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英山一中结合英山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形成了由“三全育心”和“三xin(心、薪、欣)探索”构成的“三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快乐生长、幸福绽放。一、“三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三全育心”指全员育心、全程育心、全方位育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全员育心是将全体学生纳入“学校—年级—班级(宿舍)—学生”四级心理预警系统,借助这个系统,学校能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心育活动课已经成为目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同时,心育活动课已经进入“高原期”,成为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瓶颈”。什么样的课才是“真正的”“专业化的”心育活动课?心育活动课到底是“指导性”的,还是“非指导性”的?心育活动课是否要和当前的“班会课”“思品课”等划清专业界限,坚守自己独有的“专业标准”?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当前的中小学心理教师及班主任。本刊将从2014年起,陆续刊发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的系列文章,从一线专家的视角,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您一一破解心育活动课实施进程中的难题,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区分源于“心理督导”制度和“教育督导”制度的两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活动的基础上,建议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导,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导以解决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四不做”的问题。同时建议将前者简称为“心育督导”,将后者简称为“心育督政”。  相似文献   

4.
中职班主任心理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心育工作开展有难度;家长心育意识不强,心育能力急需提升,家校心育合作困难;学生心理保健意识欠缺,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缺乏寻求专业帮助的意愿。广西中医学校基于“三全育人”视角探索中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通过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全程关注全体学生,分阶段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关注学生,全方位落实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博览》2022,(24):80-81
<正>聊城度假区实验中学坐落于东昌湖畔光岳楼旁,承光岳神韵,育民族栋梁,自2019年8月建校以来,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育人,全方位打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场,培养顶天立地新时代阳光少年。一、科学“心”育构规范机制规范“心”育需制度保障,为更好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坚持全员“心”育,构建校长为领导,2名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班主任和20多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相似文献   

6.
<正>基础学段语文教师不仅要承担小学生的文化课教学,还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要有效地将心育渗透至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导小学生在知识技能与心理健康上获得双重生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教学,无论是语言建构还是思维品质,亦或是审美鉴赏以及文化传承,与小学生的心育提升有着重要的关系。所谓心育,即指心理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综合性与实践性是语文的学科性质。[1]其中,人文性与实践性即是对心理教育的有效诠释。  相似文献   

7.
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所谓“心育工程”,是指学校管理者通过引领心理学研修、心理辅导、心理素质训练活动,提升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对师生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影响的系列化教育实践。从特征上看,心育工程是规模大、水平高、惠及面广的系统化心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实施后,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重视,以心育为课题的教育研究成为各校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打造特色文化的战略工程。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实验小学本着“知心育人,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发心育校本课程,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心育活动,精心培育学生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谢美玉 《知识文库》2023,(24):191-194
<正>心理健康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中,按照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心育与德育、感性体验与理性认知的逻辑,实现“三全育人”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教师、学生和课程是教学中紧密相连的三端,“三全育人”也就需要从这三方面着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三全育人”模式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课程的红色底蕴、创新育人的实践模式等。德育与心育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0.
庄芸 《江苏教育》2022,(96):9-12
“长善心育”,就是相信每个学生内心都有朝向美好的善良,长善救失,从而用强劲的“善”势来带动身心整体和谐发展。长善心育的实施,需要用德育大担当引领心育小幸福,用教师专业力量摆渡学生特殊危机,用团队温暖陪伴抵御家庭成长焦虑,从而助力学生阳光成长。  相似文献   

11.
唐惠兴 《上海教育》2001,(10):50-51
我校自1996年开展城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以来,以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为突破口,构建“心育”网络,创设“给孩子心灵一片蔚蓝的天空”的氛围,形成全面铺开、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学生人格等方  相似文献   

1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做好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机制为突破口,建立育心与育德“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构建“德心共育+校院联动+多方协作”三位一体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师生发展的需求、学校特色优势与区域教育发展的要求,2011年我们明确了一条“将优势转化为特色,用特色凝聚文化”的学校持续发展之路——从“心育”到“育心”,深化、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打造“育心教育”的办学特色,实现“育心飞翔”的目标,推进学校特色发展.“育心教育”把“关注学生心灵成长,提高生命价值”作为核心价值观,通过对“心”的培养,将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渗透到每一位学生心中,育“心”、育德、育“情”,使学生拥有幸福童年,感受生命美好,朝着自己心中的梦想,快乐地飞翔.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和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理论基础不牢,缺乏应有的哲学底蕴;心育目标含糊,方向不够明确;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系不顺,定位模糊;心育操作出现失衡现象。解决问题的对策:心育的发展需要健康哲学的智慧;心育的发展需要对教育目标重新定位;心育的独立是处理好与德育关系的关键;心育需要均衡发展,匡正纠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培育能独立生存的个体,造就体魄俱健、身心俱健、高素质、高创造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代新人,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健康理念,通过系列活动,营造良好心育环境,整体构件学校心理健康体系,走出一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创新之路,将有利于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课题的提出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的雨花台脚下。由于近几年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越发明显,各类特长学生也越来越多。我校有良好的心理教育基础:《“不完全家庭”学生学习心理教育研究》课题在全市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有一支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且有较强心育科研能力的课题研究队伍;有一个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支持教育科研的明智校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  相似文献   

1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育心育人,必须以心育心。落实以心为本的理念: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创设和建设,形成心灵契合的氛围,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思想向行动转化;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普及和应用,构建心灵沟通的平台,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行动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推广和开展,拉近师生心灵的距离,以心育心,心心相印;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作为支撑和支持,解读心灵密码,心心相通,促进和指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有序性、科学性。走向专业化的提升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8.
杨霞 《当代家庭教育》2023,(17):240-242
体育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师往往比较关注体育学科的“育体”作用,对其“育心”作用并没有足够的关注,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坚持健康第一,落实立德树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重视育体、育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要立足学生学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后延伸活动中,要借助多样化体育活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多措并举推进体育与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自1979年开始举办心理学方面的讲座,是全国较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学。新时代背景下,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在“学生好一切都好”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构建“积极·协同·成长”的心育目标,坚持“立足系统观,顶层重设计;立‘大心育观’,理念开新窗;立好成效观,落地有回声”的原则,调动各方力量整合资源,探索形成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积极教育“1+3”模型,构建家校社联动的系统网络和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F0003-F000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龙翔小学是“云南省一级示范学校”“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示范学校”。“以心育心,以助自助”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学校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