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默与漫画     
造句老师叫学生用“绠短汲深”造句。一个学生不懂这个词的含义,就写道:“我的一位朋友能用‘绠短汲深’造句。”过了几天,学生取回作业本,只见老师在后面批道:“那么,请问你自己呢?”调虎离山老师:“什么叫‘调虎离山’?”学生:“譬如考试的时候,校长忽然把老师从教室叫了出去,这就叫做‘调虎离山’。”先睹为快老师:“什么叫做‘先睹为快’?”学生:“就是……就是先看看答案,然后再来回答,这样做习题就比较快。”说明什么老师:“如果你的裤子的一个口袋里有二十马克,而另一个口袋里有五十马克,这说明什么?”学生:“这说明我穿的不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早在六十年代初期,语言学家王力同志就指出:“‘咬文嚼字’,原是用于贬义的,但是我想把它用于褒义,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咬文嚼字,要一字不苟地讲给学生听。为什么学生会写错别字,会念错别字,会用词不当呢?主要是由于不肯咬文嚼字,而老师们也很少引导他们去咬文嚼字……”(原载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四日《文汇报》)怎样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归纳了以下几点。(一)讲清词素,建字推敲。我曾问一个学生:“‘优异’怎样解释?”他回答说:“很优良,非常优良。”我又问:“‘奇异’怎样解释?”他回答说:“很奇怪,非常奇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节品德课,我竟突发奇想地想要学生也当一回老师。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他们兴奋不已,竟也高兴地答应了,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接着,学生们都自告奋勇地推荐自己。当小老师选定之后,这位“老师”一本正经地说:“老师!不,是袁慧同学,你要坐好来。等会儿要检查学习效果。”我没有吭声,认真照着学生的要求坐好,心想着,看你还有什么花招。可没有想到,精彩的还在后头呢!这位小老师上起课来竟然也像模像样,还有板书呢!他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其他学生们也很积极地回答,那劲头可真让我开了眼界,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后来,小老师将一个问题抛向了我:“袁慧同学,学完这一课之后,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张海迪的什么精神?”听到提问后,我马上站起来回答说:“我们要学习张海迪在病魔面前不低头,坚强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回答得很好!”小老师表扬了我。本以为可以坐下,但这位小老师又冷不防地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做到像张海迪一样呢?”我看着这位小老师,只见他正得意地看着我,仿佛又在说:“老师,你不能回答吗?”好啊,得理不饶人了。于是我就将计就计,沿着学生打开的思路,给了学生一个正面的回答:“在我的生活中,的确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  相似文献   

4.
我曾在科学课堂问小学生:我们为什么上科学课啊?学生的回答很整齐:为了学习科学知识!我又问: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什么呢?学生们沉默了一会儿,有几位小声说:长大了当科学家  相似文献   

5.
“异想天开”这个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形容想法非常奇怪”。长时间以来,它在人们头脑中是“幻想”和“脱离实际”的代名词。但听了下面这个小故事,我们又该作何感想呢?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讲解着有关蔷薇的知识,之后教师问学生们:“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是可怕的刺!”另一个学生回答:“是美丽的花!”第三个学生答非所问:“我想,我们应该想办法培育出一种不带刺的蔷薇。”这则故事中的第三个学生想必每个教育者都遇到过,但我们往往视他们的想法为“异想天开”而轻易地加以否定或干脆置之不理。事实…  相似文献   

6.
“噼噼啪啪”隔壁黄叔叔家“后院起火了”!“战斗”激烈得很,一会儿摔镜子,一会儿掀桌子,好不热闹。“咦,前天不是劝他俩和好了吗?咋又起烽烟了呢?”正在洗脚的爸爸嘀咕一声,脚也来不及擦,趿着拖鞋出去了,“哎,你……”妈妈正在做针线活,无可奈何地喊了一声,“你瞧你爸,真  相似文献   

7.
“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是《燕子》(第八册)一文中描写燕子停歇时美姿的句子。此句主要描写静态的远景。“痕”字更是逼真地写出了远景中电线若有若无的样子。那么,教学时怎样向学生讲清这个“痕”字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在默读中发现问题 教学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最后一小节,然后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节中有什么词跟我们平常的说法不一样?”这时,学生们个个像猎人搜寻猎物一样一字一词地仔细阅读起来。一会儿,不少学生举手表示发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8.
“不是……而是……”“不是……就是……”这两对关联词语所表示的关系学生常常容易混淆.为了帮助他们区分其关系,我给他们讲了一段自编的趣事:A 生了一个孩子不到三天,她的丈夫 B 忙里又忙外,邻居一多嘴妇女问 B:“你家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不是男孩,就是女孩”,B 不置可否地回答;过了一会儿,A 的母亲来了,进门便问:“生的是男孩  相似文献   

9.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蔺(板书“蔺”),我的一些学生给我写信的时候,常常毫不客气地一刀就把我的头给砍了下来(擦掉“一”),变成了“闷”这个样子。(问一个男孩:)你要是以后给我写信,会不会也像他们一样砍掉我的头?(学生肯定回答:不会。)你这么善良,一定喜欢美好的东西,对吧?(肯定会回答:对)那么喜欢花吗?喜欢什么花?玫瑰吗?知道不知道一朵玫瑰代表什么意思?10朵呢?999朵呢?(后边三  相似文献   

10.
都说写诗难,可在一次教学中,我班的46名学生写了一首小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那堂阅读课说起。那节课是四年级的语文课,上的是“积累·运用六”的阅读《雪化后是什么》。短文后有一个问题:你对短文中的三种答案是怎样看的,你的答案是什么?在提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这还用问,当然是“雪化后是春天”这个答案最好了。可谁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雪化后就是水呀。”“雪化后怎么能是春天呢?”“雪化后应该是冰”。……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也很失望,但我没有埋怨孩子们,我只是告诉他们:“你们的生活空间是宽广的,可你们的思维就像被…  相似文献   

11.
难忘的一课     
这是一节公开课。随着一阵急促的上课铃声,我抖搂精神,快步走上讲台。哟,这么多人的眼睛盯着我。我的两颊不禁一热。师生问好,学生坐下。接着是片刻的沉默。我想让学生和我都先稳定一下情绪。揭示课题:“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习旧知,作好铺垫;讲授新课……我开始按照既定的授课计划有条不紊地一步一步进行着。好了,例题讲完了,一切非常顺利,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学生对这种“将除数四舍五入进行试商”的方法到底有没有完全掌握呢?在板演练习之前,我觉得有必要且也是照教案设计追问了一句:“你们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呢?”沉默,学生们都皱着眉在思考。一会儿功夫,他们纷纷  相似文献   

12.
战场上,士兵中弹了。面对痛苦的战士,军医们没有像电影里那样去舍生忘死地把伤员抬下战场,反而躲在远处用枪炮瞄准他们.发射……  相似文献   

13.
他立志要做一名人民教师;他好像不适宜做教师;他真的当上了教师,而且是全区“希望杯”竞赛获得一等奖的青年教师。一1986年。四十中学高中三年级六班教室里,即将毕业的学生们畅谈着自己的理想。团支部委员赵毅说:“我立志报考师范学院,将来做一名人民教师……”话音未落,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有的赞同,有的响应,也有的提出不同看法。“你神经性耳聋,听不清学生说话,能当老师吗?”“你学习不错,为什么非要报考师范院校呢?”赵毅深沉地回答:“正是由于我耳聋,从小就得到老师们加倍的爱。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当我烦躁时他们安慰我,当我苦恼时他们体贴我,12年的学习生活是在老师们的爱河中度  相似文献   

14.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众多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后,哲学家对他的弟子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经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来上最后一课吧!哲学家问道:“现在你们坐在什么地方?”学生们回答:“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问道:“旷野里长着什么?”学生们回答:“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道:“对,旷野里长满了杂草,现在我想知道怎样才能除掉这些杂草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老师,只要有把铲子就够了”;“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斩草…  相似文献   

15.
一次,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和学生们聊天,不知不觉中谈起了他们的父母,我笑问:“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在做什么工作?”有的说:“我的爸爸是木匠,”有的说:“我的妈妈当老师,”也有的说:“我的爸爸做买卖。”……对面坐着一个女孩儿,眼睛亮晶晶的,她神情专注地看着我。于是,我问她:“晓雪,你爸爸是做什么的?”她望着我的眼睛,一本正经地回答:“我爸爸是卖耗子药的。”这回答的确出乎我的意料,没有任何修饰,没有丝毫犹豫。但正是这个扎着两条小辫子的8岁女孩儿的响亮回答,使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纯真。我爸爸是卖耗子药的$东港市龙王庙镇中心小学@孙…  相似文献   

16.
一个学生去请教他的老师:“什么叫做诡辩?”老师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做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洗澡,你想他们谁会洗澡呢?”  相似文献   

17.
教育心理学上有“皮格马利翁效应”、“马太效应”、“边际效应”等十几种著名效应,可“领带效应”还名不见经传。“领带”能有什么“效应”呢?我的一位同事这样说:“我发现,当我打起领带上课时,学生们注意力非常集中,回答问题非常踊跃。”这是否只是偶然现象呢?  相似文献   

18.
“孩子,你最喜欢吃什么?” 如果提这个问题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回答,他们会兴高采烈地围过来,争先恐后地纷纷回答:“肯德基.”“薯片.”“麻辣烫、麻辣烫,还是麻辣烫.”“铁板鱿鱼最好吃.”…… 可如果把这个问题提给高中生,他们会怎样回答呢? 前不久,大陆高中生去新加坡留学最后的面试,新加坡测试人员给几个孩子分别提的问题就是:“孩子,说说你最喜欢吃什么?”  相似文献   

19.
俱乐部     
幽默千万别电着一个农村妇女到城里来看望在饭店工作的女儿,看到女儿披头散发就问她为何不梳头。女儿说:“这是时髦。”母亲生气地说:“事忙也该梳好头再出门。”女儿又说:“我这是为了摩登。”母亲一听担心地说:“摸灯你可要小心,千万别电着。”以牙还牙一位中国访问学者在美国一所学校里兼授中文课。一天他正在给学生们讲解“反哺”一词的含义。看到不少同学正戴着牙箍接受牙齿矫正,他就启发说:“现在父母花钱为你们矫正牙齿,将来父母老了,牙齿不好了,你们出钱帮助他们镶牙,这叫什么呢?”“以牙还牙!”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王长平荐)  相似文献   

20.
电话铃响了,“喂,是谁?”我拿起电话问。“哦,原来是小舅呀?……什么?小舅妈生小妹妹了?”我问,那小妹妹叫什么名字呢?”小舅说:“还没取呢!”我说:“那我帮她取吧!”小舅说:“好吧!”于是,我放下电话就和妈妈一起给小妹妹取起名字来。妈妈说:“小妹妹是杨家第一个女孩子,这是一件令人非常高兴的事,再加上今晚月亮正好,不如叫她‘悦月’吧!”我想了想,提出了反对意见:“不好,不好!外婆他们不会说普通话,会把名字喊成‘药药’的,小妹妹听了准以为要吃药,会哭的!”妈妈听了,顿时大笑起来。我们一会儿取“杨巧月”、一会儿取“杨潇潇”……总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