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女子链球运动员库泽考娃多次创造该项目的世界纪录,为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水平不在于运动负荷的增大,而在于提高训练效果。 为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的改进年周期各阶段主要训练手段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是至关重要的。 11月份以投掷辅助器械(壶铃、铅球)为主,12月份和1月份投掷不全重量的链球,模仿练习和负重练习占了很大的比重。2月份是冬季比赛期,开始各种训练手段的运动负荷都下降。3月份~4月份专门力量练习(负重练习、跳跃练习)和投掷各种重量的链球(主要是比赛链球和加重链球)的数量达到全年的最高峰。4月份已进入春训…  相似文献   

2.
训练周期是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单元,训练结构是训练安排的整体构架。通过对我国20km男子竞走项目年度训练周期结构进行研究发现:1)年度不同小周期围绕素质、技术、战术及心理训练展开;2)一般准备期旨在提高有氧水平,改进技术,提高战术能力;专门准备期旨在促进竞技能力提升;赛前期旨在发展专项能力;比赛期重点是调整并保持最近竞技状态。负荷量在一般准备期较高,专门准备期达到顶点,赛前期、比赛期及恢复期走低;一般准备期素质及技术训练安排较多,后在专门准备期、赛前期与比赛期逐渐下降;训练强度在一般准备期较低,后随专门准备期、赛前期、比赛期逐渐增强;3)相比平原运动员,高原运动员训练专项化程度较高;训练负荷量相对较大,但负荷强度相对略小;沿各同质小周期,其负荷内容类别逐渐集中,方法手段专项化程度渐强,负荷强度渐高。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讨论联赛赛制下篮球运动员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的周期训练,既丰富了篮球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也有助于指导教练员合理安排训练过程,促进运动员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提高参赛队伍竞技水平,从而提升篮球项目国际竞争力。篮球职业联赛队伍年度周期训练分为训练阶段和比赛期,训练阶段运用板块周期理论安排积累、转换和实现中周期以促进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比赛期建立比赛模型的发展小周期,以最大程度保持运动员高水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4.
拳击训练周期的合理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拳击周期训练的时间、内容、负荷安排及时期、阶段划分的分析研究,发现拳击高水平运动员身体训练在训练中占重要地位。一个训练周期分为准备期、比赛期、过渡期。应找出各训练期的具体训练方向和训练重点及运动负荷量和强度的安排。  相似文献   

5.
发展女子链球运动员旋转能力的训练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女子链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其技术特点,认为发展旋转能力的训练手段包括:投掷不同重量器械的专项力量和专项速度练习,持杠铃的专项力量练习和基础力量练习,并阐述每种练习的方法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6.
投掷项目     
G824.02.HL006 9905289中国高水平女子投掷选手全程性多年训练的方法学体系[HL,中,A]/李晓慧,田麦久∥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火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37(SML)投掷项目∥中国∥高水平∥女子∥多年训练∥训练法∥训练内容从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目标的建立,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运动训练负荷及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中的若干重要特征四个方面,构建中国高水平女子投掷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方法学体系,以期为我国投掷运动专项训练理论的丰富与完善作出努力。研究结论:(1)运动员竞  相似文献   

7.
戴兴鸿  赵开  陶青 《体育世界》2008,(10):83-84
通过对在北京体育大学训练的部分高水平女子链球运动员的冬训进行了全程跟踪,详细记录了她们训练的实施情况,总结她们训练负荷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她们力量训练的负荷、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女子链球制胜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技术问题是制胜的核心要素 链球投掷技术是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的:旋转半径、旋转轴、旋转加速度和最后用力。训练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这三个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训练女子优秀链球运动员的重点,首先是建立高水平的动力性结构模式。体重和力量尽管在链球运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衡量女子链球能否取得最佳成绩,它们不是唯一的依据。 如表1是中国、前苏联优秀男链球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对比。 从表1可知:中国链球运动员平均体重比  相似文献   

9.
通过跟队训练,运用计算机田径运动员训练负荷统计软件,采集了国家田径集训队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孙蕾2004年冬训期的训练负荷数据,共记录427个训练手段,从速度、力量、体操、专项辅助练习、专项技术5个方面统计分析其完成训练负荷情况,为我国高水平女子撑竿跳高的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所谓负重跑训练,是指运动员负有一定重量为阻力的一种跑的训练形式。教练员可根据运动员的训练任务及要求,合理、系统地安排负重跑的负荷,以达到增强短跑的专项力量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一、负重跑的形式 (一)拖拉跑。根据不同的对象,可选择不同规格的杠铃片或汽车轮胎。 (二)橡皮带牵拉跑。根据不同的对象,可给跑者不同的阻力。 二、负重跑的安排 (一)训练安排 负重跑可以安排在整个训练周期中,但要根据各个不同训练阶段的任务、要求进行合理安排。在冬训中,负重跑的量应占快跑  相似文献   

11.
田径是比运动员全面身体素质及个人运动能力的运动,对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要求甚高。对短跑、跳跃及投掷类项目而言,负重力量练习在平时训练中占有很大比例,而动作速度和负荷重量构成力量练习的两大主要因素。如何选择负荷重量,根据重量确定完成次数和完成速度是负重力量训练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1.动作速度和负荷重量的关系在负重力量练习过程中。动作速度和负荷重量成负相关关系。换言之,就是当负荷重量增加时,练习的速度必然会降低;反之,当练习的负荷重量减少时,练习的速度就会随之提高。完成练习次数和负荷重量也称负相…  相似文献   

12.
在女子马拉松训练中,年度周期安排是其训练计划的核心内容。对于一个跨度较大的时间周期,马拉松运动员需要通过合理的周期安排来逐步培养起竞技状态,使之在比赛中呈现出最佳竞技状态。中国女子马拉松是一支较有国际影响力的队伍,通过对该队伍训练周期安排的研究,可以从中发现和探索马拉松训练周期安排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通过对我国女子马拉松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调查了解,结合优秀运动员重要比赛年度周期安排的实例分析,逐步勾勒出女子马拉松训练周期安排的一些主要特点。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女子马拉松训练过程安排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3.
投掷     
G824.02 9801700小负荷辅助练习在投掷教学中的运用[刊,中,I]/黄春∥体育师友.-1997(4).-9-10(DW)投掷∥教学∥负荷∥辅助练习∥技术G824.02.XL97113 9801701中国高水平女子投掷选手全程性多年训练的方法学体系[BL,中,A]/李晓惠∥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1-94(XH)投掷项目∥训练法∥技术∥理论∥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施瓦泽的年度训练周期特征进行分析,施瓦泽的年度训练带有明显的周期理论和板块训练理论的特征,充分利用比赛的杠杆作用,在比赛中检验训练的效果,积累经验。运动训练负荷安排特征,从比赛的准备期到比赛期,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呈现出由小到大逐渐提高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女子足球比赛对运动员的体能需求日益提高,甚至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主要因素.对中国女子足球队备战第30届伦敦奥运会的体能训练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板块周期的集训组织方式更有利于国家女子足球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形成,在训练过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着力加强对训练负荷强度的控制,同时应该适时安排机能水平测试与机能状态监控,以确保训练负荷的安排能给予运动员最大适宜刺激.此外,在持续时间较长的集训期,应该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训练痕迹效应的持续时间以及赛程科学合理地插入微型训练小周期,避免已获得的竞技能力出现消退,确保比赛期运动员的比赛体能需求.  相似文献   

16.
高水平耐力性项群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训练周期理论和更有效地指导不同项目的运动训练实践。本运用调查、访问,个例分析等方法对耐力性项群高水平运动员的年度参赛次数及运动成绩变化,年度训练内容安排,年度运动负荷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揭示出了高水平耐力性项群运动员年度周期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17.
高水平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丰富训练周期理论和更有效地指导不同项目的运动训练实践,本文运用调查、访问、个案分析等方法对快速力量性项群高水平运动员的年度参寒次数及运动成绩变化、年度训练内容安排、年度运动负荷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揭示出高水平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18.
铅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注意掌握好以下三个条件。 强度:采用最大力量三分之二以上的负重,能收到良好效果。一般优秀运动员多采用接近最大力量的负荷训练。 时间及次数:做接近最大力量负重的动力性练习时,只能重复1~3次;采用三分之二以上 力量负重练习时,可以反复8~10次,逐步提高 负荷量。每次练习可采用2~4个手段,一个手段 可进行3组。青少年不宜采用大力量练习,以中 等重量为主,但动作要快。 做静力性练习,采用最大力量负荷时,要坚持4~6秒,采用三分之二力量负荷时,可以坚持6秒以上。一个手段可进行2~3…  相似文献   

19.
大家知道,举重运动员训练的基本部分(持铃练习)是由标准动作练习和其他专项力量练习综合构成,在训练计划的安排中往往难以很好的掌握持铃练习总的和部分的负荷。这里就赛前两个月的训练,例举一个具体的计划。为拟定这个计划,我们就下列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综合研究。 (1)为运动员划定一个最有意义的持铃练习的范围。 (2)在这些练习中,训练,负荷的具体量。 (3)确定负重负荷量,即要完成的杠铃某重量的负荷量。 (4)在单个的和成组的练习中的相对强度(%)。我们对优秀运动员们的100余册训练日记进行的数学分析表明:他们采用的练习项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最好成绩前6名的运动员力量训练进行研究,研究目的是对国内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专家们的建议,归纳、推理、论证训练方面已经存在的科研成果和宝贵经验,结果表明:1)我国男子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以杠铃为主,组合器械、功能性力量为辅,高翻、深蹲是发展最大力量时的必做练习,在最大力量训练之后进行跳跃练习,更多安排动作结构与专项一致的力量练习,更加注重大强度下安排力量训练;2)在发展快速力量训练中均采用过跳深练习,一致认为起跳的速度是最重要的,但对于跳深的高度、周训练安排次数、间歇时间、膝关节弯曲角度等具体操作事宜,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3)功能性力量属于辅助练习,在竞赛准备期、比赛期基本没有安排,在恢复调整期间每周会根据运动员的个体情况安排1~2次训练,所占比例在力量训练中极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