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12月17日晴在珠海,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每天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赏,这个景点就是珠海渔女雕像。也许你曾经听说,或曾经来过,所以我很有必要说说渔女的"粉丝"。因住在珠海的缘故,我特别喜欢到海边看风景,而珠海渔女雕像必定是我的最佳选择。每一次,我和妈妈到了那里,都会发现不一样的美。这种美,是我用心灵去感受,用新的眼光去欣赏而得到的。而且当我发现美之后,我会与珠海渔女雕像合影,把她每一次  相似文献   

2.
"善观察者,可以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空手而归。"观察,不只是用眼睛看,要学会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广泛、周密、深入地认识客观事物。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你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你寻求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既可以发现事物的外在美,又可以发现它的内在美,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需要细心去发现美,用心去创造美。运用智慧在"美的富矿"中挖掘,把文学作品中的美感还给学生,赋予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作文的过程就是对生活审美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够用审美的眼光打量生活,学会用敏感的眼去发现美,用敏慧的心去领悟美,用敏健的笔去表现美,那么学生作文就不会脱离生活,学生也就形成了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芙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的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面对新教材和新课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感知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我们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领悟美、创造美,同学生一起去领略语文中的美。  相似文献   

7.
美像流动的音乐,徜徉在教育的五线谱上,我们只有发现美才能感受美、体验美。当露珠刚在梦乡里做了一个透明的梦,当山岗遮住了启明星惺忪的睡眼,当小鸟的和鸣伴着读书声萦绕在山间的时候,当你用激情浇灌希望和期待时,当你期盼百花争艳硕果盈枝芳香满园时,你会心的笑就是世界上最美、最有价值的思考。教育之美美得醉人。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就要潜移默化地去引导学生,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用科学的观念和教法去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发现美。  相似文献   

9.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独特的视角是创造的源泉。教师要通过反复的观察、分析、启发,使学生能够发现周围事物中蕴含的独特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果没有独特的视角去向大自然学习,怎会有深刻的体悟呢?美术教育应该力求给学生以一双敏锐而又独特的眼睛,用它去发现美,用它去创造美、表现美,以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不同的城市拥有的资源不同,对于每一所幼儿园来说都具有无法复制和模拟的特色文化,而这些恰恰是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活教材。  相似文献   

11.
美是用眼睛去发现的,这是人们习惯性思维的结论.盲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了视力障碍,他们不能用自己的双眼去欣赏、去发现这世界万物的美,但他们可以用自己聪慧的心灵去感受、体验美的一切,用耳朵去聆听美的音符,用双手去触摸美的事物,也可以用双手去表现和创造美的画面.  相似文献   

12.
身边的美丽     
记得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的,其实仔细地去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美无处不在,有时候,她是一曲美妙的音乐,用音符去打动你的心灵,用音调去浇灌你的心田;有时候,她是一首绮丽的小诗,用沁人心脾的语言去引发你内心的无比欢快,用精美的形象去唤醒你的灵魂;有时候,她是一幅油画,用轻柔的画面装饰着你的眼帘,用阳光般的温柔去流露真正美的色彩。美不仅仅是一种外表的享受,还是一种内在的追求,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家的前面有一个建筑工地,每天我都能看见建筑工人们挥汗如…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真谛是传递生活的美,语文教学更应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语文教师就要用"心"去传递诗歌的美,用自身的魅力去呵护诗歌的美,用诵读去点燃诗歌的美,用信息技术去激发诗歌的美。试以《春江花月夜》为例,探索教师该如何"以美释美"。  相似文献   

14.
数学中充满美,但绚丽多姿而又深邃含蓄的数学美需要人们去发现,只有发现才能欣赏和享受。教学时教师应用心挖掘和捕捉,充分展示数学中的  相似文献   

15.
我校以"识美教育"为基础,努力使师生在深刻认识和理解"美"的基础上,用明亮的双眸发现美,用纯洁的心灵感悟美,用高雅的言行表现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运用日渐完善的美学理论和美学原理去进行审美实践,达到课堂美、校园美、人际关系美,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形成识美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6.
龚爱琴 《甘肃教育》2020,(4):143-143
语文教学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指导和发现。文字本身就是一种神秘的"密码",任意组合寓意将千差万别。探究汉字你会发现造字者的伟大,探究词语你会发现信息的丰富,品味语句你会感受意境的深邃。所以,阅读教学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听其声、观其形、感其韵、悟其情,充分挖掘字里行间蕴含的美。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美育意识,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韵律美,在品味语言中赏析意境美,在阅读探索中体验情感美,把语言文字的学习变成一场"寻美"旅程。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要善于挖掘教材美的内容,善于发现学生审美的特点,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让学生感知美;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构思,让学生理解美;用现代教学媒体,给学生展示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鉴赏美。  相似文献   

18.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利于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把数学美与生活紧密结合,让生活充满数学美,用数学美装扮生活。让学生去发现、体会、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美,体会数学美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而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殷惠 《小学语文》2007,(5):63-63
一、走进文本,感悟教材美 语文课堂如何设计,首先教师要关注文本,发现教材的内在美。文本是个“丛林”,茂盛幽深,它神秘地诱惑着我们去探险,去走进它的深处。教师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个“披荆斩棘”的过程。你在丛林中走得多深,学生跟随的脚步就有多远。你“开辟”的路有多清晰,学生走得就有多轻松。走在文本的“密林”中.教师是个引路人,应走在最前面。  相似文献   

20.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也不乏乐趣.而是缺少一颗体味的心。生活中许多乐趣需要你有一颗平静的心去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