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章教材紧接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之后 ,所以 ,它是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为指导 ,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第一个元素族。氧和硫是这个元素族中 ,最具备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部分有关氧元素的知识 ,因此 ,本章着重介绍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并简单介绍臭氧、硒、碲和环保知识。本章共安排了九个演示实验和一个学生实验。一、实验分析1.二氧化硫的性质 ,共安排了两个演示实验 ,一个家庭小实验 ,许多内容与生活、环境有关 ,因此学生对本节内容比较感兴趣。在介绍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时 ,应巩固可逆反应的概…  相似文献   

2.
本章教材在初中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电子的排布规律以及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物等周期性变化情况,由此非常自然地归纳出元素周期律。教材在介绍周期表的结构后,穿插了几个演示实验,用几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等事实,来证明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内在联系。这样以原子结构知识为理论基础,能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元素周期律实质,同时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原子结构理论的认识。一、实验分析本章教材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要使学生学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直观性,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  相似文献   

3.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已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本章以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为代表元素介绍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介绍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由此归纳、总结出元素周期律,为学生今后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章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及“化学键”之后。通过学习 ,可使学生初步运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 ,来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提高学习质量 ,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章共有 6个演示实验 ,凡一次就可以做成功的简单实验 ,可改为边讲边实验。也可以补充部分实验 ,如 NO氧化成 NO2 ,NO2 与 H2 O的反应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从实际出发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一、实验分析1.实验 (2— 1) ,氨与水的反应 ,演示时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氨极易溶于水 ,在常温下 ,1体积水中大约可以…  相似文献   

5.
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五章三、四两节(必修)的内容,此内容,笔者认为;不但是本册书及本章的一个重点,难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及难点,是中学化学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之一;对学生来说,它不仅是必须掌握的化学基本规律,而且是学习笔研究化学学科的重要工具,故有人说:“学好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好化学的灯塔.”教材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放在学生已学了惰性气体,卤素、氧族,碱金属等几个元素族及一些重要化合物知识,并初步掌握有关原子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后面,是为了使学生在学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之前,掌握一些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规律性变化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探索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在进行卤素族教学时,笔者充分利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引导学生画出所有卤素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结构示意简图.  相似文献   

6.
本章是高中必修1教材的第四章,内容非常丰富。在本章中,将硅、氯、硫和氮作为重要的代表元素,承栽着“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特点、系统研究元素的方法、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也承载着展示化学学科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方法和设计思想。本章共设置演示实验9个,当然可供挖掘的点还很多,可增加的演示或学生探究实验也有很多。如果利用恰当,这些实验都能加深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学习化学方法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章教材是系统地学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开始。卤素是最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学习,就可以使学生了解非金属元素的一般特征,使学生懂得怎样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从而进一步认识非金属的概念。研究卤素主要是通过具体事实,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只有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观察到明显的现象,才能使学生对卤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知识,获得比较深刻的印象,才能为掌握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章演示实验较多,做好这些演示实验,本章的教学就会感到比较充实、生动。  一、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按照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试验本、必修)的内容撰写。作为高一化学第一章,本章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章着重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等基础知识,它们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观点的建立,对学生学习化学又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在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有一个平衡理论体系,它包括“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等。其中化学平衡是这一平衡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通过“化学平衡”的学习,既使学生对“溶解平衡”理论加深理解,又为学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理论奠定了基础。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原理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例如,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影响等,做好这部分演示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根据实验事实,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二章,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章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设置实验3个,学生探究实验1个。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是本章学习的一条基本线索,而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运用分类方法不仅能使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而且通过分类的研究能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这一章着重介绍了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它们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本章的实验虽少,但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本文就本章的化学实验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章教材包括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和化学键三部分内容,共有4个化学实验。1钾与氧气、水的反应实验(1)实验分析教材设置本实验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使学生掌握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以及这种变化规律与碱金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二使学生认识比较、推理、实验、  相似文献   

12.
从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旧教材中,将这一章内容分为两章介绍:高一介绍碱金属,高二介绍几种重要的金属。现在集中在一起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探究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系统性、规律性,便于学生学习,便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掌握。  相似文献   

13.
本章是高中必修2教材的第四章,内容虽不太多,但非常有意义。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化学反应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有能量的变化。有些化学反应,人类利用的是它们反应的产物,而对于有些反应来讲,人类利用的是该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正因如此,自然资源也就包括了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本章包含丰富的STS内容,所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将是本章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4.
由于铝、铁、铜等金属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教材把铝、铁、铜知识并列介绍 ,使学生在学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之后 ,比较系统地学习金属元素。本章的教学内容 ,大体可以分为五大块1.铝和铝的化合物 ,2 .硬水与软化 ,3.铁和铜 ,4 .金属冶炼 ,5.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本章共有 18个实验 ,做好这些实验 ,对学习铝、铁、铜和原电池原理等知识十分重要。因此 ,必须想尽一切办法 ,做好这些实验。  一、实验分析1.铝与非金属反应演示实验 ( 4— 1) ,该实验成败的关键 ,是用火柴预热铝箔的火候一定要掌握好 ,即火柴快要燃…  相似文献   

15.
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结合钠的保存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探究和理解乙醇的结构。但是苏教版教材没有给出实验装置,人教版教材实验操作虽然简单,但是尚有如下缺点:①钠的用量不易控制;②乙醇易挥发,干扰氢气的检验;③反应放热,钠附着在塑  相似文献   

16.
溶液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分散体系。学生在以前已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但尚未接受过系统的学习。本章教材安排了7个课堂演示实验,3个探究实验,3个家庭小实验。1演示实验分析与实验教法建议[实验9-1]溶液教法建议溶液应包括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溶液概念的建立,要通过具体的演示实验,提供显明、全面而直观的感性材料,通过三种常见液体的特征比较,来认识溶液的宏观特性——透明、均一和稳定,应补充浊液的演示实验。①乳浊液——为了获得好的乳浊液的外观效果,可先在水中加一点乳化剂,如洗涤剂等,然后再加入植物油,充分振荡。这样易…  相似文献   

17.
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 ,本章除碳元素知识的要求为了解层次外 ,其它均为常识性介绍的内容。全章基本上没有引进新的理论知识 ,只是对所学理论进行了简单的运用 ,新介绍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也较少 ,而且都比较容易。本章没有设置教师演示实验 ,但设置了一个家庭小实验——水中花园。一、实验分析本章有较多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的内容及新的科学技术知识 ,教师在介绍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教学时 ,应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现象 ,并简单介绍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硅酸盐产品 ,以及广泛运用于高科技领域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对于家庭小实验—…  相似文献   

18.
烃和烃的衍生物 ,是有机化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 ,糖、蛋白质和部分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也属于烃的衍生物的范围。烃分子里的氢原子 ,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能生成一系列烃的衍生物。所以 ,我们可以将烃看作有机物中的“基础物质”,而烃的衍生物 ,则是它们的衍变产物。因而第五章“烃”的有关知识是学习本章的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接触到纯净烃的衍生物较少 ,例如 :学生见到的饮料酒、食醋等 ,都不是纯净物质。教师应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使学生可以对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获得感性认识。一、实验分析本章共安排了 6…  相似文献   

19.
在中专、技校、高中等中等学校的化学课中,原子结构与周期律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相互联系及变化的规律。然而,元素周期律的理论依据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因此,中等学校的化学教材都体现出了原子结构  相似文献   

20.
碱金属是最典型的金属元素,也是中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铁等金属和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这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旧教材是先学习卤素,然后再学习碱金属,新教材做了适当的调整,因为碱金属的知识内容较卤素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