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十日谈》创作是卜伽丘喜剧意识具体化、形象化的体现。从《十日谈》艺术表现看,卜伽丘喜剧意识为:以取悦大众为目的;用人性理解、乐观自信的心态观照生活,用通俗方言和诙谐口吻讲述故事;以讽刺、机智、幽默等艺术手法,实现对否定性喜剧形象的理性超越,对肯定性喜剧形象轻责加赞颂;以“大小框架”加附表层结构及内在喜剧基本环节的结合为总结构形态,实现喜剧意识向喜剧效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如鸟之两翼,一起组成了语言的整体。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各有特点:科学语言是供认识的,艺术语言是供欣赏的;科学语言遵循"定法",艺术语言寻求"活法";科学语言"以理造言",艺术语言"以情造言";科学语言语义稳定,艺术语言语义多变。  相似文献   

3.
"曲解"同喜剧小品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是密切相关的。它是对交际常规的一种偏离,通常是被人们作为消极现象来看待的。但是,从积极的角度上看,"曲解"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合理地利用"曲解",能收到很好的艺术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讽刺小说的一部杰作。它对封建社会末期儒林中的腐朽与黑暗和形形色色的丑恶现象之所以刻画得入木三分,其中重要一点与这部小说杰出的讽刺艺术分不开。作家善于将日常社会生活普遍存在的各种现象,加以集中概括与提炼,典型地再现了生活的真实,从而达到"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莫里哀对古典主义创作法则的遵循和超越两方面作了较为细致的探讨。莫里哀在遵守古典主义法则的同时,既有创新,又融合了悲剧与诸多民间喜剧的因素,因而达到了当时喜剧艺术的高峰。  相似文献   

6.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艺术教育的丰富性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相互交融;艺术教育的形象性是唤发兴趣培养创造力的原动力;艺术教育的定向性是磨励意志,形成创造力的继续动力;艺术教育的情感性是超越自我,发展创造力的内驱力;艺术教育的开放性是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不竭成功之源.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创新教育的基点是引导探究;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学习";创新教育的支点是发展情商.  相似文献   

7.
由民歌手龚琳娜演唱的歌曲《忐忑》,是一首在当代流行音乐中极具特色并获得巨大反响的作品。该作品具有诙谐幽默的"喜剧美",呈现出强烈的戏剧色彩。在歌曲表演中多种"表情动作"带来的艺术表现力,促使当代音乐朝视觉化方向发展与延伸。视觉与听觉在感知上的互通是音乐视听结合的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情感宣泄的需要,则使音乐"视听联袂"成为了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截拳道是中西文化碰撞出的结晶成果,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文化现象进行全方位窥究,得出构成独具"李氏"武学思想中西文化元素,它包含有:中国道家的"虚无自然";儒家的"侠胆仁义";佛家的"参禅慈悲";兵家的"功效取胜";周易的"阴阳平衡",西方尼采思想的"强人意志";克里希那穆提的"自由不羁";黑格尔思想的"绝对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中的"科学革新".归纳出的中西文化元素让截拳道的"无形、无法"更加具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也为截拳道"正本清源"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回顾线性代数的历史基础上,分析了关于线性代数的几个核心问题:第一介绍了几种关于线性代数基本结构问题的看法;第二介绍了关于线性代数的两个基本问题,即"线性"和"线性问题";第三介绍了线性代数的研究对象;第四分析了线性代数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0.
"又好又快"是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模式,体现了以"好"为主,追求质量效益的内涵武发展观,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理想样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做到积极调整:从"补偿"到"适应";质量立根:从"增量"到"提质";彰显特色:从"趋同"到"异质";合作发展:从"封闭"到"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