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设和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若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缺乏必要的开放不断生成,课堂教学会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单纯依靠开放和生成,缺乏精心的准备和必要的预设,课堂教学则变得无序、失控和自由化,缺乏目标和计划,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高效发挥。因此,教师必须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  相似文献   

2.
王志宏 《小学生》2010,(3):40-41
传统教学认为,教学是传递客观知识的过程,强调遵循预先设计的程序,按步实现教学目标;建构主义理论则强调,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预设性因素,还应关注过程中的生成性因素,强调教学从“预设”走向“生成”。以上三种教学观念,以“从‘预设’走向‘生成”’最为广大教师所推崇。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对“课堂生成”认识不够深入,使“课堂生成”走入了另一种误区。本文就一些相对典型的教学案例作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3.
预设性教学存在着单一的科学化取向,生成性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是一种科学性预设与人文性生成的和谐共生。笔者主要从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评价实施几个方面探讨生成性预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4.
预设和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过分强调预设,缺乏必要的开放和生成,课堂教学则变得机械、沉闷和公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使师生的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单纯依靠开放则变得无序、失控和自由化,缺乏目标和计划,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高效发挥。因此.教师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控,促进有效生成,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放出异彩。  相似文献   

5.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预设,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和乐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危害性,因此课堂教学中越来越追求开放性和生成性。动态生成的课堂已成为教师探讨的话题。所谓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那么,如何让动态生成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呢?  相似文献   

6.
预设和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缺乏必要的开放和生成,课堂教学则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使师生的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单纯依靠开放则变得无序、失控和自由化,缺乏目标和计划,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高效发挥。因此,教师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控,促进有效生成,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放出异彩。  相似文献   

7.
郭丽平 《教师》2008,(12):34-35
本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旨在探讨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预设和生成。强调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过程,课堂目标的预设应是动态的、开放的,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与文本的对话中不断生成。强调了生成是教学中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8.
预设和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过分强调预设,缺乏必要的开放和生成,课堂教学则变得机械、沉闷和公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使师生的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单纯依靠开放则变得无序、失控和自由化,缺乏目标和计划,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高效发挥。因此,教师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控,促进有效生成,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放出异彩。一、吃透教材,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它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载体。”因此,教师应该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语文素养的高低,取决于语文教师能否基于学生的实际真正地从阅读教学中生成和落实教学目标。如果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课前深入钻研文本,准确解读和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文本预设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能有的放矢,收放自如,教师就可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展示自信和真诚,实现教学的交往和基于文本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过度重视教学预设,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独特性,导致课堂流于机械的操作中。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和谐互动的过程。为此,教师可借助课堂留白,运用问题导学,通过有效指导来为语文课堂生成性阅读助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教学长期实践积淀下来、符合教学规律、行之有效的传统经验不可忘却,其中预设、诵读和板书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三大支柱。一、预设:控制是为了高飞有些语文教师误解了新课程的内涵,过分强调生成,而忽视了预设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有人提出语文教学不要预设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如何在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及时捕捉并把握好,处理好生成性的教学资源,使之它成为教学的良机,成就生命的课呢?一、精心预设,奠定生成的基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传统的备课,只是对课本知识的准备以及教课方法的预演,它强调教师的主动性,即备好“如何教”。生成性教学正是针对传统预设式教学而提出的,但是提倡生成并不意味着否定预设,而且它十分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即备好“如何学”。笔者认为,精心的预设应包括:  相似文献   

13.
孙茂如 《现代语文》2008,(12):37-37
“预设”与“生成”是相对于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而定的。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以预设为主。目前,教学界一般认为“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对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它包括课前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手段运用的设想等等。生成性学习的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它是属于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课堂教学本身的行进状态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生成”又分为“预设性生成”和“非预设性生成”。  相似文献   

14.
在积极倡导生成性教学的今天,教师们对“主观预设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开始怀疑了,总觉得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体。主观预设多了,动态生成就少了;动态生成多了,主观预设就没用了。对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拘预设地为生成导航。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的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调整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巧妙地生成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异彩纷呈。一、选择预设,灵活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各地的语文教师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但我认为,阅读教学的改革仍然存在三大缺陷:一是教学的目标比较宽泛,各学段之间缺乏一个突出重点、自然衔接、可供检测的目标序列;二是教学的过程基本上是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不能根据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灵活调控;三是教学的方法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求真务实,做到合理高效。因此,本文想对如何提高小学阅读课的效率提出两点建议,供大家参考和批评。一、培养习惯,明确目标应该说,…  相似文献   

16.
韦芳 《教育与职业》2008,3(6):79-81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效率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基于目前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文章提出了树立单元整体观念、围绕单元训练重点设定教学目标、根据不同课型设计教法、精心预设促进动态生成等策略,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许少芸 《时代教育》2009,(11):257-257
以预设促生成,以生成完善预设是新课程改革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本文结合数学解题教学实践,对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教师别具匠心的预设可以促成预设性生成,在课堂中捕捉学生思维的灵动点,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预设性生成得到升华,从而创设丰实而灵动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8.
开放生成型课堂的特点 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课堂教学是预设和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其典型表现就是以教材、教案和教师为本位,实行计划教学。每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进程都具体地甚至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里,课堂教学就像计算机输出规定程序一样,是教材和教案的展开过程,这种指令性的课程范式将师生双方封闭和束缚在了狭窄的课程流水线上,甚至连教学终端的结果也是精确划一地预设好了的。作为教学和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所应有的分歧和争鸣、生命和活力均被拒斥于课程视野之外,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开放生成型课堂珍视教学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倡导突破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从而使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预设,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封闭、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危害性,因此课堂教学中越来越追求开放性和生成性。动态生成会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意外的精彩,但也会让我们措手不及,因为它是学生对问题真正的独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处于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预设。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与预设性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都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属性。只有预设与生成并重,课堂才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