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文时间序列趋势分析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水文序列趋势性变化的常用分析方法,用陆水流域某站的年径流资料系列对各种方法的计算过程进行了说明,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水文序列的时间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信息论的基本概念 ,构造了分析水文序列信息差异度的诊断方法 ,并用于长江上游某控制站的年最高洪水位序列和陆水流域年降雨序列的时间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 ,此法可有效地诊断水文序列的变异性 ,所得结论符合实际 ,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结合中长期水文气象预报 ,研究和分析区域水文生态序列的时间和空间变异性特征 ,以便了解气候和生物圈状况的区域变化对水文、生态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线水文监控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了基于C/S架构的水文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短信模块接收水文数据,在服务器端进行处理后,按要求格式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使用客户端即可查询相关水文数据,并通过图表等形式展示一段时间内水位、流量等信息变化情况。该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水文监控系统水文数据的精度,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流域水文情况,为防汛决策提供可靠资料及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1987年和2000年遥感影像数据,选取生态环境脆弱的河北太行山区的子牙河和大清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河北太行山区子牙河流域和大清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变化,再运用SWAT水文模型模拟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水文效应,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山区流域应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切实保护林草资源,增强水资源涵养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水文模型建模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水文模型以其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参数结构和对空间分异性的全面反映,可以更加准确详尽地描述和反映流域内真实的水文过程,从而成为水文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在对水文模型详细分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和依据水文循环过程各个环节,总结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建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提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建立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模型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克里雅河冬季凌汛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中出现凌汛是重要的水文特征现象。发生凌汛的强弱主要受冰情变化所控制.而冰情与受寒潮关系密切。寒潮降温的急剧性、间歇性、以及逐年之间强度与出现时间的不确定性对克里雅河流域冰情动态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而导致发生凌汛在时间上也存在不连续性。本文利用实测水文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充分说明了克里雅河流域热力条件是河流冰情变化的动力,气温变化是促成凌汛的前期条件。由此揭示了克里雅河流域在冬季频频发生凌汛的成因、特征与时段。  相似文献   

7.
流域水文模型是水文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试图较全面和系统地对其概念、分类和进展情况进行综述.简要地对集总模型和分布式模型作了对比分析,并对流域水文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及评价标准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现行水文管理体制以流域机构和行政区划为单位,人为地将水文站网割裂开来,呈现出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影响了水文站网整体功能的发挥.对行政区界的重要水文站实施流域机构和地方水文双重管理,可以克服现行水文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最大限度地发挥水文站网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汶川地震所引发的滑坡对震区小流域水文响应过程的影响,推进震区洪水过程的准确预报。创新:评估汶川地震对碱坪沟流域的下垫面条件的破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定量评估地震事件对小流域产汇流过程的影响。方法:1.选取四川省龙溪河地区的碱坪沟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影像数据以及数字高程数据获得滑坡区的分布以及高程变化情况;2.运用基于物理概念的综合水文模型(In HM)对该流域水文过程进行模拟精度验证;3.对滑坡发生前后的降雨产流过程分别进行数值模拟,探讨在同样降雨条件下,由于滑坡所引起的下垫面特性变化对产流过程的影响。结论:1.震后滑坡灾害所带来的下垫面变化导致了流域内的山洪特性变化,且在流域内局部地区的表现更为明显,局部山洪危害增加;2.与震前相比,随着暴雨规模的增强,震后下垫面变化所致的流量峰值增量也随之增加,峰值的增加比例在6小时雨量达到235 mm时急剧增大,但降雨持续增强后趋近于稳定值(约87%)。  相似文献   

10.
用水文比拟法推求相邻中小河流测站年径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涉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洪水预报以及水文调查、水文查勘等领域中,往往需要收集某流域河流的径流量等相关水文数据,特别是年径流量和最大流量等特征值。以陆水流域的毛家桥和白霓桥两站为例,将已有的实测降雨径流资料用水文比拟法应用于需要延长水文系列的中小河流测站的径流推求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选取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干流和部分支流,对鱼类种类数与水文及流域特征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特有种类数与鱼类种类数呈极显著性正相关;鱼类种类数和特有种类数的绝对数与干流长、流域面积、多年平均流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全部种类数和特有种类数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保留了多年平均流量、含沙量以及流域面积和含沙量.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第1和第2主成分分别反映了不同水域中鱼类相对数目、绝对数目与流域的水文特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DEM(数字高程模型)中提取地形、地貌信息是当今GIS空间分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ArcGIS软件的Hydrology模块,对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汉江流域的ASTER GDEM(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进行了相关处理,提取了研究区域水流流向、汇流栅格生成、河网水系、子流域边界等流域特征信息,讨论分析了信息提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有一部分小流域的监测资料并不完全,很多地方甚至完全缺乏一些基本数据。因此,本课题组以土门西沟小流域为例,采用SCS模型,利用已知的降雨数据,对径流量进行模拟,并把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做比较,来检测该模型是否在该流域适用,以期为无资料地区水文预测等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硬件组成的基础上,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模块化结构化方法设计软件,成功地解决了水文缆道测验中的实时数据通信、过程控制、现场资料分析和测验成果资料整编等水文测验学中的关键问题,提高了水文测站的测洪能力。  相似文献   

15.
清朝加大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和开发,沅水流域作为连接湖广和云贵地区的最重要通道,其经济开发进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促进,突出表现就是人口的显著增长。在清代二百多年间,大量外来人口迁居沅水流域,使流域内的人口规模从乾隆中叶的四百多万增至清末的六百多万,为该流域的经济开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劳动力。但流域内各地的人口增长并不平衡,永顺府的增速最快,常德府、辰州府、沅州府的增速大致平稳,而三厅的增速较慢,靖州和黔东各府州的增速最慢,反映出各地经济开发进程的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的原理。以重庆涪陵核电厂为例,论证了该仪器在内陆核电厂址水文观测中的适用性;根据河流水流状况选择对应的硬件配置,可快速高效对流速、流向进行观测。总结了应用中的成功经验,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利用该仪器输出数据分析计算悬沙浓度分布剖面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选用1985-1995连续11年的水文资料,经过计算分析,大致弄清了资水尾间区各支流的分流关系,为该地区的水利和经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水情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