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冬季冰上课是黑龙江省全日制普通高校的特色课程之一,冰上课的安全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开展与推广。通过对影响黑龙江省全日制普通高校冰上课安全的外部环境因素、场地器材因素、学生个体因素和教师综合能力因素等进行分析,发现场地平整、清洁是保证冰上课安全有序进行的基本要素;学生对器材的正确选择和保养,外部环境的适宜程度是保证冰上课安全实施的外部条件。同时,学生个体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强弱;学生自我安全意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对相应安全措施的了解程度;教师的运动安全意识;教师个人的专项技术以及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掌握是影响冬季冰上课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各方面影响黑龙江省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的分析与研究,力求保证冰上课安全有效高质量地进行。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开设冰上课的普通高等院校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总体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冰上课没有在高校的冬季体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进行了冬季冰上课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剧增,加之冬季冰期变短导致了冰上课教学的时数减少、学生身体素质低、学生冰上基础差、各学校经费紧张、学期的调整、专业冰上课教师匮乏等因素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材设定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提高与改进,以促进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冰上课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如何上好冰上课,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冰上滑行基本动作,是我国北方高校冬季体育课教学中最为关切的课题之一。其中开展好冰上教研活动,搞好对冰上课的观摩与评议是一个重要的教研方式。为此,对冰上课的观摩、评议方法与评议重点加以分析,以求达到冰上课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提高认识、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及交流经验,进而不断提高冰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校冰上课教学改革与运动性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琳 《冰雪运动》2010,32(2):74-77
黑龙江省高校冬季体育教学水平对我国冰雪体育运动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校冰上课大学生运动性损伤的预防与教学改革是关系到我国冰雪运动普及、推广和提升的重大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冰上课教学现状与冰上课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冰上课教学场地比较充足,但冰面质量较差,冰上课教学时数较少;多数高校以师范教学方法为主,部分学校采用分组、分层次教学方法和游戏教学方法;教师待遇较低,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导致冰上课存在大学生运动性损伤发生率较高的现象。提出转变冬季体育教学的理念,将冬季冰上课体育教学提高到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就业的高度来认识,建立冰上课教学奖励机制,完善教学条件、富教学手段、积极预防运动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如何上好冰上课。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冰上滑行基本动作。是我国北方大专院校冬季体育课教学中最为关切的课题之一。其中开展好冰上教研活动,搞好对冰上课的观摩与评议是一个重要的教研方式。为此。对冰上课的观摩方式、评议的方法与重点作以探析。以求达到冰上课教师间的相互启发、提高认识、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及交流经验,以达到提高冰上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耿菲 《冰雪运动》2002,(2):48-49
冰上课是北方高校冬季体育教学课程之一,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其自愿参加冰上课学习,教师在冰上教学中的指导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指导,使学生在枯燥的冰上课中,找到乐趣,乐于学习和锻炼,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冰上课的兴趣和冰上运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冰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许多北方高校冬季冰上课逐渐由速滑刀教学向冰球刀教学方面发展。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冰球刀滑冰教学注意事项和措施,目的是为了改进滑冰课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冰上课在学生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田秀萍  高琦光 《冰雪运动》2004,(5):89-89,108
通过对电教手段在农村学校冰上课的实施和作用的论述,指出电教手段的优越性及其独有的作用,旨在农村学校得到普及,以提高农村冰上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电教手段在农村学校冰上课的实施和作用的论述,指出电教手段的优越性及其独有的作用,旨在农村学校得到普及,以提高农村冰上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冰上课条件艰苦,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组织教学难度较大。因此,在冰上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丰富课上练习内容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有效提高冰上课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冰上课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动作示范在速滑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汪勤 《冰雪运动》2006,(5):67-69
在速滑技术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动作示范,对学生正确掌握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速滑运动技术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从运动心理和运动生物学的角度,对动作示范在速滑技术教学中运用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提高速滑技术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校冰上课教学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理论分析、文献查询等方法,结合北方高校冰上课教学实践,指出当代大学生应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情绪和心态等健康的人格,总结出通过冰上课教学可以使学生强身健体、培养健康的心态、提高学生的情商、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树立学生的团队精神等重要作用。确立冰上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方面所处的重要地位,为北方高校冰上课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龚文杰  曾雪冰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64-164,166
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存在非议的热点话题,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学校课程的逐步改革,学校班主任工作人选和工作方式也在进行创新与改革,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也日渐鲜多。现代核心素养的要求下,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具有显著优势:体育教师时间充裕是保证;体育教师的个性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体育教师学科特性为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学生提供优势;利用体育项目的团队性促进班集体团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北方高校花样滑冰课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印文晟 《冰雪运动》2008,30(4):90-92
从花样滑冰所具有的形态美、动作美、韵律美和精神美等美学特征,分析出在花样滑冰课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们去发现美、实践美、创造美,并提出实施通过教师美的仪表、语言和示范来实施审美教育,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花样滑冰运动的美以及创造花样滑冰课美的教学环境等有效途径,为提高花样滑冰课教学效果,达到“身心”并育的教育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背景下,国家对教师提出新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学生需要"好老师",培养优秀教师成为未来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为了探究学生视角下的优秀体育教师概念维度、维度关系,构建优秀体育教师评价体系,采用质性研究范式,以访谈法收集资料,以扎根理论的类属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表明:(1)学生视角下,优秀体育教师概念包括4个维度和9个类属,人格魅力(外在形象、个人特质)、教学素养(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效应(学生反馈、教师指导行为)与和谐师生(良师益友、师生互动);(2)学生视角下,优秀体育教师概念模型突出好的关系胜于好的教育;(3)质性研究初步构建的学生视角下优秀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为我国制定体育教师评价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听障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手段及促进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冰上课教学中"合作教学法"与听障大学生人格塑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冰上课教学中"合作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对听障大学生SCL-90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因子的影响更显著;对于改善听障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和掩饰倾向性的作用很大.冰上课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教学法,不仅可以改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冰上课教学运用"合作教学法"是听障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梁世君 《冰雪运动》2009,31(5):41-44
轮滑课教学对促进轮滑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轮滑课教学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轮滑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教师结构不够合理、教学设计不够创新、课教学条件不尽完善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轮滑师资水平、深化轮滑教学改革、加强轮滑场馆建设、营造课外活动氛围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校速度滑冰课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鸿彬 《冰雪运动》2007,29(4):73-75
探究学生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所发生的心理变化,为提高速滑教学课堂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针对大学生在速滑教学中的各种心理状态,采用心理分析方法,探索其心理规律,从而找到课堂教学活动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通过分析大学生在速滑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心理状态,阐述了如何激发大学生对速滑运动的兴趣和提高其对动作技术的理解程度。认为优秀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保证高校速滑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改革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来发 《冰雪运动》2010,32(1):85-88
为了提高普通高校冰上课教学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及调查研究,总结出目前北方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项目单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学生冰雪知识结构水平缺乏,满意度不高、缺少人文精神与快乐体育的理念等现状问题,提出拓宽冰雪体育项目,深化教学设置改革,激发学生对冰上课的兴趣,合理安排冰上课教学中的运动负荷、心理负荷与具体训练方法,增加冰上课及相关体育知识的教学,弘扬人文精神,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等手段和方法,为提高普通高校冰上课教学质量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冰上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棣  唐宝盛 《冰雪运动》2008,30(6):90-92,96
为了提高普通高校冰上课教学效果和贯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在普通高校冰上课中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验基础上,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速滑成绩、身体素质、健康水平、课余练习的自觉性和综合素质。冰上教学实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冰上课学习评价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冰上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