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道德信仰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需要和大学树立科学信仰的基础,加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依赖真理和人格力量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2.
道德信仰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需要和大学树立科学信仰的基础,加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依赖真理和人格力量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道德信仰是把人的情感转化为人的内心信念来行动的指南,是对道德的终极关怀,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当是少数大学生道德信仰模糊的重要根源。加强道德建设、实行互动教学、强化规则意识是克服少数大学生道德信仰模糊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迷失,主要表现为道德理想模糊,道德认知分裂,道德实践功利等。高校作为大学生道德信仰建塑的主导教育机构,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道德认知能力,注重社会实践引导等,不断改进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式,才能增强大学生道德责任感,提升道德情感力度,促进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道德信仰是道德主体对于一定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价值理想的极度推崇和信服。大学生树立道德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大学生对道德的信奉虔诚度,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高校在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对于道德信仰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致使高校部分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高校如何构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信仰,以弥补现有道德教育的不足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析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道德信仰问题,从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提出加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对策: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教育理论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7.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某种道德准则及价值依据的信服和尊崇。家庭、学校、社会道德信仰教育的缺位或失当是造成"90后"大学生道德信仰模糊或方向偏差的原因。集家庭、学校、社会之力,才能做好"90后"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在蓬勃发展,但不容乐观的是现今大学生的道德信仰问题却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道德信仰核心价值缺失、道德规范失位、道德实践无力等主要方面,这些道德信仰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功利主义在大学生中泛滥.面对此种状况,立足于我们自身的文化本位,挖掘儒家传统伦理观所具有的丰富道德内涵,探索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方案,将是合理而适当的路径.从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存在的问题入手,然后对儒家伦理观的内涵进行总结,结合其实践意义,指明其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启示,希望有助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信仰不明确、信仰不科学、信仰不坚定等现状,高校应从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能力等方面入手,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开放带来了思维方式的改变,社会道德价值观呈日益多元化趋势,不同文化的冲突、价值观的碰撞、道德选择的困惑日益激烈,高校大学生中出现了道德信仰迷失,道德意识弱化.道德情感冷漠、道德行为失范等严峻局面。应充分利用网络的教育优势,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宏扬传统文化教育,完善道德评价及测定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实践的道德品质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11.
“善行河北”引领大学生道德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行河北”活动为大学生道德实践提供了契机。创新了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模式。提高了大学生对道德教育的认知,提升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了大学生的道德信仰。  相似文献   

12.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本文总结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指出对"90后"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而且要不断加强新形势下的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德育合力。  相似文献   

13.
信念是大学生成才的灵魂。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学习和研讨信念在人们思想认识过程中的特征,信念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认真培养他们认识树立科学的信念与顺利成才的关系应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头等大事,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4.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儒家德育的优秀方法对思政课信仰教育可以产生重要的启示作用。探寻儒家的学为体悟、学思并重、身教示范等三个方面在思政课信仰教育中的现实价值,提出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要谋求认知和体验相结合;坚持教育引导和学生自我修养相结合;坚持人格直觉和理性启迪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应当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中国梦”为精神指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德育方面的积极主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理想信念和实践能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信仰。本文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抵制西方颜色革命、塑造大学生精神家园、承载历史责任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必然使命。  相似文献   

17.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只有借助于实践,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做人.高校学生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学生不知道如何做人引起的,这也是高校学生做人教育缺失的结果.作为道德教育范本的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从日常行为规范出发,列出113件事情来让人实践,用它来对大学生进行做人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做人教育的内容,还可以从细节入手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做人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有着很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8.
实践德育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践德育是从学生道德实践的需要出发,在学生的道德实践中进行,通过道德实践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良好品德,最终为了学生过(实践)道德的生活的道德教育理念、取向及具体操作范式。实践德育将实践作为德育理论建构和实际的德育过程的逻辑起点与基础。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校教师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来促使学生成为有坚定理想信念、有高尚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全面发展的人,真正承担起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教育。必须坚持德育的首要地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更新道德观念教育理念,拓宽道德观念教育途径,创新道德观念教育手段,建立道德观念教育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