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雷 《现代语文》2006,(9):34-35
语法化的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个是历时的角度,将语法化视为语言演变的一部分,考察语法形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的途径;一个是共时的角度,将语法化视为一种句法和语用现象,考察在日常语言使用中决定语法关系的各种手段。语法化理论(Hopper&Traugott)认为,语义相宜性和特定的句法环境是诱发一个词汇语法化的两个必要条件,然而并不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词语都一定会语法化。语法化受多种机制的作用会呈现复杂的状态,表现出程度上的不平衡性,因此在共时的平面上往往可以窥探其历时演变的轨迹。本文就试图通过共时的分析来构拟动词“看”的历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余诗隽  柳春燕 《培训与研究》2006,23(10):27-29,95
本文将句末“再说”分成“再说1”和“再说2”,认为“再说1”是典型动词,“再说2”则是正在发生语法化的非严格意义上的助词,并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出发,着重描写了“再说1”和“再说2”在句法、语义上的不同,认为“再说2”是“再说1”的去范畴化,同时也是主观化的结果,其中语用推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通过考察范围副词“净”的语法化过程来揭示其主观化的用法。文章从历时角度考察了“净”由实词虚化为表示范围的副词的过程,然后以语法化为依托介绍其主观化的用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试着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对“本来”进行全方面考察,认为“本来”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两种词性,这是“本来”一千多年来语法化的结果。“本来”在汉语中共时层面上的分布,非常完美地苒现了它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V不得"词汇化在现代汉语中的共时表现和在古汉语中的历时反映,分析了"V不得"词汇化的机制和动因以及共时和历时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分析讨论了“的”的语法化历程与语法化机制这两大问题:文章首先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的”的演变过程,指出结构助词“的”是由最初的指示代词“底”演变而来,其后又经历了从名词转化到虚化了的助词再转化到更加虚化了的语气词这个表义作用逐渐虚化的语法化过程。在分析研究“的”语法化历程后再着重分析总结出助词“的”的生成语法化诱因和机制,从而对其共时现象进行历时分析,指出它经过句法位置的变化,语义的变化,语音的变化等一系列过程,这些都是导致它的名词性表义作用逐渐虚化到只表语法功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的助词多是由实词语法化而来,助词“他”也不例外,是从代词虚化而来。不仅从共时平面描写和分析“V他NP”结构及其“他”的性质和类别;同时还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代词“他”语法化为助词的轨迹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论"程度副语素+为/是"的语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历时、共时语料,对“程度副语素+为/是”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首先分析了“为”与“是”的历时演变过程及其与程度副语素的组合过程,并且比较了两者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接着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组合中的程度副语素进行了可进入性分析,并且找到了程度副语素和“为”、“是”组合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甭说”是现代汉语北方方言中的一个词,它在现代汉语中有状中短语、关联短语及独立语三种用法。三种用法虽在共时层面上并存,但在历时层面上也有其演化的轨迹,这种演化是通过其逐渐语法化和主观化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莫非"、"莫不是"、"难道"辨析——兼论三者的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历时的角度对语气副词"莫非"、"莫不是"、"难道"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考察,从共时的角度对三者进行了辨析.发现三者在现代汉语中虽然是同义词,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并非完全可以替换,它们的具体用法及所表达的语气等方面都有差别.  相似文献   

11.
古汉语"因"的语法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是古汉语比较常用的一个词,最早用为动词,后逐渐演变为介词、副词和连词。和其它的虚词一样,“因”也经历了由实词逐渐演变为虚词的过程。本文以历时的语言分析为基点结合共时的语言描写,主要从语法的角度出发兼及词汇的语义功能。粗浅地论述了“因”的这一语法化历程,并粗略地分析了它的一些语法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共时层面上分析了“的确/确实”主观性程度在客观评注——客观/主观评注——主观评注——话语标记的差异。相应的,“的确/确实”出现的语境也有差别,表现在对照式语境——非对照式语境——独用语境方面。“的确/确实”在客观性的语体中出现频率偏低,这是其主观性特征的语体证明。“的确/确实”经历了单用、短语用法、形容词用法、副词用法的语法化过程。“的确”、“确实”在用法方面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共时角度细致描写了漳州方言连词“抑”及其组合结构“抑x”的逻辑语义功能。从历时角度指出连词“抑”来源于古汉语,由副词“抑”虚化而来,在语法化过程中,句法条件起主要作用,主观化起辅助推动作用。此外还探讨了连词“抑”虚化为语气词或者消失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可还行”在网络交际及日常生活中兼表积极与消极态度,它的用法值得进行研究,“可还行”有一个词汇化的过程,文章在语义偏移视角下从历时角度考察“还+行”“可+还行”“可还行”的词汇化,认为“可还行”兼表积极消极态度是受“还行”兼表积极消极用法的影响,又从共时层面对“还行”可兼表积极与消极态度的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分别从共时、历时两个角度全面解释其兼表积极与消极态度的现象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主观性是“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主观化是指语言为表现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从共时的角度考察睢县方言程度副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首先,睢县方言程度副词带有主观性;其次,睢县方言程度副词主观化的方式主要有:声调不同、重音、重叠、重复、后加语气词等,有的是兼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试图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运用语法化与类型学的理论来考察桂北平话中处置标记的语义类型、语法化过程及类型化的层次。  相似文献   

17.
语法化研究是当前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历时和共时层面,考察时间副词“在”的形成与“正”“正在”的内在联系,进而通过对时间副词“在”的形成及其语法化过程的分析,探讨其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其虚化机制作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就是"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动词短语; 2.副词; 3.连词; 4.话语标记。从最初表强化判断的动词短语到话语标记,这是"就是"不断主观化的反映。首先从共时层面分析不同类别的"就是"大致演变轨迹及其主观化程度差异,认为"就是"在语义功能上经历了以下过程:强化判断—强调焦点—假设让步—话语标记。接着从历时角度讨论"就是"的语法化过程及机制,认为"就是"的语法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语法化是对语言变异现象的研究,历时、共时系统中都存在着变异。语法化研究中,历时和共时是必须紧密结合的两种视角。历时演变可以解释共时现象中的难题,共时状态中的交替和变异可以解释历时研究中的问题。汉语语法化研究在这两种视角的结合方面有了许多颇有影响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最多”和“最少”在共时层面上既可作短语,又可作词。作词时,可分为表数量义、范围限定义和主观评价义三种不同的用法。本文重点探讨不同性质的“最多、最少”在句法语义上的差异,以及它们语法化的过程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