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贵重仪器设备类型、使用用途的不同提出差异性的贵重设备效益评价标准和方法,即大型贵重仪器设备、通用类贵重仪器设备、为教学科研提供必要条件的贵重仪器设备三类效益评估体系。在效益评估体系中通过引进模糊综合评判法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使效益评估体系可以评分操作。通过建立不同的指标和权重,对不同类型的设备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便于发现设备管理中的问题,促进设备共享。  相似文献   

2.
清产核资的重要目的是明确产权关系、掌握资产的真实使用状态,以此来建立必要的资产管理使用考核、评价、评估体系,改进和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方式方法。清产核资工作是高校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依托高校的实际情况和资产特性,高校清产核资主要包括资产清查和资产核实,资产清查是资产核实的基础。资产清查与资产核实工作促进了高校进一步明确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体制,全面推进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升了工作层次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检测研发部门等所拥有的大型贵重精密分析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评价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现有的评价体系和方法,详细分析了其中所涉及的多种评价影响因素,从仪器设备管理操作使用者和用户的角度,对这些因素选项数据获得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逐一探讨,提出了一种量化计算各种类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通用评价方法,采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指数(E)来进行定量评价。计算公式综合考虑了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中主要因素的作用,包括投入、产出、设备维修消耗、折旧等,简单方便,在实验室设备倡导准确、量化、客观的评价考核体系中切实可行,不失为一种可用于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客观评价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是我国高校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提高科研水平的投资重点,并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起着愈加关键的支撑作用。通过阐述高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现状和对影响其使用效益的因素分析,提出了科学管理是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关键。从学校、院(系)以及队伍自身3个层次对设备技术队伍的管理,购置与运行维护的经费管理以及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包括加强运行管理的体制建设、构建有效的开放共享服务体系、把好申购论证关等方面论述了提高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措施,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效益评价是高校贵重仪器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手段,贵重仪器效益评价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开展效益评价工作,并充分利用效益评价结果指导和促进高校贵重仪器建设和管理水平。文章分析了当前效益评价的主要问题,建立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在分析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AHP方法计算效益评价指标权重、以Fuzzy方法进行效益综合评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和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校大型贵重仪器是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是衡量高校教学及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实现设备的统筹规划、优化整合、资源共享的目标,该文对大型贵重仪器应实行中心化管理,设备效益的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力求使设备的效益考核方法更合理、公正、规范.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现状,分析了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低的原因,总结了当前提高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几点措施,其中包括前期的论证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地区级、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公共网站,实现资源共享等。  相似文献   

8.
入网贵重仪器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该文围绕入网贵重仪器设备从运行管理、激励机制、以及构建日常网络监督与现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与监督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推动高校贵重仪器设备的共享,最大限度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9.
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提高现有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为中心,针对高校的仪器设备使用率不高的情况,总结了当前几种较为成功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方法,包括实行设备的有偿占用,建立测试中心,设立大型仪器设备测试、维修基金等。同时在这些设备管理方法实施探索过程中也遇到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立贵重仪器设备公共服务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贵重仪器设备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是高校实验室开放的有力机制,该文对高校普遍存在的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其原因,提出了建立高校贵重仪器设备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