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事物,有看到的、听到的、还有亲手摸过、用过的.有时,一提起某种东西,我们眼前就会出现它的样子,就会想到与它有关的事物.比如,一说“苹果“,我们就可能会想到又红又大的苹果挂满枝头,想到果园飘香的景象,想到咬一口甜甜的滋味.下面我说几种事物,看看大家会联想到什么?……  相似文献   

2.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事物,有看到的、听到的、还有亲手摸过、用过的。有时,一提起某种东西,我们眼前就会出现它的样子,就会想到与它有关的事物。比如,一说“苹果”,我们就可能会想到又红又大的苹果挂满枝头,想到果园飘香的景象,想到咬一口甜甜的滋味。下面我说几种事物,看看大家会联想到什么? 师:足球。 生:一提起足球,我就仿佛看见中国女子足球队在足球场上拼搏的情景。 生:一提起足球,我就仿佛看见中国队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刻。 师:让我们一起为中国队加油!我们一起听国歌。听到这雄壮…  相似文献   

3.
第一、引入阶段大家一定熟悉这样一句广告词:“假如失去联想,人类将会……”这句著名的广告词说出了联想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联想呢?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注意,有两个要素:1,“有一定联系”;2,“别的事物”。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例如人们一提到蓝天,就往往想到白云;一提到秋天,就往往想到累累的果实。人们为什么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它们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这就是相关联想。再比如说,我们往往把小朋友比  相似文献   

4.
一提到科举制,人们就会想到范进、孔乙己,就会想到八股文,就会产生一种憎恶的感觉。尤其是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对考试没有好感,对科举制更是平添了几分怨恨,好像科举制生来就是满身的罪恶。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史学观告诉我们,事实绝非如此。毛泽东早就说过,分析事物要一分为二。笔者试图客观地评述科举制,让憎恶科举的人们对科举制有一个较为公平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一、联想类型分析阶段“假如失去联想,人类将会灭亡”。这句著名的广告词说出了联想的重要性。联想是智慧的翅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那么,什么是联想呢?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注意,有两个要素:一是有一定联系;二是别的事物。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例如人们一提到蓝天,就往往想到白云;一提到秋天,就往往想到累累的果实。人们为什么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它们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想在一起。这就是相关联…  相似文献   

6.
一、想像与创新在作文教学中 ,利用简单的图形及图形组合 ,使学生从形及物 ,从物及事 ,从事及理 ,逐层地展开学生想像的翅膀 ,进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新力。上课时 ,我在黑板上画“——”,启发学生看到这个图形 ,你能想到什么事物 ?学生说 :“想到教鞭、公路、管灯、独木桥、粉笔……”我又画“”线 ,学生说 :“想到心电图、海浪、山头……”接着启发学生 ,能回想一下和这些物体有关的事情吗 ?回想一下在这些地点你曾有过的经历 ?有的学生说我看见就想到大海 ,想到在海边 ,被巨浪打入海底 ,有惊无险的事情 ;有的学生说我看见线 ,就想到心…  相似文献   

7.
一、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新”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开展想象和幻想。在作文教学中,利用简单的图及图形组合。使学生从形及物,从物及事,从事及理,逐层地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例如,上课时,我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启发学生看到这个图形,你能得到什么事物?学生们有的把它想象成了一块花布,使它有了色彩;有的把它想像成一台收音机,使它有了声音;有的把它想像成一块麦田,使它有了生命;有的把它想像成一个游泳池,使它有了激烈竞争的场景……我又画“…”线,学生说“想到心电图、海浪、山头……”接着启发学生,能回想一下和这些物体有关的事情吗?回想一下在这些地点你曾有过的经历?有的学生说我看见…就想到大海,想到在海边被巨浪打入海底,  相似文献   

8.
争吵     
一天,一个苹果和一根香蕉在水果盘里争吵。苹果说:“我的本领比你的本领大多了。我的肚子里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人吃了会更聪明。”香蕉不服气:“你那一丁点儿算得了什么?我含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你的十倍,百倍,甚至千倍!”于是他们就去找其他瓜果评理。他们先去找草莓妹妹评理。草莓妹妹看了香蕉一眼,又看了苹果一眼,说:“我觉得还是香蕉大哥比较好。你看他又瘦又高,而你苹果呢,又矮又胖。我还是比较看好香蕉。”苹果又羞又怒,本来青色的脸立刻变成了红色。他说:“我们再找冬瓜大哥评评理,它最公正了。”香蕉傲慢地说:“比就比,难道…  相似文献   

9.
拿起一个苹果,让你把其切成两半,我想即便是傻子也懂得如何去切,不就是从茎部到底部竖着切下去吗?我们吃过了多少苹果,每一次都是这“祖传”的规规矩矩的切法,从没想过用另一种方法去把其“开肠破肚”,当然也从没有想到过一个苹果中竟然会有如此美丽的“星星”,也不敢奢望在苹果中可以发现“新大陆”。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怠倦,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与想象力培养甘其勋一、联想力的培养联想是想象的基础,它是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相关的事物之间有多种联系方式,联想也有多种方式,主要有:接近联想。即由一事物想到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之接近的另一事物。例如由“冬天到了”想到“春天还会远吗?”...  相似文献   

12.
(一)引入阶段大家一定熟悉这样一句广告词:“假如失去联想,人类将会……”这句著名的广告词说出了联想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联想呢?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注意,有两个要素:1.“有一定联系”;2.“别的事物”。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基础的书面表达训练,要写好一篇文章,要从基础的训练开始。所谓基础的训练就是指导学生去感知事物,就是全面地、细致地、运用包括视觉器官在内的一切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而不单是会“观察”。学生写的文章,往往不具体、欠生动,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方面做得不够。在这方面加强了,小学生作文就会具体、生动起来。下面试举教学一例: 我问:同学们吃过苹果吗? (都说吃过)请大家尽量形象地写出苹果是怎么样的。结果,有的学生单一地在苹果的颜色上兜圈子,有的学生笼统地写出了苹果的形状。  相似文献   

14.
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个道理 ,许多学生已经懂得 ,他们所缺乏的 ,是观察生活的本领。所以 ,教师首先要帮助他们解决观察的方法问题。老舍先生曾经说过 :“一个人 ,有他的思想、感情、面貌、行动…… ,一件事物 ,有它的秩序、层次、始末……能把它逼真地记下来并不容易。观察事物必须从头至尾 ,寻根追底 ,把它看全 ,找到它的‘底’ ,因为写作文必须有头有尾 ,一开头就要想到它的‘底’。不知全貌 ,不会概括。”要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 ,就必须在“把事物看全” ,找到它的“底”这两方面下功夫。启发学生把人物或者事件“看全…  相似文献   

15.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  相似文献   

16.
笨狼上学     
有一只笨狼,独自在森林里呆得太久了,不耐烦了,就想去上学。他想,学校里有那么多的小朋友,一定会很好玩。笨狼来到学校,坐在小朋友们中间,听老师讲课。第一节课,老师教大家学习词语。老师用红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了苹果两个字,告诉大家说:这是苹果。不对,苹果是圆圆的、红红的、甜甜的。笨狼第一个站起来反对说。是呀,笨狼说的没错,我们都吃过苹果,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其他的孩子齐声说。这是‘苹果’两个字,又不是真正的苹果。老师生气地说。为什么苹果不是真正的苹果?笨狼又问。  相似文献   

17.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相似文献   

18.
给猫系铃     
共同敌人——猫。它们议论了各种方法的利弊。最后,一只小老鼠出来说,它有一个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你们会同意的,”它说,“我们最大的威胁就是我们的敌人悄悄的靠近我们。如果它靠近我们时,我们能得到预告,那我们就容易逃掉了。所以,我想在猫的脖子上系一个小铃。这样,它来的时候我们便知道,很容易就逃走了。”所有的老鼠都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主意。这时,一只年长老鼠出来说:“这的确很好,但谁给猫系铃呢?”老鼠们都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年长老鼠又说:“不切实际的办法是最容易想到的。”Longago,somemicehadameetingtoconsiderwhattheyc…  相似文献   

19.
三、借代借代是用有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事物本来名称的一种修辞手法.事物的名称,往往是泛指的,说出来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想象,如果找出事物的特征,用它来称呼,就会使人联想到这种特征,从而得到鲜明的印象。如饲养员赵大叔叫那头干活儿挺起劲,力气也大,可就是脾气太坏,又踢又咬的“灰骡子”叫“火神爷”,就把“灰骡子”的性格揭露出来了。所以,运用借代手法,目的在使语言变化多样,把事物说得更为生动具体.借代是语言中运用很广的一种手法,它用以代替的东西是多种多样的.例如:  相似文献   

20.
[总体阅读思考] 一、结合以前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联想对我们认识事物和增强表达效果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二、结合以前学过的课文,谈一谈要形成合理的联想需要怎样的条件? [阅读入门指津] 一、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思考过程,它是人们思考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客观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具有各种联系的事物反映到我们的头脑中,便会形成各种各样的联想。比如,由老师想到了园丁,由饥寒想到了温饱,由吃水想到了打井人,等等。联想对我们认识事物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联想可以使我们的思维跳开一事物本身的限制和束缚,从与它相联系的其它事物身上受到启示,得到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