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芷熙 《现代语文》2014,(12):91-92
“学进去,讲出来”这一教学模式是徐州市推行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学进去”是指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检测学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的是达成“学进去”的结果;“讲出来”是指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达成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结果。语文学科本身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于现代文教学而言,发挥空间较大,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设计的中心问题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在教师的点拨下,“讲”出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而文言文对于初中生,特别是七年级学生而言还比较陌生,许多老师总是放不开,不放心学生自己去学,笔者在这里谈谈“学讲”模式下自己在七年级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有些学员认为学习物理学用处不大、远水解不了近渴。从教学的主导因素来分析,这与我们的物理教学没有能适应成人学习的特点,满足成人学习的要求,出有很大关系。成人学习什么,选择什么方式学习,都取决于成人的需要。成人教育,应是你要学,我帮助你学。“要学”是学习积极性的内动力,经常让学员们看到自己所要学的东西,便是调动学员们学习积极性的外  相似文献   

3.
思辨     
<正>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有人觉得这是“学渣”逃避现实的内心写照,也有人觉得这是“学霸”充满自信的豪言壮志。学习生活中,我们扮演着“学渣”或“学霸”的角色,但角色并不固定。因为身边总会出现比自己更弱或更强的人。在强弱的角色定位不断转换时,大家不禁要问:什么才是真正的强?什么才是真正的弱?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齐林是我校一名高三年级的学生,前几天,他找到了我,向我诉说了他的烦恼。因为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在非常紧张地学习,好像一分一秒都不能错过,看着他们每个人都争分夺秒的劲头,齐林感到有些低落,因为他不但没能让自己更加紧张起来,反而觉得学不进去,什么都不想干了。班主任说“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不上则下。必须利用好时间复习巩固,保持好学习的状态。”父母也说“这个时候可不能放松,再加把劲,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刘华 《中学生电脑》2014,(12):52-52
步入初三,开设了一门新课——化学。随手翻阅新发下来的化学课本,里面好像有很多像英语单词似的东西。这是什么东西?也有很多看不懂的图画,这表示什么意思?这么多疑虑笼罩在你的心头,你不禁会问自己:如何来学习化学呢?如果只是跟着老师学化学知识而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化学的方法,这是失败者。  相似文献   

6.
渗透: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透性学习方法是国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所提倡的。所谓渗透性的学习方法,杨教授说:“就是学习时,在你不太懂的时候,在好像乱七八糟的无序状态之下,你就学到了很多东西。”他还认为:“……好多东西常常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一个长时期的接触,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懂了。”杨教授认为渗透性学习方法对于学习物理非常重要,笔者却以为,学习语文更需要大力提倡这种方法。悠久的历史早已证明了渗透性学习方法的优越性。古时候,私塾里常常传出诸如“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之类的读书声,那是先生让学…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 ,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 ,只要接受就行 ,以致于出现了“我要你学什么 ,你就学什么”“我要你怎样学 ,你就怎样学”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会扼制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所以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就成了实施生物新课程标准 ,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焦点。下面就以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课的教学为例 ,谈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 唤起问题意识 ,自定学习目标“学贵为疑”。虽然人有好问的天…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只要接受就行,以致于出现了“我要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我要你怎样学,你就怎样学”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扼制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所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就成了实施生物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焦点。下面就以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未来能怎样     
前面有一座小屋,不如进去看看,啊,荒原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房子?我好像从没见过。“你要去哪里?”一个沉重的声音突然响在耳边,从小屋的后面出来一个白发苍苍、脸上布满皱纹的老者。他再次向我问道:“你想去哪里?”我呆呆地站着,不知道什么意思。他好奇地看着我,说:“原来你还不知道,这是时光飞船。”他接着问我,“你想去什么地方都可以,已有许多人来过了,他们大多数都想去唐代,去看大唐盛世风光,你是否也要去唐代?”我否定了他:“我不想到历史中漫游,而想看看二十年后我会怎样。”他愣住了,说:“我在发明这个机器的时候,没有设计能去未来…  相似文献   

10.
秋天快结束了,一个寒冷的季节就要来临了。楼下蛐蛐的叫声也越来越小了,好像有什么心事。可我家的蛐蛐还是像夏天那样,不时发出:“嘟!嘟!”的叫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  相似文献   

11.
许多家长总喜欢向孩子显示自己的强大,他们认为强大才有威信,而生活却告诉我们:许多成功的家庭教育,首先源于父母的“示弱”。听说过著名教育家卢勤的教子故事吗?儿子4岁的时候生病发热,卢勤带儿子去打针,针刚扎进去,儿子“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卢勤见儿子哭了,自己也忍不住流眼泪。儿子立即不哭了,他问母亲:“又没扎你,你哭什么?”母亲说:“妈妈胆子小,看见你一哭,就害怕。”儿子立即逞起了英雄:“嗨!你们女人太胆小。算了吧,以后你甭进去了,我一个人进去!”第二天,儿子真的一个人走到护士面前,大声说:“你扎吧,我是警察!”把卢勤和护士都…  相似文献   

12.
教学改革既要关注“怎样教”,更要关注学生“怎样学”。美国著名教育家泰勒说:“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长期以来,我国的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接受性学习”作为主导的,甚至是惟一的学习方式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新课程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背离,应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循环四季     
“循环小数就像四季一样,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这是张老师在教我们学循环小数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你看,四季就像站岗的解放军一样,每过三个月就“换班”四季“上班”从不迟到,总是坚守自己的“岗位”。春天是穿绿衣的“解放军”,他好像给地球施了魔法,让一  相似文献   

14.
每个学科的课标都会写“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这是课改的基本精神的体现。对于科学课标来说,由于学科的特性,这点尤为重要。很难想象,一个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能对学生的未来起什么作用。但我们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却好像没抓住重点。体现在教材上,一般是这样设计的:找一个与要学习的知识相关的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提出问题,设计观察实验,得出结论,把结论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联系,这就是“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了。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好像是让学生知道要学习的知识会在哪出现就可以了。如果真的是这样,这只能说是肤浅地联系生活,或者说是庸俗化地学习科学。  相似文献   

15.
采访上帝     
我在梦中见到了上帝。上帝问道:“你想采访我吗?”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吗?”“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生活,急于长大,而后又渴望返老还童。”“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然后又牺牲金钱来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但却忘记了现在。于是,他们既不生活于现在之中,也不生活于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从不会死去,但是死去以后又好像从未活过……”上帝握住我的手,我们沉默了片刻。我问道:“作为长辈,你有什么生活经验想…  相似文献   

16.
习作要求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学习三·我的小笔头”:从《照哈哈镜》这幅漫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习作法宝你照过哈哈镜吗?由于哈哈镜的表面有的是凹进去的,有的是凸出来的,有的是在一个镜面上凹凸不平,所以站在哈哈镜前,照出来的样子千奇百怪。有条件的话,你可以亲自去照照哈哈镜,体验体验那无穷的乐趣。法宝一:1.要认真观察,具体描述。这幅漫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里,有教的问题,也有学的问题,这大家公认。至于“评学”,什么叫“评学”,语文教学里还有个评学的问题,恐怕不容易讲清楚。我们平时讲“评教评学”,评的过程里,往往是评教,很少评学。有时笼统的说上几句,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等等,算是评学了。有时就连这样笼统的几句话也没有。对这种现象,我们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其实这却是应该引起大家注意的事情。因为国家教委制订的《语文教学大纲》这样写道:“要对学生的学习及时做出分析评价,并指导他们自我评价,使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①这里就已经提出了一个“评”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几则真实的新闻报道。双休日,某省博物馆门口,一位父亲对女儿说:“你自己进去吧。”女儿牵着父亲的胳膊哀求:“爸爸,你陪我去吧,给我讲一讲。”“这玩意有啥意思,你自己去看。”父亲说着坐在了门口台阶上,女孩只好自己走了进去。  相似文献   

19.
采访上帝     
我在梦中见到了上帝。上帝问道:“你想采访我吗?”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吗?“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生活,急于长大,而后又渴望返老还童。”“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然后又牺牲金钱来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但却忘记了现在;于是,他们既不生活于现在之中,也不生活于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从不会死去,但是死去以后又好像从未活过……”上帝握住我的手,我们沉默了片刻。我问道:“作为长辈,你有什么生活经验想要…  相似文献   

20.
趣问三则     
1. 天津南华中学102班李雪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概你也遇到过——2.江苏省盐城市一中高一18班的戚雅文,写得一手好字,问的问题也很有难度哦——有时候,我坐在沙发上,用脚尖点着地,这时双腿就会哆嗦,这是什么原因呢?“头发长”,真的“见识短”吗?我本不相信头发长会影响人的学习和生活,因为照这么说的话,女孩子就不能有一头秀丽的长发了。但我听说这么个理儿:头发长了吸收的营养就多,而头发是长在脑袋上,自然就吸收脑袋里的营养,这样就抢走了大脑的营养,于是就影响到了大脑,从而影响人的生活和学习。我觉得好像挺有道理,你说呢?3.考考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