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演绎逻辑及其价值屡屡遭到错解与误视。虽然前提蕴涵结论,但演绎逻辑仍然具有"创新"功能。在形式结构上,逻辑真理表现为重言式,但重言式不等于同语反复,更不应该用它们来反对演绎逻辑。  相似文献   

2.
非形式逻辑出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它首先是一种寻求更好的大学逻辑教学方式的努力.进而,非形式逻辑学者们逐渐开始触及和探讨越来越多的理论议题,即发展不依赖于形式逻辑的关于论证以及好论证的理解方式.在1998年世界哲学大会上,布莱尔和我阐释了非形式逻辑为哲学所带来的理论后果,其中一点我们称之为"演绎主义的终结".那时我们并未给出演绎主义的定义,而只是把它等同于麦金泰尔的那个精炼的说法:"任何推理,不是演绎的,就是有缺陷的."但现在看来,我们在当时就作出"演绎主义的终结"这一论断,显然是有点为时过早了.因为演绎主义似乎至今都还很有生命力,甚至在那些倾向于非形式逻辑的学者那里它也能得到支持:恩尼斯长期以来都辩护演绎主义是一种论证重构策略,格罗尔克更是致力于辩护它是一种论证评价理论.在本文中我将论证,非形式逻辑最好被理解为一种不诉诸于演绎技巧和演绎规范的逻辑研究.当我们意识到演绎和演绎主义已经如何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哲学发展史中,并且牢牢地控制了我们关于逻辑研究的理解,我们就能明白非形式逻辑这一理论努力是多么的困难和重要.我将首先澄清"演绎主义"的意思,然后再分别考察那些赞成和反对演绎主义的论证,最后,我将表明非形式逻辑是从演绎主义中挽救逻辑的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3.
一在逻辑史上,归纳与演绎的关系很早就涉及到了。但是,它一直未得到科学地解决。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就萌发了重演绎轻归纳的思想。但他尚未把归纳与演绎割裂开来。近代则出现了归纳派和演绎派。英国的经验论者一般都抬高归纳贬低演绎,逻辑史上称之为归纳派。弗·培根详细地探讨了归纳法问题。但他的学说流露了重归纳轻演绎的端倪。他认为三段论的前提有可能使用含混的概念且它无法考证其本身的确实性,所以,三段论不能用于认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学界掀起了一场“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思维运动”,这场运动在九十年代开始波及我国,近年来更是愈加兴盛。由于演绎逻辑特别强调推理过程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必然性,因而成为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以及思维创造性反思的焦点,一种误视与错解演绎逻辑的倾向正在逐渐凝成:演绎逻辑只是依据严格的逻辑规则进行纯形式推理,是维护“教条”的工具;演绎逻辑的前提已蕴涵了结论,只能担负起“检验”知识的功能,不能进行思维创新;演绎逻辑追求的是必然性,不适用于非形式逻辑或批判性思维所关注的日常论证等等。在这种氛围下,于是有人…  相似文献   

5.
逻辑和数学都是非常古老的学科,在它们的长期发展中,之所以能根深叶茂,发展成今天的科学的参天大树,并对其他科学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与演绎科学方法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方法论体系有很大的关系。本从演绎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发展考察中.指出即使在科学发展的早期,演绎科学方法就不仅适用于数学和逻辑,而且在经验科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通过对现代逻辑发展的分析,提出应该建立演绎科学方法论,并探讨了其与公理化方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归纳与演绎逻辑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归纳与演绎逻辑具有不同的逻辑推理特征,二者长期以来一立处于一种分化的状态.然而,目前人工智能逻辑程序设计的研究正在改变这种状态,即在一种逻辑=推理十控制的新框架内,归纳与演绎逻辑之间出现了一种融合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学界掀起了一场“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思维运动”,这场运动在九十年代开始波及我国,近年来更是愈加兴盛。由于演绎逻辑特别强调推理过程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必然性,因而成为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以及思维创造性反思的焦点,一种误视与错解演绎逻辑的倾向正在逐渐凝成:演绎逻辑只是依据严格的逻辑规则进行纯形式推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和分析社会学中的演绎逻辑,提出演绎逻辑在社会学理论检验过程中具有假设推演的重要作用,这同它在自然科学中扩充知识的功能不同。社会学中的演绎逻辑具有逻辑演绎和经验演绎两种类型,它们具有各自的优点及不足,因此在社会学理论检验过程中应将两者有机结合,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9.
同样的歌曲因不同歌者的演绎会出现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效果,也并不是所有歌者的演绎都能激起欣赏者的共鸣,究其原因,要演绎好一首歌,主要把握好以下三方面:一、选好适合自己的歌曲是演绎歌曲的前提和关键;二、熟悉歌曲是演绎好歌曲的基础;三、深化歌曲是演绎歌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论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两种理论体系,一种是以演绎为主的逻辑体系,另一种是以归纳为主的经验体系。目前,我国教学论的发展现状是以演绎体系为主流,少有归纳体系,导致教学论的知识远离教学实践。事实上,这两种知识体系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归纳体系为教学论提供"源头活水",演绎体系为教学论构建"高楼大厦";没有归纳的演绎只能是一种智力游戏,没有演绎的归纳只能是一种经验总结。教学论的知识转型就是要引导更多的研究者从演绎式的理论构建走入归纳式的实践研究,进而为教学论的丰富与完善提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类”在黑格尔哲学当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理解整个黑格尔哲学的基础和源头。黑格尔哲学当中的“类”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外在的思维形式,另一方面是指内在的事物本质或共相。其中外在的思维形式是主体先天所具有的。它是主体用以把握实体的逻辑方式,是对康德的先天范畴的理论推演。内在的本质和共相来源于柏拉图的理念,它是世界的本质和动力,它是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普遍性,是事物当中不变的永恒。由于本质存在于事物内部,这样,就无法通过感觉感知它的存在与否.于是“类”作为事物的本质只能通过反思才能获得。而不可能透过事物“看”本质。因为本质是离开了经验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沂河中游第四纪地层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说明了沂河中游第四纪地层岩性和古生物组合特征的基础上,对本区第四纪古地理环境变迁作了初步推断  相似文献   

13.
自然推理系统中假设前提销去规则是指在引入假设前提推导出结论的过程中,运用蕴涵引入规则构造一个蕴涵式,从而销去假设前提。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为真的情况下前后件之间的关系,只要构造的蕴涵式的前后件都为真,或者前后件都为假,或者前件为假且后件为真,那么这个蕴涵式的逻辑值就是真的,这样就可以销去假设前提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仿拟从修辞手段发展为造词手段的现象,要点有四:汉语重意合的特点是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对新事物、新现象进行指称的需要与旧有造词手段造词的有限性和滞后性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仿拟发生功能转变的外部原因;联想和类推的思维方式则是认知上的理据;历代文人用典、化用是仿拟造词法形成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5.
从司法权威到社会和谐的逻辑演绎.旨在通过司法的工具性价值来实现司法的目的性价值——社会和谐。司法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它的权威是受其它社会活动的影响和评判的,因而它的和谐效应也在全方位展开。司法权威的和谐维度是多方位的,它的政治维度是司法的人民性,法律维度是司法的正义性,道德维度是司法的真实性,经济维度是司法的效益性。  相似文献   

16.
人的个体生命通过"人生"而被"演绎出来",这种"演绎"又显现和凝聚为种种"人生境界"。这里,生命的诞生与毁灭,获得与放弃都从不同视域的维度和向度中诠释着生命本身的意义与价值。生命的诞生与毁灭,获得与放弃又通过具体的途径而呈现出来,升华为人的某种"情怀"。这正是每个人所必然持有和显现的"生命的样式"。它构成"生命的容颜"。我们每个人都走在人生的边缘,既有人生的渴望,也有人生的困惑,更有在人生与命运的纠缠中难以回避与言说的有关"人之为何"的反思与追问。  相似文献   

17.
《可可西里》作为一部优秀的藏族题材影片,制作者对于对电影镜头空间及镜头间空间的细腻处理,构建了复杂的空间关系.这些关系转化为影片中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后发挥了重要的叙事功能,且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影片主题:当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都面临威胁时,自然生态空间的平衡如何得到维护?暴力侵犯式的介入或是以暴制暴式的保护是否合适? “万物平等”还是“适者生存”?人类在强大的自然空间威胁时又当如何作为?  相似文献   

18.
Sophian C 《Child development》2006,77(6):1554-1556
Do children have coexisting but contradictory beliefs about things like magic? Some patterns of behavior that seem to reflect contradictory beliefs may stem from children's recognition that their knowledge about events is incomplete and therefore things may occur without them understanding how. In addition, children may hold certain beliefs that are inconsistent with the rest of their knowledge in a way that is very much like the premises of a game of make-believe. These beliefs are recognized to be "not really true" but children act as if they were true under specific circumstances. It is concluded that children do not hold contradictory beliefs except in this special sense.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总是以自己文化的习惯来理解对方的话语,常常导致文化误解,因此外语教学应注意语言与文化相结合,注重比较文化差异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20.
集合概念所反映的集合体必须是由若干同类事物个体(全部因素)构成的,并非凡含有若干呈 集状态的同类事物的个性的都是集合概念所反映的集合体,表达集合概念的词语通常是有一定语言标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