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低段学生的绘画从涂鸦期向符号期(也称样式化阶段)转化阶段中,他们的综合构图水平、画面布白意识、对象位置经营能力、色彩原理知识都在启蒙阶段。要使一个原  相似文献   

2.
黄晓军 《陕西教育》2009,(2):104-104
儿童绘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写实期.3岁-4岁儿童绘画处于涂鸦期至象征期的过渡阶段,是儿童绘画的最初级阶段.幼儿绘画教学应该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并鼓励儿童从事涂鸦和符号活动,使他们心理得到充分满足,绘画兴趣得到培养,要让处于这阶段的孩子有机会自由涂抹,享受"机能的快乐",让他们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与学习,顺利地摆脱涂鸦期,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幼儿绘画发展阶段可分为:涂鸦期阶段、象征期阶段、图式期阶段、写实期四个阶段。2 ̄3岁幼儿正处于绘画涂鸦期,是幼儿绘画的最初级阶段。为此,我遵循幼儿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并鼓励幼儿从事涂鸦活动,探索适宜的材料与方法来引导幼儿的涂鸦活动,使他们心理得到充分满足,绘画兴趣得到培养。既给予他们涂鸦的自由,又进一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与学习,顺利地摆  相似文献   

4.
几乎所有两三岁的孩子都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在墙上、地上、手上、衣服上随意挥笔作画.他们有的画是横线、竖线、斜线掺杂在一起、有的画全是螺旋线、有的是很多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圆,总之他们的画杂乱无章,要让他们真正画一样东西实在太难了.在大人眼里他们的作品简直是乱七八糟,其实这就是每个幼儿都要经历的涂鸦期.涂鸦是幼儿绘画的起点,是幼儿未来绘画不可缺少的准备阶段.作为老师和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度过这个涂鸦期呢?  相似文献   

5.
从色彩入手     
近年来,广州一些幼儿园在充分研究幼儿绘画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提出了从色彩入手,改革传统的从线条、形体教学入手的教学法。他们认为小班幼儿绘画还处于涂鸦期,传统的用硬笔画线条组成的形体,画面呆板,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而从色彩入手,通过开展一些玩色游戏,则能充分地让幼儿运用涂鸦感知色彩,运用色彩拼凑感知形。小班末期幼儿  相似文献   

6.
小班幼儿正在涂鸦期或从涂鸦期向形象期过渡的阶段,想象较为丰富,注意力容易转移,对美术活动有很强的情绪色彩,停留在"好玩"和"好奇"上.他们已能初步描绘某种物体的形状,并在绘画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当他们拿着笔乱涂乱画时,心中充满了惊讶、喜悦.伴随着这种愉快的体验,他们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兴趣容易转移,容易波动.对小班幼儿,教师不应急于教他们画些什么.过于强调技能的学习,容易使幼儿失去绘画兴趣和热情,而应诱发、爱护、培养、提高幼儿的这种兴趣.我在实践中探索出开展美术活动的几种激趣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龄儿童的绘画作品,不仅表现出他们的手部肌肉力量和绘画技能的差异,还明显反映出心理特征的差异。根据中、外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绘画可以分为以下时期几个。一、涂鸦期。1-3岁的儿童,能画出断断续续的线或各种曲线。这是儿童绘画所走出的第一步,称之为错画、乱笔画或涂鸦。顾名思义,涂鸦也就是胡乱地涂抹。根据水平的高低,涂鸦可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未分化的涂鸦。由于儿童动作不协调,只能画一些凌乱的线条(图一)。2.控制涂鸦。手和眼能配合,手能控制动作,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家把少年绘画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和写实期四个阶段。少年从“以自我为中心的随意涂画”的涂鸦期到“能将物象按照自己的粗浅理解表达出来”的写实期,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很容易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国内外不少心理学家,对少年绘画心理作过很多研究,各家见解不一,但在少年绘画发展过程的认识上是基本相近的。  相似文献   

9.
《幼儿教育》2010,(12):36-39
对孩子们而言,一些很难用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的内心情感和一些事物,他们总是力图用绘画加以表达。在3-6岁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可能处于从前写实阶段到写实阶段的各个层次,他们从涂鸦期随意涂抹的弥散线条,经过象征期的过渡(即会把一些不经意画出的点、线、圈圈等符号加上意义)进入图式期(或定型期),他们渐渐用较明显的符号或形态来表现事物,个别幼儿已经进入写实期,能够细致地观察事物并较为客观地加以表达。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把少年绘画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和写实期四个阶段。少年从“以自我为中心的随意涂画”的涂鸦期到“能将物象按照自己的粗浅理解表达出来”的写实期,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很容易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国内外不少心理学家,对少年绘画心理作过很多研究,各家见解不一,但在少年绘画发展过程的认识上是基本相近的。  相似文献   

11.
能拿笔的儿童就能画画,在儿童没有学习文化知识以前,他们就能拿起笔在纸上涂鸦了。画画是儿童的一种天性,绘画是儿童喜欢的一种抒发方式,是他们的无声语言和心理需要。绘画可以让儿童发泄情感、缓解紧张,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原生态"是随意涂在墙上的画面,是让大人们捉摸不透的画面。"原生态"儿童绘画具有朴素的自发性、瞬间的愉悦性,儿童作品表现的是儿童天然的朴素与纯真,是儿童视觉感受的自然流露,是一种无意识再现,是儿童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  相似文献   

12.
小班幼儿绘画发展主要处于以涂鸦期为主并逐步向象征期过渡的阶段,这时的涂鸦并非是早期未分化的涂鸦,而是从开始时的一种认识探究活动发展为有意识的命名涂鸦活动。涂鸦显示儿童的感知程度和对于经历的记忆,在早期就能画很多线,有些长,有些短,有些组成圆,这些原文和线条组合起来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他们将这些图形想象成自己所认识的东西,有时会给予“爸爸”、“妈妈”和“我”的名字。  相似文献   

13.
杨杰 《教师》2014,(13):111-111
小班幼儿已经进入了绘画涂鸦期的圆形期和命名期,教师应当针对孩子的特点有效优化绘画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成效,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部分教师在小班绘画教学中还存在着有效性不足的现状,本文主要针对这方面进行简要论述。一、造成小班绘画教学有效性低下的原因1.与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关处于小班阶段的幼儿,往往对直观性和形象性的事物较为感兴趣,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家与儿童美术教育家对儿童的心理成长与绘画能力的发展作了许多深入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有三次较大的飞跃。因此,一般将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和“概念画期”。  相似文献   

15.
孙亚琴 《早期教育》2006,(11):25-25
我们从儿童绘画发展来看一看罗恩菲德的划分方法,涂鸦期(2~4岁),接着以后出现的是前样式化阶段(4~7岁),样式化阶段(7~9岁),写实主义的萌芽阶段(9~11岁),推理的拟似写实阶段(11~13岁)。按照罗恩菲德的划分方法,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处在涂鸦阶段和前样式化阶段。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阶段幼儿绘画的特点1.涂鸦期。涂鸦—其实并不能称之为绘画,只能说是一种练习性的游戏,就是儿废进行的乱涂乱画,在乱涂乱画中能识别出各种形状来。  相似文献   

16.
小班幼儿正处于绘画的懵懂期、涂鸦期,在这个打基础的时期,教师应该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在美术活动中,涂色直接关系着一幅作品的效果,小班幼儿有着颜色种类少,涂色无规律的涂色特点,使得他们的作品效果不够和谐、生动和鲜亮,因此教师需要提升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和涂色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7.
命题画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为幼儿规定画面主题内容,幼儿根据主题进行绘画的一种活动形式。命题画是幼儿在小班涂鸦期的基础上学习有目的作画、培养独创意识的重要绘画形式,也是  相似文献   

18.
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语言和符号,它反映 着幼儿智力的发展情况。我国著名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 陈鹤琴先生曾经指出:“绘画对于儿童是具有强烈的吸引 力的,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直接 去满足他们的欲望。间接丰富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情 绪,并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要想让幼儿掌握 一些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首先得让幼儿对绘画感兴 趣。 一、方法导趣 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绘画特征。涂鸦期幼儿没有明确的绘画目的,给他们一张纸、一只笔,就会涂涂画画,这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孩…  相似文献   

19.
构思和绘画是命题创作的两大步骤,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侧重点都在绘画上;而我则要求学生在构思上多花时间,以构思为主,绘画作业为辅,降低作画技巧和画面结果的要求。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构思出一幅幅独特、有趣、新颖的画面。  相似文献   

20.
邹海萍 《教师》2013,(15):100-101
3~4岁幼儿正处于涂鸦阶段末期、象征阶段初期,刚刚开始尝试从无目的涂鸦进入有目的涂鸦,在本阶段教师开展创意添画活动,具有积极意义。教师根据形式美的原理,为儿童设计多样化的构图画面,画出一部分景物,或添上一些形象,让幼儿围绕主题在适当的位置上添画出另外一些景物或形象,从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