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工商及科技局局长曾俊华表示,由于科技发展迅速,互联网、电讯及广播业的界限将愈趋模糊,故港府拟将电讯管理局及广播事务管理局合并,并预计在2005年年初推出咨询文件,就合并事宜咨询公众三个月。  相似文献   

2.
频率专业化--广播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珠江模式“在改革开放加速推进,社会生活急剧变革,香港广播咄咄逼人的形势中诞生,不仅振兴了广东广播,推动了中国广播改革,而且更加昭示我们:广播必须与时代同步,与时代俱进。  相似文献   

3.
2011年11月,应香港特区政府广播处的提议,经中宣部、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广播在香港电台数字频道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一套节目,定名为"香港之声"。香港之声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14套频率,国家电台的声音直接落地香港,这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广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  相似文献   

4.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2004(中国)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会议”10月25~2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加拿大、美国、乌克兰、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各省市地方广播电台,来自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广播媒体,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近百家单位的广播同行、专家、学  相似文献   

5.
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我们面临着“一国两制”格局下的广播形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这决定了我国内地的广播与港澳地区的广播将长期共存。两种制度下的广播长期共存于统一的中国之中,必然会出现差别或矛盾,必然会相互比较和竞争、相互覆盖和渗透、相互交流和合作,必然会有吸收和扬弃。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需要公共服务广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目前香港电台面临的检视过程为由头,对公共服务广播在一个社会环境中的价值、作用和外部结构关系进行分析和讨论,认为公共服务广播是构建均衡的广播体制和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类。她与政府规制、商业广播互动和并存,才能构成社会的新闻和信息服务的良性运行框架。对于香港来说,公共服务广播应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于中国内地来说,这一制度安排引入具有非常正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们说发展广播产业,那么什么是广播产业,该怎么给广播产业下定义?广播产业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在一定社会组织形式下,通过社会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方式,提供广播产品和广播服务的经营性文化服务行业。应该在这个前提下,来认识广播产业,研究它的内容、体制结构、运作方式、发展方向等等。  相似文献   

8.
2006’(中国)广播发展论坛全球华语广播协作会议暨《海天相连——行进中的中国与世界》特别节目采制活动开幕式,11月27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韩国、加拿大、美国、马来西亚、乌克兰、新西兰、英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特别区、台湾地区的华语广播机构  相似文献   

9.
戏曲广播新形式王小朋戏曲是古老而精深的艺术,广播是戏曲艺术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然而,受戏曲危机的影响,戏曲广播听众随之锐减。戏曲广播要在困境中崛起,再度发挥广播之长,必须尽快适应新的节目形成,以求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如何适应新形式,强化编辑和主持人在...  相似文献   

10.
在香港白热化的媒体竞争中,广播不仅始终保持着她特有的魅力,而且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受众人数和经营效益,都是一枝独秀,大大高于报刊和电视。一份调查资料显示:94%的香港人有收听广播电台节目的习惯。其中,88%的人表示他们最少一星期收听一次广播节目。有收听习惯和对广播节目有特殊喜好的听众平均收听广播的时间高达2小时12分。从一般的现象上看,香港人,无论是名人还是民众,似乎十分钟爱广播。政府要员、经济巨头若要发表高见首选的是广播,凡人百姓更是离不开广播。报纸刊物不断有落马倒闭的事件发生,电视台惨淡经营仍…  相似文献   

11.
作为对主流媒体中反映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的广播电台来讲,怎样才能在新时期社会改革的媒体大战中做大、做强、做好、做精呢?笔者认为只有顺应历史的发展和时代同步,把广播推向市场,融人到市场经济的大熔炉中.才能让受众更充分地了解广播,认同广播。只有让听众贴近广播、直接参与广播,走听众选择节目、听众参与策划节目办广播的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媒体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广播的生存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广播是局限的,广播又是不可取代的,广播文艺要生存,就应把“蛋糕”做大,延伸广播文艺市场,就能让广播更精彩。  相似文献   

13.
郭昕 《河北广播》2005,(5):54-55
纵观广播发展史,创新是广播生存进而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一成不变早已成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代名词,只有在经营意识、服务意识和人才管理方式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广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广播作为人们获取资讯、交流学习、娱乐休闲、捕捉时尚的重要媒体渠道,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今天,其终端载体早已从传统的半导体收音机扩展到移动空间中形形色色的产品,诸如MP3、MP4、手机、电脑、车载收音机等,新的广播载体随时满足人们不同的收听需要。鲜活的资讯、富有感染力的交流互动、对视觉等系统的弱干扰性、机动便携都是广播媒体难以替代的强大优势。随着广播技术的时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广电传媒与其他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合作,广播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上一斯的“特别策划”栏目中,我们着重介绍了广播打破传统的线性收听方式,与其他新兴媒体结合进行的“你听的 听你的”互动方式形态的尝试。为适应广播新形态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对广播新载体的思考和再认识:先进的广播技术应用为广播做了怎样的技术储备?广播终端产业如何适应广播发展的新形态?广播新形态又将给广播终端产业带来哪些新的赢利点呢?本栏目邀请研究广播的有关学者、收听广播的青年学生和生产广播终端产品的代表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对中国领土长达十几年的侵略、占领过程中,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及台湾、香港等地沦陷区建立了60多座广播电台或广播机构。日本侵略者将广播作为“舆论宣传之利器”,使其成为日伪政权媒介控制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6.
广播是一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媒体,这一传播特性,对其自身的品牌形象宣传是不利的。那么,如何克服广播媒体在自我宣传中的劣势,树立广播媒体的品牌形象,是现阶段广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广播通常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信息的具有多功能的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工具。传统的理解为:一类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无线广播,一类是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有线广播。广播是最先出现的电子大众传媒,广播的发展是动态的,是在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充分认识广播的特点与优势,是拓展广播空间的基础。时代在变化,广播在变革,重新认识广播,重新定位广播,科学分析广播的特点与优势,是广播事业在新一轮发展过程中选准突破口的思想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颖红 《河北广播》2004,(6):45-45,71
广播作为最早出现的电子大众传媒,她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广播的生存和发展——广播的创新——广播的可持续发展是广播人一直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广播当前的战略定位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个战略定位?角度不同,结论各异。要识得广播的“真面目”,有必要从广播的微观考察中跳出来,站在整个媒体业发展的高度.看清广播的历史方位,把握广播变革的脉搏,规划广播发展的未来之路。跳出广播看广播,广播正处在全新的媒体竞争格局中。客观地说,广播发展现在遭遇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电视、互联网在城乡的逐渐普及,使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