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隐性失分,是指非知识失误引起的失分,如解题策略、思维定势、心理因素等,解题者一般很难自我发现。  相似文献   

2.
考生失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如由知识的缺漏造成的失分,概念不清、公式记错、定理与法则运用错误等均属于这类问题.而所谓隐性失分,就是指非知识性失误引起的失分,即因知识以外的失误造成的失分,如解题策略、思维定势、心理因素等,一般解题者很难自我发现.  相似文献   

3.
考生失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如由知识的缺漏造成的失分,概念不清、公式记错、定理与法则运用错误等均属于这类问题.而所谓隐性失分,就是指非知识性失误引起的失分,即因知识以外的失误造成的失分,如解题策略、思维定势、心理因素等,一般解题很难自我发现。  相似文献   

4.
考试失分的原因有很多,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其中“隐性失分”往往不被同学们所重视.所谓“隐性失分”,是指非知识因素导致的失分,如心理因素、思维定势、解题策略等,考生一般很难自我发现.“隐性失分”通常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考试中,学生失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引起师生注意的是因为知识的缺漏造成的失分,而另一种“隐性失分”却往往被忽视.所谓“隐性失分”就是非知识性失分,如因思维定势、心理因素、解题策略失误等等引起的失分,且这种失分很难自我发现.本文对考试中学生因“隐性失分”作肤浅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德前 《初中生》2002,(23):35-37
在考试中,失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我们最注意的是知识的缺漏造成的失分(概念不清、公式记错、定理与法则运用错误等),而"隐性失分"却往往被忽视,且比例还相当大.所谓"隐性失分",就是指非知识性失分,即因知识以外的失误造成的失分(如解题策略、思维定势、心理因素等).在解题时,很难发现"隐性失分",因此我们要注意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02,(Z3)
在考试中,失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我们最注意的是知识的缺漏造成的失分(概念不清、公式记错、定理与法则运用错误等),而“隐性失分”却往往被忽视,且比例还相当大.所谓“隐性失分”,就是指非知识性失分,即因知识以外的失误造成的失分(如解题策略、思维定势、心理因素等).在解题时,很难发现“隐性失分”,因此我们要注意其表现形式.一、忽视隐含条件不少数学问题的隐含条件有一定的迷惑性.我们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思维不严谨,解题过程(或思路)正确,结果却不正确.  相似文献   

8.
“隐性失分”,就是指非知识性失分 ,即因知识以外的失误造成的失分 (如解题策略、思维定势、心理因素等 ) ,一般解题者很难自我发现。一、会而不对——错解失分不少数学问题往往存在隐含条件 ,使问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一些考生因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缺乏严谨性 ,虽然解题过程 (或思路 )似乎完美无缺 ,但结果却不正确。  例 1.(2 0 0 1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题 )如图 ,点 P是半径为 5的○· O内一点 ,且 OP =3,在过点 P的所有○· O的弦中 ,弦长为整数的弦的条数为 (   )。(A) 2 ;(B) 3;(C) 4 ;(D) 5。误解 :设弦长为整数 m,易知其…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历届江苏省对口高考试卷分析,解题心理性失误是造成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克服解题失误,提高答题准确性和高考成绩是每位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学生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对口高考《机械基础》试题为例,分析解题心理性失误的四种类型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思维定势“惯性”作用产生解题错误高考时不少学生解题总是习惯于调用已有的旧知识、旧观念、原有的思维方式等去硬套,使新旧知识在解题心理上交叉,造成旧的知识在思维习惯上形成如记忆定势、理解定势、类比定势等负迁移,从而引起解题错误。犤例1犦如图1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尽可能减少非知识性因素而失分,考生应树立自信心,合理地把握时间,掌握思维方法,尽量减少失误,力争多得分数。  相似文献   

11.
高考中,大多数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解题错误(或失误),常见的主要错误原因除考生的心理因素外,还有以下几种: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认知发生负迁移;数学概念模糊;解题策略使用不当.以一道立体几何题为例,重点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认识错误的成因有助于在高考中减少错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高考应试是考生知识和能力的竞争,也是心理素质、解题策略与技巧的竞争。为了尽可能减少非知识性因素而失分,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高考临近,同学们在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同时,还应该适当关注数学考试中常见的失分类型,并采取有效策略控制各种失分.下面就一种最不应该的失分——非知识性失分进行剖析和探讨,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减少这种失分,提高数学考试成绩.所谓非知识性失分,就是应该得到而失去的分,即会做却做错,会做而来不及做导致的失分.非知识性失分是不应该的失分,却又是普遍存在的,一  相似文献   

14.
所谓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思维定势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大量事例表明,思维定势确实对问题解决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解题者墨守成规,难以涌出新思维,作出新决策,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解题中的许多失误,都是由不良的思维定势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郑良  苗勇 《中学教研》2020,(3):40-44
分类讨论是高中数学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它能促进学生思维严谨性与条理性的提升.学生在解题中若出现思维定势,则容易分类讨论遇阻或隐性失分.文章给出分类讨论思想方法概述,并以函数试题为载体,分析试题结构,给出减少或规避分类讨论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技巧一:善有意群分析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高考命题时,命题人常用考生所熟悉的句式结构设置陷阱题使考生得出错误的结论。解题时,可以通过意群分析法来看穿"陷阱",选出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7.
高考应试既是考生知识和能力的竞争,也是心理素质、解题策略与技巧的竞争.为了尽可能减少非知识性因素所造成的失分,考生应从如下4个方面备考.1 树立信心克服怯场对“3 x”模式中的理科综合,学生不适应的主要表现还是心理惧怕.要树立信心,信  相似文献   

18.
刘志平 《教师》2014,(7):47-48
正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一直按照同一种方式来思考,理解,记忆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强调一定的思维定势,概括出阶段特征与人物特征,较快速地作出判断,提高解题速度。但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解题中的许多失误,往往是由不良的思维定势造成的。思维定势与高考的灵活是一对矛盾。不良的思维定势其实已经形成了历史偏见,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与思维的僵化。  相似文献   

19.
中考是同学们在初中阶段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可是,每年都会有些平时学习成绩好的考生由于审题粗心,不仔细分析而导致失分,致使中考成绩不理想.下面我就结合2009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跟同学们谈谈审题方法,以减少我们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非知识性失误.  相似文献   

20.
近来各地中考试题中,单项选择题常借助语境考察考生对语言知识的整体运用。解该类题的常规方法为正面选择,反面排除或两法并举。所谓正面选择是指干扰项不太强,正确答案比较明朗的情况下正面求得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