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有“安培计外接”和“安培计内接”两种,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外接法”中,伏特表具有分流作用;在“内接法”中,安培表具有分压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伏安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学生实验,主要涉及安培表内接及外接时由于安培表及伏特表内阻影响产生的系统误差问题。本文对实验的方案选用的器材作些探讨。 所谓安培表的“外接”和“内接”,是指如图1、图2的接法。  相似文献   

3.
进行实验测量,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测量要求,以减小误差为目的,合理选用仪器。 一、测量仪器的选择 1.选择内阻适当的仪表。例如:伏安法测电阻时,需要测出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值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再根据公式:R=U/I来计算电阻。当选用的伏特表和安培表接入线路后,表头的内阻总要影响原电路的工作状态,带来一定的测量误差,所以在间接测量中,对每一个要直接测的量,更应准确,这样才能使间接测量值的误差减小。由于伏特表是并接电路中,所以其内阻越大时,电流的分流作用才会越小,才能使安培表测得的电流指示值误差小,而安培表是串接电路中,所以它的内阻越小时,电压的分压作用才越小,才能使伏特表测得  相似文献   

4.
在1985年5月出版的中专(工科)通用的《物理实验》教材中列入了“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作者的意图除了使学生熟悉安培表、伏特表、变阻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外,还给学生提供一种最简单的测量方法。并且使学生感知在使用“伏安法”时,什么条件下可以用安培表的外接法,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安培表的内接法。这一实验无论在巩固学生知识、启发思维和体现“应用型”的要求等方面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按1985年的《物理实验》所叙述的仪器去做,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在把电流表改装成伏特表或安培表的实验中,一般的步骤是:①读出电流表的满度电流I_9。②测出电流表的内阻R_9。③根据分压原理或分流原理计算出所需要的串联(伏特表)电阻或并联(安培表)电阻。④连接好计算出的电阻后,改装表跟标准表进行校对。若误差较大,还要再作调整才能达到要求。假如一个表头只有刻度而没有数值,还必须测出满度电流。如此多的手续也不能说不烦,其实,在实用上为了简便起电,步骤①、②、③全都可以省去,也不必关心满度电流是否已知。现以改装成量程为3伏的伏特表为例谈一下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使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同学们经常在确定了安培表的内接和外接后,对于滑动变阻器是选择限流还是分压搞不清楚。笔者通过对两种接法的比较和具体例题谈谈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改进河北师院物理系张逸超图1伏安法是测电阻最普通最基本的方法。其传统的实验线路如图1所示。(k合向a为内接,k合向b为外接)由于电表内阻的存在,不管采用哪种接法,都会使测量结果出现误差。要想消除这种系统误差,则必须使测量时通过被测电...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课本(试用本)下册“实验五用安培表和伏特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中,安培表的接法,如图1所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安培表的接法为什么用图1,而不用图2所示的接法。答案是明显的,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如果用书本  相似文献   

9.
1 对电流表内阻测量方法的一点改进。物理新教材(必修加选修)中,《把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的实验要测量电流表的内阻rg,课本第260页采用的是图1a的电路来测定电流表内阻。用这种电路测量的内阻往往误差较大,因为在接入R′后,总电阻减小,干路中的电流总要有所增大。要使测量误差较小,实验中要求R比R′大很多,而在实验室又很难找到阻值很大的电位器。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笔者在辅导学生实验时,改进为图1b的电路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0.
提出伏安法测电阻的另一种靳接法,此法以电桥平衡原理为基础,不需要补偿线路即可完全消除电表内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把电流表改装成伏特表,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它的基本原理是在表头上串联一个分压电阻R_(s),R_(s)的大个可由下式决定:R_(s)=V/I_(g)-r_(g)式中r_(g)是表头的内阻.因此在进行表头改装之前必须先测量其内阻.测量表头内阻的方法很多,在高中甲、乙种本中,均用图1所示的电路,用该电路测内阻要求 R≥R',r_(g)=R'才能成立.有些老师反映,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12.
伏安法是指当电流I通过电阻R_x时,在R_x的两端形成电压降U,用伏特计测得电压U,用安培计测得电流I,由欧姆定律R_x=U/I求得待测电阻R_x的方法。伏安法是电磁学实验中测量电阻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方法。 这种方法有两种联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可看出,由于安培计的位置不同,伏特计和安培计的内阻将对测量结果带来明显的系统误差,通常称为“接入误差”。  相似文献   

13.
中学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是用分压式还是用限流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为使变阻器能正常工作,其额定电流I0必须大于或等于通过干路的最大工作电流Imax;二是满足待测电阻的调压(变流)范围;三是在调压(变流)范围内,使变阻器便于调节,即滑动触头移动时,通过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变化比较均匀。1限流式(1)额定电流如图1所示。设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变阻器阻值范围为R0,被测电阻的阻值为RL。当触头p移至A端时,RAp=0,电路中电流图1最大(Imax=E/RL)。所以变阻器的额定电流I0要满足:I0≥Imax=E/RL(2)电压范围闭合电键后,RL…  相似文献   

14.
灵敏电流计是中学物理学生实验中常用的电表.在“把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等实验中都要用到它.长期来,中学内使用的是原南京教学仪器厂设计的J—DB2x型灵敏电流计或与其类似的产品.为了适应中学物理实验的需要,教育部  相似文献   

15.
做电学实验 ,一般都要连接导线 ,导线的电阻虽然不大 ,但处理不好 ,也会对实验带来较大影响 ,使实验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实际操作中 ,如果我们合理选择接线点 ,就能减少由于连线电阻带来的误差 ,提高实验的效果。下面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 把 1只 1 0 0 μA的电流表改装成 1 0A的安培表  设电流表内阻为 1 0 0 0Ω ,由计算可知 ,需要跟电流表并联一只约 0 0 1Ω的分流电阻。若电路按图 1a连接 ,那么连接导线 ,ac和bd跟分流电阻组成串联 ,这会使实际有效的分流电阻偏大。若每根连接导线电阻为 0 0 1Ω ,则分流电阻将偏大0 0 2…  相似文献   

16.
电流表内阻测定装置的改进黄键(武汉市第十二中学)在把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这一学生实验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步骤,就是首先用半刻度法测出电流表(图中的G表)的内阻rg,做这一实验,我们主要采用了J2369型高中学生分组实验板,但是,使用效果不佳,所以,我...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二次测量法”能消除电流电压测量中的接入误差,从而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但由于它需要外接附加电阻,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尚嫌不够方便.那么如何将附加电阻直接附在表内,使之随时随地都可方便地用“二次测量法”来测量电量.本文就介绍其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测量电阻是一个典型的实验课题 ,传统的做法已经沿用多年。但是仍然可以发挥出更为丰富的内容 ,值得深入研究。目前的初中和高中课本中编排了以下的实验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即伏安法 )测量定值电阻并进而测出镍 铬合金的电阻率 ,用欧姆表测量定值电阻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池的内电阻 ,在组装电压表前用分流法测量微安表的内阻。这些实验中体现的思想和方法是最基本的 ,但是未必能适用于其它的一些情况、对象和要求。学生会想到许多问题 ,例如 :在只有电压表或只有电流表的情况下怎样测电阻 ?怎样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 ?在测量较高阻…  相似文献   

19.
色环电阻是电子电路中最常用的电子元件,采用色环的颜色来代表阻值和误差,可以保证电阻不论按什么方向安装都可以方便、清楚地看见色环。但对于不是经常与色环电阻打交道的人来讲,识别色环电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高中  相似文献   

20.
全电路欧姆定律实验中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时,众所周知对器材的要求是:1.电压表内阻应尽可能高。2.电流表内阻应尽可能低。3.电源的电动势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稳定。为了达到以上要求,常见方法是:(1)电流表"外接"或"内接"实验结果是不一样的,适当选择线路可减小误差。这一方面已有很多论述。(2)为了使电源电动势稳定,最好的办法是实验中选用尽量小的电流(电流愈大极化作用愈剧烈,电动势也就不稳定)。但又必须有适合电流表较准确读数的电流值(一般要求在量程内约三分之二左右)。但是实际上电流表量程和内阻很难兼顾。如J0401-0403演示电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