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代中国交通地理变迁与城市兴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以来,随着现代航运、铁路、公路等新式交通方式的兴起,中国传统的交通地理发生了巨大变迁,从而打破了中国传统城市的发展格局,部分位于新式交通干线上的城市出现快速发展,而许多传统交通重镇由于交通区位的变化,不再具备或丧失了优越的交通地理条件,逐渐陷入停顿或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2.
温州和苏州代表了两种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不同的制度变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所具有的不同的人力资本结构。中国改革初期,温州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导致了诱致性制度变迁;而苏州由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缺乏,选择了强制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3.
清末绅士在近代文化教育体制兴起的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各种方式进入新式教育领域,如进入新式学堂接受进一步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和各种报刊.有每件的绅士甚至还跨出国门.留学海外.寻求新知。清末绅士的这一系列活动呈现出他们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化的过程.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和近代社会的变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九江地处长江中游,传统之南北陆路商道与长江商贸路线在此处汇合,是近代著名的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九江被迫开埠通商,西方列强竞相在此设立新式航运机构,利用先进航运工具控制九江水运市场。夺取航运自由特权。以机械化、运载大、速度快为特点的近代新式航运业在九江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中应运而生,有力地推动了九江经济社会近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5.
北部湾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但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及领域,而且作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近代经济的萌芽,加速了区域市场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发展,并通过中心城市等对周边各地产生幅射作用,使近代对外通道格局的出现由可能成为现实.这对今天北部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降,因水运环境的变迁和航运技术的发展,漕运改为海运,常州漕运转输功能丧失。漕运改道后,常州运河经济出现新趋向。与此同时,基于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常州工商业出现了新的调整。为了推动常州地方工商业的发展,常州商会领袖积极探索和实践,创办了常州近代第一家电力纺纱厂——常州纱厂,促成了震华电厂选址戚墅堰,进而促进了20世纪30年代常州产业间的协作和发展,推动了常州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代梧州开埠通商促使传统城市经济发生深刻变革,新式航运业、百货业、经纪业和近代工业逐渐成长为梧州的主要经济行业.随着近代城市经济的功能和地位日益提升,梧州逐渐发展成为近代广西最大的贸易13岸和工业中心.  相似文献   

8.
文化传统对温州模式的确立与演化是双重性的,永嘉文化是支撑温州经济制度变迁强大的根,事功学派的影响使得温州的市场经济发育领先于全国,温州人从而建立了闻名全国的温州模式.然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传统温州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解决了温州企业制度变迁中众多难题,从这方面来看,温州文化是在变革中发展的,具有极强的变革力与适应性.温州文化决定温州企业制度改革的道路是渐进式的,也将决定今后温州经济的进化进程是渐进式的,改良主义的.温州企业对自身文化的超越必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温州人必定在自我否定中走向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股票市场是社会经济活动从生产商品化、商品货币化发展到信用证券化的必然产物.中国近代股票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新式企业及新的生产关系的认识,使国人心理抗争意识增强,促进了国民心理开放,培育了国民的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0.
开埠通商、西教传播和新学传入,使得近代温州较早、较快地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也使当时国内维新变法思潮在温州得到强烈响应。近代温州维新思想家继承永嘉实学思想,汲取西方工商文明,从实业建设、金融理财、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工商经济的思想。近代温州维新变法思潮中的工商经济思想,对改革开放后温州工商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发展起来的温州模式,其局限性日益明显,超越温州模式已成为温州地区当初创建温州模式的企业家们的共识。作者从总结传统温州模式基础上,提出超越温州模式必须从思想观念、经济制度和生产力三方面进行整合,才能建立一个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内涵的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12.
温州是个濒海向洋的港口城市,自宋代以来,几度对外开放,海外贸易较发达。同时,温州社会是个典型的移民社会,民众素有流动的习性。1877年的温州开埠,更加剧了温州人移民海外。通过考察发现,近代温州海外移民在规模上呈现阶段性、缓慢式的增长态势。而以农民、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温州人,借助日益延展的海上交通线,奔赴日本、南洋及欧洲各国,掀起了近代温州海外移民的热潮。这也成就了现当代新移民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13.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温州市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方向之一,对温州的产业升级、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是决定温州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必然性的因素之一。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原因,温州发展现代服务业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温州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从城市化、产业升级和专业人才聚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县级政府作为最贴近群众、贴近公民社会的政府机构,与公民社会有着密切关系。公民社会与县级政府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精神纽带、民主参与和经济发展方面。温州市公民社会作为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具有经济、政治、社会等特点,在县级政府建设实践中有创新并积累了经验。温州市县级政府建设与转型应抓住公民社会起步早的良好契机,加快政府职能转型,加强与公民社会有效互劝,提高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15.
潮汕地区在务实精明、善贾、冒险开拓的传统重商文化精神下,形成了以尚义求利、敢于竞争、大胆致富、追求效益、节俭消费等为主要特质的经济伦理范式,促进了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但是由于没有重视从文化和制度的层面构建和普及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伦理。近年来潮汕经济伦理屡屡失范,经济发展滞缓。所以,潮汕经济伦理亟待继承与超越,并借鉴温州经济伦理构建的经验,向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型。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时期温州商会的作用和组织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时期对温州商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温州商会应有更明确的民间性、自治性、规范性和非营利性。通过追溯和借鉴温州商会发展历史,分析社会转型时期温州商会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并就完善温州商会法律制度,提出了明确商会的法律地位、完善商会的法律职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滇越铁路的修建和运行,深深地震撼着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殖民铁路的经济掠夺和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双重影响着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一方面是知耻而后勇,另一方面是对现代化交通建设和运输能量的审视和反思。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审视与反思中走出了原生文化圈,以全新的姿态迎接西方先进物质文明挑战,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壮举——修筑个碧石铁路。由此开始了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近代交通现代化建设的艰难历程,可以说,滇越铁路的修建和运行对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近代交通建设的现代化转型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期,国际化是温州民营经济的一种必然选择。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的温州民营经济仍保持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在产业结构、市场主体、行业地域分布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点,以及在拥有大规模海外华侨的支持和我国加入WTO的有利时机,均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在分析了温州民营经济国际化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温州民营经济国际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艰难时期,从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视角,对温州民营资本改革开放30多年创新转型历程进行理论分析后,有三个方面的发现:一是1978年以来温州民营资本闪亮的自发创新转型现实,与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互相映照,显示出一种实践过程对理论逻辑的经典演绎;二是无论是哈耶克所描述的自发社会秩序,还是温州民营资本自发创新转型的现实历程,都说明了自发社会秩序的演进和扩展过程就是一个自发、全面、持续、高效的创新转型过程;三是将自发创新转型的理论思考扩展对应到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可得到非常直白的改革启示——自发创新转型是我国经济成功转型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20.
造成今日温州产业窘迫现状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技术支撑的传统产业面临升级困境;二是代表现代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迟迟未见发展。而后者显然是问题的根本。温州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相对较差,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温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借鉴台湾的发展经验,充分利用技术后进地区“后发优势”,以政府主导的方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府尤其要重视在产业规划、人才储备、技术研发、金融支持等诸多制度层面作出有力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