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十月十三日,台湾『特侦组』发言人陈宏达表示,台湾检方『特侦组』在侦办陈水扁被控涉嫌侵占『总统府』机密公文案.据统计陈水扁二ОО八年卸任前,共携带走一千五百六十五件机密文件.  相似文献   

2.
特侦组的检察官,他们很有能力,也有相当的坚持。可是他们还是会考虑在这个系统他们能够发挥什么,会考虑到自己的前途。检方没有对陈水扁一家具体求刑,就是检察官跟上级之间的妥协  相似文献   

3.
邱毅有话说     
“我会先去向媒体报料,然后再去找特侦组。因为现在特侦组长黄世铭,我认为是一个相当好的官员”。  相似文献   

4.
特侦组掀起的扁案风暴,寄托了大部分台湾人对检察独立的渴望。但在这个并非“真空”的社会里,他们自己也经受着风暴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郑辉灿 《新闻天地》2008,(11):33-34
虽然从民进党内部的所谓“深绿系”仍然不时传出陈水扁将“再战2012”。但当陈水扁的“海外洗钱扁弊案”逐步曝光的时候,他的政治生命已经终结,这似乎是大家对其达成的最大共识。  相似文献   

6.
陈水扁第一次来北京是1991年7月23日,住在当时最豪华的王府饭店。对他的来访当时是有争议的。因为陈水扁在1989年11月的“立委”选举时,公开刊登竞选广告:“台湾独立万万岁”。后来经研究,认为他既然愿意来大陆沟通,毕竟是好事,还是接受了。由此也可见祖国大陆的度量。陈水扁提出了一些要求,因为事涉敏感,无法满足,还是时任国台办副主任的唐树备见了他。只陈水扁一个,没带任何人。陈水扁着重了解“动武”问题。他问什么情况下不会打?说是在大陆的台商很担心。他表明两岸要“政府的谈判”,反对国共谈判。交谈基本上是一问一答,陈水扁反应很快…  相似文献   

7.
经过漫长的四个多月的等待,台湾检调部门终于完成了“国务机要费案”的侦讯工作。陈水扁夫人和三名亲信终成被告,而陈水扁本人因受“总统豁免权”保护而被免予起诉。虽然陈水扁没有被列在起诉名单中,但在民众心里他早已成为被告。陈水扁的形象早已崩塌,他的去留已经不再重要。人们所关心的,是律师出身而今又坐拥行政资源的陈水扁将如何去打这场官司?而台湾“司法”是否还能继续维持“独立”?无论如何,这场注定旷日持久的官司,将进一步考验台湾。  相似文献   

8.
两岸变局     
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和公投立法提议,使大陆对其彻底失去信心和耐心,未来台湾局势充满变数。如果陈水扁和民进党执意要推进公投,则意味着宣示要“独立”,从而将两岸拖入战争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08,(5):10-10
陈水扁办公室1月28日表示,陈水扁已经批示退回台当局“行政院长”张俊雄所提的总辞职文。预计张俊雄将留任至5月20日新任“总统”就职为止。  相似文献   

10.
速读     
焦点陈水扁推出“第二共和宪法”草案台湾大学教授陈明通3月18日发布了由他主笔的“中华民国第二共和宪法”草案,陈明通是陈水扁颇为倚重的重要智囊。  相似文献   

11.
6月11日,陈水扁穿一身黑色西装,出席聆听二审判决。当台湾“高等法院”审判长邓振球宣布判20年徒刑时,陈水扁的肩膀微微动了一下,显得很镇定。这一判决让他心情大好,因为比起一审的无期徒刑,邓振球显得友善多了,这也让陈水扁数度吹捧邓是“人权法官”。  相似文献   

12.
连宋相继登陆引发的两岸亲情互动,使得陈水扁在台湾大演变脸戏法——在台湾“任务型国代”选举的压力下,陈水扁由于压制不住民进党内的不满,其两岸政策往“中间”靠拢后,又向“台独”的原点退却  相似文献   

13.
陈水扁渐进性“台独”梦想近来正在加快步骤!“公投制宪”风波尚未平复,12月7日晚,台湾民进党在台中市举办的大型造势晚会上,陈水扁又表示,将在明年3月20日的“大选”时,同步举行所谓“防御性公投”,该“公投”的题目就是要求大陆“撤除瞄准对台湾的导弹”,并“公开宣示不再对台湾使用武力”。  相似文献   

14.
“国务机要费案”峰回路转,陈水扁夫妇终成被告。然而,如果法官能在司法规定限期内审结“国务机要费案”,最迟2008年3月初才可结案,届时陈水扁的任期只剩下约两个月。而且,陈水扁很有可能把一审拖到任期结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名刊要览     
族群分裂的台湾 台湾“总统选举”,泛绿的陈水扁以微弱优势连任成功,而落败的泛蓝阵营却立即对“大选”的公正性提出质疑,认为陈水扁“选举”前一天突然遭到枪击,当局随后紧急启动的“国安机制”,以及“选举”中的种种“舞弊”,都是绿营搞的黑手。不管台湾的“选举危机”将如何收场,台湾蓝绿两阵营以及他们各自代表族群的分裂局面,正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民主斗士”形象示人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6月20日对“立法院”关上了他的大门。根据台湾“立法院”的罢免流程,陈水扁须在20日以前提出答辩书,但他却拒绝到”立法院”答辩,在大批“倒扁”人士的抗议声中,在电视上发表他的“人民报告书”,请求人民给他一个公道。 自从今年五月其女婿赵建铭因弊案被羁押以来。围绕“第一家庭”的弊案不断深挖,剑锋直指陈水扁。尽管其想通过“清君侧”和“自废武功”等手段,换取一些进退空间,并不忘打出“悲情牌“,但沸腾的民怨还是把他推上了前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还原陈水扁     
5月20日,陈水扁宣誓就任台湾“总统”。伴随着他的“上台”,为两岸关系的前景、台海之间乃至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增加了很多新的变数。要了解这个变数,就要了解陈水扁其人其事  相似文献   

18.
话中有画     
“我对国军实在放心不下。“——解放军在东山岛举行年度例行军事演习,台湾岛内的“当家人”陈水扁对密友透露心迹。  相似文献   

19.
王艳 《中国新闻周刊》2006,(43):28-28,30
“台湾社会已经不需要陈水扁.不只不需要他的领导.而且不需要理睬他这个人。不如让陈水扁一直拖累民进党”。[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陈水扁千方百计欲为台湾经济解套,惟一可行的途径就是在两岸关系上实现突破,尽管目前,陈水扁还在用“经发会”遮遮掩掩,其实他的两岸政策调整已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