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即依靠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政府、社会各界力量以及农民的主动参与等各种方式。重庆市作为全国城乡统筹试点省市,应当以现有的农民职业教育发展途径为基础,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要强化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新型农民;重视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建设,完善覆盖县乡村的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引导、鼓励政府各职能部门积极开展科技下乡、培训下乡、服务下乡等专项活动;积极动员高校参与培养农民大学生,造就大批高素质农村人才。  相似文献   

3.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要强化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新型农民;重视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建设,完善覆盖县乡村的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引导、鼓励政府各职能部门积极开展科技下乡、培训下乡、服务下乡等专项活动;积极动员高校参与培养农民大学生,造就大批高素质农村人才。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民的培养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决定了培养新型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要使农村职业教育承担起培养新型农民的任务,必须深化认识,把握规律,在基本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方法、资源整合利用等方面努力,构建实际实效的体系。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想要振兴,关键在人,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职业教育,本身就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职业院校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职业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新型职业农民通常是指现代农业从业者,他们以农业为职业,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且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正式提出,经过近三年的试点,初显成效。但也面临生源受限,农民积极性不高;师资结构与培养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农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不完善;缺乏专项经费,立法保障不足,相关机制不健全等实施困境。据此,提出扩大招生范围,兼顾地区差异;提高农民参与培养的积极性;优化师资结构,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需求;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设立专项经费;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建立相关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新型农民的内涵入手,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民的素质现状与新型农民的差距,阐明了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初,我国农民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之间不存在着很大差距。本文从分析农村劳动力整体状况着手,探讨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广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环节,而职业教育培训则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最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民”的定义分析,具体阐述了如何以职业教育为龙头来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发展模式,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弊端,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新手段。它要求必须提高农民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民职业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对此,必须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把握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重新调整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加大构建多层次的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训体系,推进学员、学校、企业"三位一体"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三农"水平、缓解农村劳动力供需结构矛盾,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更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观念,构建多层次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建立城乡职业教育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而新型农民的培养得依托农村职业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然而,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经费、教育能力、办学模式、科研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这势必影响到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的能力,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促进"新市民"、"新型职业农民"等的培育。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办学方式和办学内容的规范化形态,文章从办学体制、办学内容、办学方式、保障制度四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培育"新市民"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和培育"留守农民"(包括"新型职业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从宏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从微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最有效、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但当前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程中,还存在诸如培育对象识别机制不精确、内生动力不足、供需矛盾显著、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导致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变乏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从健全精准识别机制,分层分类聚焦培养;完善内生动力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解决供需矛盾关系;实施第三方考核机制,提升职业教育精准培养效能四个方面着力,共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型。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部署要求,为做好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全面建设新农村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培育新型农民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内容。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然而现实中,这个任务完成的效益却并不尽如人意。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所曾就"新型农民培训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这项针对全国31个省262个村庄及130个新型农村社区共6771个农户的调研结果显示,48.83%的受  相似文献   

17.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基层政府管理水平,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造就新型农民并调动他们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职业教育需要跟上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步伐,创新服务途径,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2014年,人社部印发了《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实施方案》,教育部和农业部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目的就是大力开展农民培训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但目前职业教育在办学实践中更多关注为城市服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服务面向等方面呈现明显的"城市  相似文献   

19.
在新形势下,城乡统筹发展是解决城乡"二元矛盾"与"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之道,而培育造就新农村建设主体--新型农民更是其中的核心问题.文章站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对农民特别是新型农民的概念、内涵及其职业能力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的功能、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从而促进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思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背景,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特点,宜将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为培养"农民-工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创业型-新型农民",服务现代农业,同时为农村社区民众提供终身教育服务.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具有多元性与层级性、发展性与前瞻性、相对性与同一性、主体性与社会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