其形象的把握关系着新闻发言人工作的成败,于是媒介关于新闻发言人形象的建构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通过媒介在新闻发言人形象上的建构分析说明其重要性的。  相似文献   

8.
王壮  刘晓晔 《出版广角》2021,(15):26-29
儿童图画书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读物,也是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原创儿童图画书出版承担着为儿童读者建构国家形象,培养儿童爱国情感的重任.文章基于国家形象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地理五个维度,对当前我国原创儿童图画书对国家形象建构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建构内容、建构均衡程度、建构方法三个方面概括原创儿童图画书对国家形象建构的主要特征,并对未来我国原创儿童图画书应如何更好地建构国家形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杨 《东南传播》2011,(4):50-52
本文在对国家形象媒体建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反思。首先,从本体论视域对国家形象这一概念进行解读;并借助马克思.韦伯的工具理性分析当前研究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剖析国家形象与媒体形象、政府形象的差异,从而扩展研究视野。进而描述中国现实政治语境下国家形象媒体建构研究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政府行为 对政府行为的解释=政府形象传播"这一框架,优化与完善政府形象,一是政府通过调整和修正自身行为,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和绩效,进一步加固、提升政府在公众心目中已有的良好形象;二是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大众传媒,强化对社会公众的有效信息传播,加强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在公众中建构符合客观实际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1.
祝邈 《青年记者》2010,(10):32-33
大众传播视野下军队国际形象建构,是指传播主体(我国政府、军队及相关单位和个人),运用大众传播系统,将我军精神理念、行动作为、现实优势和发展趋向,准确、有效地传播给国际公众,使其产生一致的良好评价和心理认同,确立人民军队鲜明的形象定位、丰富的形象内涵和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向心度,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科学建构我军国际形象,主要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建构和维持良好的政府形象,可以在公众间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同时良好的政府形象可以使公众产生对政府决策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有助于政府行政决策的实施和行政效率的提高,从而达到优化国内经济投资环境、畅通对外开放渠道,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全球信息传播的环境与格局,延伸了湖北省荆楚形象的传播路径。在虚拟空间中,舆论环境的复杂化为湖北省荆楚形象建构带来了新的挑战。而湖北省荆楚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组成部分,其形象建构既有助于区域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力的提升。因此,评估新媒体语境下湖北省荆楚形象建构的现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新浪微博为研究案例,试图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剖析新媒体语境下湖北省荆楚形象建构的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影视作品中"国家形象"的生成与塑造变得日趋复杂,如何能够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又能从容地迎接来自西方"凝视"的目光去讲好中国的故事成为了影视创作者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本文将对我国影视创作中"国家形象"的生成与塑造所面临的困境和现状进行分析,并立足于实际,提出形象建构的路径和策略,试图回答为何建构、怎样建构我国的"国家形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奥运媒介传播中,我国区域媒体的参与与报道,成为奥运会的一道靓丽风景。本文以安徽地区形象在奥运中的建构与生成为关键点,梳理了其形象建构背后的奥运人、奥运元素和媒体的二次建构。这些内容共同完成了安徽区域形象生成的图谱构建。本文还以安徽广播电视台在伦敦奥运会中的报道策略,试图探讨区域媒体如何突破时空局限、突破有限资源来完成区域形象建构的,并为其它区域媒体未来针对奥运类型赛事报道中的区域形象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联系我国面临的国内外传播与社会语境,提出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必要性及其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国家形象由宣传到营销诉求的学理与实践理由,并结合国家形象的内涵,分析了国家形象营销的结构要素及优势,论述了国家形象建构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李红 《今传媒》2023,(4):117-119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把国际传播上升到战略传播的重要位置。我国的体育事业在国际传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影响着国家形象的建构。本文以历届奥运会中国乒乓球代表团为例,对国家形象建构路径、建构困境和建构策略三方面进行探析。国家形象建构路径:主流媒体引领,而后新媒体渐进融入;突出情感叙事;用户呈现集群化特点。国家形象建构困境:主流媒体报道刻板严肃,偏离受众期待;传播语境上存在隔阂;赛事舆论缺乏引领。对此提出国家形象建构策略:主流媒体改变自己过于严肃的形象,跳出“官腔”桎梏;打破国际传播隔阂;净化舆论空间,做好舆论引领。  相似文献   

18.
政府微博是政府公共关系构建的一条新渠道,其在政府发挥沟通、协调、服务职能,追求自我完善,树立良好政府形象方面已经发挥作用,是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的有效手段,但是政府微博,作为一个网络新兴事物和政府公共关系构建新手段,受微博这一媒介本身特性、已有政府信息传播机制、大的媒介传播环境等条件限制和制约.随着政府微博实践活动的不断开展、深入和不断探索,政府微博在政府公共关系建构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改进官员报道,当务之急是改变两极化报道的格局,让官员报道回归到生活常态,贴近百姓的生活体验。官员报道是一个重要的报道领域,它涉及政府形象的建构。所谓政府形象,是指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在作为行政客体的公民头脑中的有机反映,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它包括政府、公民、公民脑海中对政府认识的过程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20.
韦君宇 《新闻世界》2014,(9):261-262
马来西亚航班MH370失联之事引发全球关注,马来西亚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是人们获得关于MH370信息的重要信息源,通过多次的新闻发布,马来西亚在这之中建构了自己的国家形象。本文对该事件中马来西亚新闻发布的一些优点与缺陷进行了总结,并以此来探讨新闻发布会中的国家形象建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