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累"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要的"字眼",《标准》全文以17次的重复讲述,从不同的方面对"积累"的重要性及其要求进行了强调。积累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语言积累的内容与意义,合理规避或妥善解决语言积累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方法与措施,加强学生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学科积累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语言的积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就不会有学生深厚的语文功底,没有语言基础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要加强语言积累大量的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目前小学生语言积累的现状远不能适应语文素养提高的要求。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的大量讲解、分析、交流、汇报造成输入少,积累时间不充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如录像、动画等的介入替代了大量的书面语言的实践机会。一节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学生究竟得到什么?往往难以说清楚。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语感,通过语感培养,对于语文教学一定能起积极的指导作用,并能使教学生动,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语言,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条件.语文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开辟语言积累途径,掌握语言积累方法,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闰凌 《陕西教育》2005,(1):25-25
当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语文素养又包括哪些方面呢?语文素养包括四大方面:1、要求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评议文字,接受信息,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进行思想交流。2、要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性格,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3、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文明的素质。4、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语文素养丰富的内涵中,表现最突出的便是人在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无论是口说还是笔写,这些表情达意的实现都有赖于对语言加以组织而成。因此,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才能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语文素养的含义较为丰富,一般来说,包括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感思维等等。小学阶段是奠定语文素养的基础阶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宗旨之一。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优化语文教学环节,重点进行课堂渗透;加强课外阅读,重视语文知识积累;以及强化语文实践,增强应用能力等方式来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积累"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频频出现,"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果学生在平时阅读中没有积累下规范、精美的语言,在表达时吐出来的怎能是精品呢?因此,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提高语文素养。"经过十年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言的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语言的积累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等。无论是口说,还是笔写,或是观察生活都是语言的积累过程。  相似文献   

10.
潘景荣 《文教资料》2005,(5):155-15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形成良好的语感。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有助于增加文化底蕴的积淀和语文素养的形成。2002年我参加了省级课题《丰富语言储备,构造奠基工程》的实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对学生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把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积累,阅读积累,生活积累,运用积累,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养。一、教学中丰富积累,感悟作品语言内涵,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课堂教学是语言积累的主…  相似文献   

11.
积累是构建语文之塔的金砖。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营造书香氛围、立足课堂教学、加强课外阅读、关注表达运用、开展语文活动等途径,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找准语言训练的切入点,立足语文教材,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素养”是指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情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只是普高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同样也是职高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多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积累的方式各不相同,有读中积累、背中积累、学中积累、用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积累等。本文就小学语文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开辟语言积累途径,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谈几点体会。朗读中丰富积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积累”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频频出现。“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果学生在平时阅读中没有积累下规范、精美的语言,在表达时吐出来的怎能是精品呢?因此,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语言的运用已经成为新课改的重点培养对象,所以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的运用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培养适当的语感。从调查来看,语感也成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对于语感培养及语文素养做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74):54-55
培养并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积累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积累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着奠基性和提升性。本文将从丰富的语言积累、高雅的言谈举止、深厚的文化素养等三个方面就如何在积累中培养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怀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要求。作为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言方面的训练,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学生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只有加强阅读实践,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积累和说写表达,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朗读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训练方式。因此,加强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指导,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温丽英 《成才之路》2020,(2):110-111
语文学习离不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效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进行探讨,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