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在阅读了哲学大师亚瑟·叔本华的《孤独通行证》及其他相关文章之后,从层层迷雾中走出的我,今天谈论孤独似乎多了些许底气与自信。叔本华告诉我们:"孤独并不可耻,孤独是生命给我们的礼物。如果有人能尽早地适应孤独甚至喜欢独处,那他就犹如得到了一座金矿。"叔本华的孤独论虽然与当前倡导人际交往的理念背道而驰,但却闪耀着哲学的智慧光芒。一、在孤独中自我觉醒,充盈自己的生命短暂而宝贵的人生岂能任意虚度?在心灵宁静的深刻思考中获得自我觉醒是必要而有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小城三月》凝聚了萧红对女性、自我、爱情的多重思索和追问.作家关注女性个体命运,表现出女性个体的独立和觉醒;借助翠姨这一形象,体现出作家对本真、健康生存方式的追求,表达了对于生命的赞叹和眷恋;以翠姨的爱情故事来悲悼自己的爱情,是萧红自我的一次心灵对话;翠姨对爱的执着正是萧红对爱的哲学思考,作品中对家乡和家人的深情描写,正是她对家的渴望,这些都体现了萧红对爱与温暖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团圆鸭、祭祀的花瓶成为敬仁太太认为婚姻不幸的主要原因,她在心理受阻、自我压抑中把它们上升为一种精神的自我图腾。她的这种精神的自我图腾源自于中国男权文化社会遗留下的女性依附意识和女性对婚姻安全感的缺乏,作者借此来唤醒旧式妇女的主体意识,希望她们觉醒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受传统思想的长期影响,女性往往被视为男权的附属物,属于"第二性"的存在。但是在莫言以及村上春树作品中却能够看到,作者对女性的视觉定位是"自我存在,作者站在生命自由的立场上,诉说女性对爱的权利",更加具有"身体解放的权利"。同时,作者也对女性身体以及主体悲剧命运产生无限悲悯,她们或者彰显母性的伟大,或者以死反抗现实。莫言与村上春树的创作具有相近之处,所创造的背离传统的价值观念以及世俗道德标准,对女性自我存在和觉醒都创造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女性意识觉醒是构成魏晋南北朝"人之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以《世说新语·贤媛》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魏晋南北朝女性意识之觉醒:社会对女子才能与智慧的肯定和赞美;女性对异性仪容美的欣赏;女性平等自由的婚姻观和追求自我个体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和《家》在以反封建精神为核心的家族模式内诞生了贾宝玉和高觉慧这两个"觉醒者"形象。他们与封建家长对立,或直接或间接地寻找到自我的反抗方式;秉持进步的女性观及爱情观而步入殊途同归的悲剧;以"出走"反抗封建家族最终重新"回归"而彰显了"觉醒者"的时代特征与历时发展。  相似文献   

7.
追溯九十年代女性诗歌中的女性历史境遇,沉默的女性通过语言觉醒重新挖掘女性生存境遇;在两性情感关系中反思女性自我存在价值;在现代行程中透视生命本质欲望,寻找女性历史命运坐标。  相似文献   

8.
刘斐然 《海外英语》2016,(4):139-140
爱丽丝·门罗有是加拿大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被誉为"加拿大的契河夫",并于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多从女性视角出发,以敏锐的视角和写实的风格,聚焦于加拿大普通小镇的生活经验,探索普通女性复杂的心理与感情世界。尽管门罗不是一位高调的女权主义作家,但她的作品体现了对女性命运的终极关怀。当今社会,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受长期的男权思想影响,女性仍然在追求独立平等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门罗小说中的女性角色繁多,她们在恋爱、性体验、成熟和衰老的过程中,都经历着不同程度女性意识觉醒,生动地反映了女性追求自由独立的自我成长。该文主要以门罗的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女性主义来对小说中女性的觉醒进行分析,阐述门罗小说中中所蕴含着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陈韦云是近年来宁夏文学创作比较活跃的一个诗人,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新时代女性的丰富情感和深沉意识,生动而鲜明地记录了处于文化转型期的女性最内在的精神流向。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她固守着自己心中的一片净土和对诗的一份挚爱,不畏孤独,默默地耕耘,对爱情友情真挚而睿智的吟咏,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思考深沉而浓郁,传达了女性的觉醒意识以及女性对平等独立价值观的认知,对生命个体的尊重。  相似文献   

10.
易安的文学成就与她的自恋情结密不可分.其自恋情结着重外显于花意象与酒意象的塑造.李清照分别从女性自我--如花的阴柔和男性自我--如酒的阳刚两方面为女性找到了一片合乎女性内在诉求的言说空间,深刻地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她的自恋情结彰显了她潜意识中对女性现存命运和状况改变的渴望,是对女性命运更高层次的要求,是一种高层次的自恋,是与当今的女性主义、女权主义遥相呼应的历史回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