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言文中省略的现象很普遍,一般多为主语、谓语以及介词宾语的省略。通常人们认为谓语不宜省略,否则容易导致语意不明确。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谓语动词的省略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谓语动词的省略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1)描写句经常省略谓语。(2)为了句式整齐而省略谓语。(3)根据前后句的动词省略谓语。(4)在对话中省略谓语。此外尚有原因不明确的省略谓语动词的情况,还有待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主语承前省略是相当广泛的。可以承前邻句的主语省,承前隔句的主语省,还可承前分句的结构成分省。有人认为,“承前省略是指主语相同的邻近分句中,后面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省略有个必需的前提,即各分句的主语相同。如果各分句主语不相同(即邻近分句主语不相同),也‘承前’或‘蒙后’省略了主语,就会造成主语短缺。”  相似文献   

3.
日语中的谓语省略现象是日语的特征之一.而在谓语省略中引用句的谓语省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本文对日语引用句中的谓语省略种类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其成立的要因加以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这里大家要用到的是状语从句的省略。在表示时间、地点、条件、方式、让步和比较等状语从句中,如果谓语动词包含动词be,其主语又和主句的主语一致,或者状语从句包含itis、thatis、thereis时,常可以把从句中的主语和谓语的一部分(特别是动词be)省略,构成“从属连词 形容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名词/副词/介词短语”的结构。这种结构使句子简练、流畅,毫不影响句意表达。现将常见的这种省略结构形式归纳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五十多首近体诗。因近体诗的字数有一定限制,语言要特别精炼,故常有省略主语、谓语、宾语、量词、介词等语法现象。这给教师对诗句的深入理解和透彻的讲析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对课本中近体诗的省略现象,作一粗浅分析。 (一)省略主语主语的省略大多是承前或蒙后。这有两类:一是省略诗句的主语。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省略了主语“楼上的人”。再是省略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如“不知转入此山来”和“遥知不是雪”。前句在“不知”之后省略了“春天”,意当为:不知春天  相似文献   

6.
经常阅读文言文会有一个明显的感觉:语句简洁明了。探讨其方法,可归结为各种各样的省略,包括谓语的省略。通常,人们认为谓语是不能省略的,谓语省略往往导致语句不通顺。但是文言文谓语的省略是有条件的。大致有三种情况:①描写句经常省略谓语。②为了行文结构整齐而省略谓语。③根据前后句的动词省略谓语。此外尚有目的不明确的谓语省略,留待今后研讨。  相似文献   

7.
1....becausetheywerebusy,manypeoplesnamesgotchangedintherush.(L49)[语言点]gotchanged是一种被动结构,由“get 过去分词”构成,又称get型被动语态。“get v-ed”常常表示不合心意的事情。例如:Myleftfootgothurtwhileplayingfootball.我的左脚在踢球时受了伤。Slowdown,oryoullgetfined.减速(行驶),否则你将被处以罚金。2.Somepeoplethinkthattheweatherisunpleasant,thecityuglyanddirty,....(L49)[语言点]句中的斜体部分是个省略句。thecity的后面省略了谓语动词is。在并列句里,后面的句子中与前面的句子中相同的谓语部分常常省略,…  相似文献   

8.
谓语是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法现象,是主谓句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古人认为要写好一篇文章,就要下一番溶栽之功,即就是炼意、炼字。从语法结构上看,谓语是主谓句中的“句眼”,是核心,而且一般不能省略。谓语之所以是句子结构的核心,“句眼”  相似文献   

9.
在交际英语不断趋于简化的今天,句子中的省略现象已相当普遍,状语从句中的省略便是其中的一种。现仅以中学英语教材为例,对状语从句中的部分省略现象作一简要归纳。一、如果状语从句中的主语与主句的主语相同,从句谓语又含有动词“be”的某种形式,则可省略从句中的“主语+be”部分。如:  相似文献   

10.
学古诗的句子中结构一般与现代汉语相同。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枫桥夜泊》),七个字,三个主谓词组,均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但由于古诗讲究格律,注重凝炼,常常出现一些特殊句式,以省略句和倒装句多见。先说省略句。句子省略是古今汉语所共有的现象,但古诗中的省略要比现代汉语普遍得多。因为诗人既要考虑用极为有限的字词,表现尽可能丰富的情感,又要考虑到服从格律中关于节奏整齐定型的限制。省略句中主要的有句子成份的省略和介词的省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游园不值》),省略了主语“我”;“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承前省略了主语“蝴蝶”。这种情况很多。“横看成岭侧成峰”(《题西林壁》),这句把“横看”的宾语“庐山”和“侧”的中心词“看”(谓语)以及“看”的宾语“庐山”都省掉了。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句子成分的省略,中学语文课本中历来讲得最多的是省略主语、宾语和介词,省略谓语动词讲得极少。现就统编高中语文第三册徐宏祖《游黄山记》一文中省略谓语动词的现象,举出数例略作分析。①“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 )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十里,上黄泥岗。”句中三个括号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中学的析句中,所提及的“双宾语”是指谓语中心动词(谓语)牵涉的具有领属关系的两个名词。例如: ①父亲‖留给王小红(一支好)笔。 按照我们中学的析句方法,句①中主语是“父亲”,谓语是“留给”,宾语是“王小红”和“笔”,“一支好”是作宾语“笔”的定语。就这一句,我们可以得知,按照我们中学教学语法的析句法,该句应处理为“双宾句”,即一个句中的谓语牵涉着两个宾语,那就是此句中有关宾语部分具有领属关系的两个名词“王小红”和“笔”同归于宾语之列,分别视为谓语“留给”牵涉的事物——宾浯,于是得出“双宾”。  相似文献   

13.
1.It’stimethatsbdidsth这一句型表示“该是某人做某事的时候了”。that从句后的谓语动词多用一般过去时,也可以用“should+动词原形(should不可省略)”,表示对现在或将来事实的假设,是一种虚拟情况,that可以省略。time前还可用about,high或really修饰。如:Allright,Jennifer,it’shightimeyouwenttobed.好了,詹妮弗,该去睡觉了。Ithinkit’sreallytimethatweshouldendourdiscus-sion.我想我们该结束这次讨论了。2.Itbe+时间段+before从句这一句型有两种含义:(1)主句用肯定式时,句意为“过了……之后才……”。(2)主句用否定式时,句意为…  相似文献   

14.
三、关于连动句和兼语句 1、关于旧系统的“复杂谓语”。旧语法系统有所谓“复杂谓语”之说,所指对象主要是指“谓语的连续”和“谓语的延伸”。新系统取消这样的说法,称前者为“连动句”,称后者为“兼语句”。取消“复杂谓语”的理由何在? 第一,在汉语中,真正以单个词作谓语的情况很少见,以短语,特别是复杂短语作谓语的情况很普遍,复杂的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等都可以作谓语。例如:  相似文献   

15.
刘涤泉老师:要弄清“特别”一词究竟属于哪一类,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词的兼类。词的兼类就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几类词的语法特点,但它的词汇意义政基本上不变。“特别”一词就属于这种兼类现象,它既可作副词,又可作形容词。如果作副词,就是虚词;如果作形容词,就是实词。如“今天小军起得特别早”一句中的“特别”,修饰形容词“早”,表示“非常”“与一般不同”的意思,作副词。而“小军的脾气很特别”一句中的“特别”是“谓语”;“他有一种特别的本领”一句中  相似文献   

16.
《孔雀东南飞》中“媒人去数日……故遣来贵门。”一节,课本的注释是:这里可能有文字脱漏或错误,没法解释清楚。我们从古代汉语语法和文学原理两个方面考查就可以读懂,而且“说有”两句妙不可言,妙就妙在“失实”本为更真实——文字的“失实”原来是服从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的,是为了使人物形象更真实,过去我们认为的“瑕疵”原来正是此节诗的闪光点。其理由如下。一、从语法角度看。此节诗省略多,按语法省略规则,有承前省略和蒙后省略两种。承前省略的是“说有”、“云有”、“直说”三处,均省略了主语“丞”,这分别是承前句“寻遣丞请还”和“遣丞为媒人”两句中的宾语“丞”而省略的,是前句的宾语作后句  相似文献   

17.
省略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上的不同,这种省略现象仍有本质上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汉民族的“意合”趋向和西方民族的“形合”特征。“意合”趋向在省略上表现为省略只求这意,只要能达意,省略的时候不但不考虑语法,甚至也不考虑逻辑;体现在少省谓语,多省连接词、主语。而“形合”表现在英语过多地依赖语篇的衡接手段,省略上体现在多数伴随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  相似文献   

18.
“只有……才”在单句中关联主语和谓语、状语和中心语,其主语位置、所带成分、“只有”“才”的省略等都有各自的特点。“只有……才”在原有语法结构关系的语法意义基础上,增添了必要条件关系逻辑意义。“只有”“才”均表示条件语义,省略“只有”或“才”,句义不变,但条件性语义色彩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翻译的目的出发,从省略成分的角度,特别是省略主语、省略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以及省略宾语对英汉的省略现象的异同进行对比及翻译。  相似文献   

20.
省略句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省略了一个或几个成分的句子,它是主谓句(或称完全句)的省略形式,而不是主谓句的残缺形式。在省略句中,有一部分省略主语的容易与无主句和独立句混淆。我们可以根据这几类句子的特点去加以区别。省略句省略的主语是很明确的,如果需要,可以肯定地补出来,不会有模棱两可的现象。如“猎狗慢慢地走进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