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有许多时候我们都会面临一些纪律与自由的关系问题.比如:是否应该约束儿童的行为?约束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怎样把握纪律与自由的关系?等等.无论在教育的理论研究中,还是在教育的实践研究中,纪律和自由的关系问题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自由是纪律的基础和前提,纪律是自由的保证和条件,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问题,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并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和人道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教育思想家和活动家。自由教育是罗素教育思想的核心,其目的是培养活力、勇敢、敏感和理智,其原则是强调自由与纪律权威并重,其诉求是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罗素的自由教育思想不仅在英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当今我国教育改革也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听语文课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师们这样的评议:"这节课语文味很浓","这节课语文味似乎淡了一些"。到底什么才是语文呢?什么才是语文味呢?什么是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叶圣陶先生当年在解释语文学科命名的缘由时就是这样说的。提倡语文味,追寻语文课程的原点思维,是浮躁功利后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自然哲学同神话最初的分离在于把人和自然区别开来。自然哲学家有物质生活的保证,能够自由地思考问题。自然哲学是和教育思想相伴随产生的。自然哲学家们的学说中都暗含着倡导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既是哲学发展的结果,又是希腊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基本原因。自然哲学家们从教育的“本原”出发考察教育问题,探讨教育现象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因素。他们所提出的教育主张构成了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于娟 《西藏教育》2008,(12):9-9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生禀赋及个性行为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才能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作为民族教育工作者,笔者深深体会到,自己所面对的从雪域高原来到内地求学的这些孩子们,是活生生的、不断成长着的、不断发展着的鲜活个体,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对学校教师灌输的道德品质标准、人生价值观念和纪律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不能只围着教材转、教室转、教师转","教育不能止于‘有效'"……多年来,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一直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探索着,并不断否定着一些教育理念与行为。与此同时,他们也不断地建构着自己的教育哲学:教育就是生长,教育就是服务,教育要秉持儿童立场,教育的目的应该指向于儿童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蒙台梭利在其教育理论中对纪律和自由都作出了重要的界定,对儿童遵守纪律的表现和纪律教育的途径都作了阐述,这对理清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发展幼儿内在的自由,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内在纪律意识;结合一日活动有意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让幼儿"自由"地活动,避免强加不必要的规则.  相似文献   

8.
正如英国科学家A.F.查尔默斯(Alan F.Chalmers)所著的书《科学究竟是什么》书名所提出的疑问"科学究竟是什么"一样,我们每个有着好奇心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这个问题也是所有研究科学以及研究科学教育的人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查尔默斯就当代西方一些主要的科学哲学家如波普尔、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对科学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并在介绍其他科学哲学家的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了理性的批判,同时阐明了查尔默斯他自己的观点。通过对科学究竟是什么的各种论述进行阐述,力图使教育工作者能够对究竟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以及如何把科学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有一个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灌输有着诸多的论述。他们不仅提到了封建统治者和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反面灌输,也谈到了社会主义者的正面灌输,并说明了正面灌输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他们的论述对于在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什么、谁来灌输和如何灌输等问题给出了启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的精神与此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每个教育人必须思考、经常思考、反复思考的原点问题。在近百年前,《教育的目的》一书的作者怀特海认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因为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发展。怀特海甚至指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除了某些时候思想活跃、具有创新之外,其他时候都背上了沉重的知识的包袱","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而在现代的大学里,我们的目标却是教授各种科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育的德育功能一直被人们所重视.那么德育在美术方面能有什么作用呢?笔者认为美术教育德育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寓教于乐.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美术在实行其思想教育时,并不靠灌输,是依靠艺术对人思想感情激起的强烈共鸣,潜移默化地产生教育作用,使学生形成对美好崇高的境界作为追求向往的目标,而追求美的目标必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和意识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爱美必须选择"择善而行","从善"必"弃恶","爱美"必"痛丑",所谓"知美丑","识善恶"有了对美与丑、善与恶的爱憎分明的态度,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就有了情感基础,下面笔者重点谈谈德育在美术课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2.
妈妈的偶像     
"妈妈!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有什么'偶像',一个个都在神气地炫耀自己的'偶像',我也要!"丫头一进门就大声嚷嚷开来。如今像丫头这样迫切希望崇拜偶像者在初中生里可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3.
去年年底的一段时间里,有少数大学生喊着叫着“要民主、要自由”。他们不要一切纪律对自己的约束,深更半夜,闯开别校的校门,破坏别人的自由,妨害别人正常的学习生活,而自认是在争取“自由”。这少数学生追求“自由”的行为,倒促使人们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是纪律?什么是自由?为什么要有纪律?纪律和自由是什么关系?纪律同社会的进步是什么关系?对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应当认真地弄个明白,以便不再犯自由的“幼稚疾”。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执教生涯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厌学、不守纪律、沉迷网络、学习成绩差……他们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经常使得老师无奈、家长无助.然而"问题学生"真的就如有些老师认为的"无药可救"?在我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要想展现出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少先队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后进队员,他们在学习、纪律、思想品德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错误.几乎每所学校,每个中队都有这样一些队员,人数虽然不多,但影响面较大.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辅导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正有人说,中国孩子在课业上"忙活",美国孩子在"口头上"上"白活"。美国孩子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他们就像个小专家,不停地动手做他们喜欢的研究。"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很重视劳逸结合,强调要有正当的娱乐和消遣,这样想来,美国的孩子活得还真很"陶派"的。看我们的小学教育,孩子最大的危机是什么?很多人说是"信仰危机",而真正到小学走一走,看一看,我们会发现他们更大的危  相似文献   

17.
迪尔凯姆道德教育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迪尔凯姆认为,道德是社会创造的并为社会服务,且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道德是事实上存在的现象,就象自然现象那样可以用科学的方式加以研究.人的德性包括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意志自由三个要素,教育的重点在于使个体品德社会化,即社会道德内化.由道德价值观、道德规范转化为行为习惯是从“纪律”发展到“自由”的过程,其间理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德育中,迪尔凯姆反对以美育为核心,提倡把科学和历史作为德育赖以进行的两大课程体系.他们在一定年龄阶段采用某种灌输的方法看作是积极的、建设性的,但同时又强调进行道德教育要注意解释,并认为教师的道德权威必须与诚心和热情相结合.所有这些观点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事美术教学好多年了,现在上课学生纪律好,兴趣浓.惹得同事们经常羡慕地问:"同在一个班集体上课,那些学生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课?你有什么绝招或迷津,传给我们一些吧!"说实话,我也没有什么绝招,只不过是在吸取了以前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在总结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留学教育肇始于容闳所倡导的留美幼童的派遣,其后派遣学生留欧,至清末又出现留学日本潮.容闳的故乡今珠海地区是中国留学教育的主要发祥地,它对中国留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贡献殊多.近代中国是一个不断遭到列强侵略的国家,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整合在面向世界、学习西方的同时,一直怀有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诉求.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和留学文化作为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涵和突出表征,始终显现出开放性和民族性兼具的特色.而容闳和被称为"容闳的'美国人'的"留美幼童们,他们回国后输入"西洋之学术","介绍西方科技到中国",为"中国追求现代化"和"复兴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实际是中国留学教育和留学文化所具特色的人格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教师权威问题一直是个敏感话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开始对长期以来教师权威所起的作用表示疑问,不少人提出"去权威".但是他们却忽视了新课改下为什么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权威还会挥之不去.在某种程度上教师有些时候只能被逼使用权威,而且在现代教育中很多情况下还是少不了教师权威的作用,教师权威还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崇拜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权威,应该重构新教育理念下的理性的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