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这样两种历史现象,值得人们深思。 其一,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中国,甚至实行白色恐怖的时候,抨击这种专制统治、揭露蒋介石真实面目的文章(包括鲁迅的杂文以及鲁迅风杂文流派和野草杂文流派的杂文),能够频频见诸报端,而在“文革”时期,却难以有任何不同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声音在任何传播媒介上出现。是不是“文革”时期的专制更甚于国民党蒋介石的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2.
梦断克里木     
19世纪以来,俄国的思想界异常活跃,革命民主思想广泛传播,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农奴制危机重重,沙皇专制统治陷于风雨飘摇之中。然而,就在连对付国内问题都显捉襟见肘之时,沙皇尼古拉一世却发动了侵略土耳其的战争,从而引发了导致自身悲剧的克里木战争。从其动机来看,除了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化解农奴制危机之外,更主要的是为实现  相似文献   

3.
普希金曾幻想过尼古拉一世会实行一些进步措施,可是他很快就把这个幻想丢掉了。因为时间昭然若揭地揭露了沙皇政策的全部伪善和欺骗。“圣上”所有对俄罗斯的关心都是一纸空文。还在三十年代初期诗人恍然明白自己受了王位上的演员的欺骗。至于谈到尼古拉一世对诗人个人的“仁慈”,现在普希金已经感觉到,沙皇准许借钱给他是为了捆住他的手脚,他的所有作品已经置于双重检查的压抑之下了。  相似文献   

4.
这是1908年在《巴黎小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尔·哈米德二世(右)愤怒而又无助地看着自己的帝国被奥匈帝国君主约瑟夫一世(左)、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中)从脚下一块一块地撕扯下去。  相似文献   

5.
斯图亚特是17世纪初至18世纪前期的英国王朝(1603—1649年,1660—1714年)。也是第一个成功统治整个不列颠群岛的王朝。1603年。由于都铎王朝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死后无嗣。她的旁系亲属,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继承王位,称詹姆斯一世,遂建立斯图亚特王朝。此后,英格兰、苏格兰两王位合...  相似文献   

6.
蔡权 《历史学习》2004,(3):12-12
英国专制主义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5世纪末,止于16世纪下半期,大体上相当于都铎王朝统治时期;第二阶段始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革命的爆发,大体是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这两个王朝都是属于封建的专制王朝,他们都采取措施,加强封建专制。但是,客观上,两王朝采取的措施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却起着不同的作用。从1485年开始,英国处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之下。历代国王有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玛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正好处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资产阶级正在形成和发展,但又比较…  相似文献   

7.
西方英、法两国在15世纪都先后进入了专制王权的统治时期。在三百多年的王权统治时期,正是中国明清两代专制王权统治时期。由于中国专制王权在完备性,典型性和经济基础方面都与西方专制王权截然不同,因而其工商业发展大相径庭:明清两朝因长期沿用历代专制王权的“重本抑末”政策,从而扼杀了这一时期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使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成长为推翻封建制度的强大力量;西方专制王权由于顺应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采取了“重商主义”政策,结果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向前发展,使之成为摧毁封建统治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已无法继续下去了,尼古拉二世的错误选择导致了专制王朝的迅速灭亡。接着上台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重蹈沙皇政府覆辙,其倒台势所必然。俄国重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列宁选择了十月革命的道路,俄国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列宁的选择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历史的悖论——评梁启超的开明专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明专制思想在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梁启超将“开明专制”视为实现民主立宪进程中的必要步骤。其内涵是指在开明君主的统治下,实行一些开明的、带有资本主义民主色彩的统治政策,其实质是一种民主渐进的思想。这在专制之风浓厚的近代中国是有其合理性的。梁氏先后三次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实践证明,以开明专制求民主政治之路是行不通的。因为,开明专制本质上仍是一种专制政体,民主与专制是对立的。不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和旧的统治秩序,而去实现开明的政治,这只能是一种违背历史客观规律的空想  相似文献   

10.
教材把克里米亚战争作为1861年改革的原因来叙述,而1861年改革是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有的学生就可能产生认识上的错误,认为是亚历山大二世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事实上战争是尼古拉一世发动的。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分割土耳其,争夺黑海海峡控制权,尼古拉一世发动了战争。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对“关东州”实行殖民统治40多年的岁月里,其军事侵略、经济掠夺和政治同化,总是伴随着文化渗透和文化专制而进行的。纵观日本对大连的文化侵略过程,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军政、关东都督府时期(1904.5~1919.4)的殖民文化思想渗透、文化设施初具规模阶段;2.关东厅时期(1919.4~1934.12)的殖民文化统治的推行、扩张阶段;3.关东州厅时期(1934.12~1945.8)战时殖民文化统治强化阶段  相似文献   

12.
普希金18岁进入外交部工作,在彼得堡结识了许多十二月党人,写了不少反对沙俄专制暴政、歌颂自由的政治抒情诗,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8)等,赢得俄国进步人士的爱戴,引起了沙皇的惊恐。亚历山大一世要把他流放到西伯利亚去,理由是“他弄得俄罗斯到处都是煽动性的诗,所有的青年都在背诵这些诗”。由于皇村学校(普希金母校)一些教师的说情,才改为放逐到南俄。普希金过了四年放逐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自己的家乡;两年后,沙皇尼古拉宣布普希金“自由”了,但有一个条  相似文献   

13.
塞奥多西一世在乱世中消除蛮族军事威胁、平息内战分裂势力、维护帝国统一、深化君士坦丁一世开国的各项改革、推进以基督教尼西亚信经为核心的正统意识形态发展,成功避免了“三世纪大危机”中军阀割据局面的重现,扶大厦于不倒。他以强硬的政治手段延续和发展了帝国皇帝专制统治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政治,并进一步推进帝国基督教化、改善军事作战体系、健全行政财政制度、力争拜占庭帝国社会物质和精神统一,对帝国千年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提到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统治时。厉行宗教专制,残酷迫害“非国教徒”。何为“非国教徒”?天主教徒是否包括在“非国教徒”中?很多同学在这一问题上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要想搞清这一问题,我们还得要从英国的宗教改革中去寻找答案。“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成长和新贵族的出现;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苏格兰人民起义;1640年议会斗争;纳西比战役;查理一世被处死和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88年政变;<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相似文献   

16.
庄子是古今中外最有批判份神的伟大思想家,他的社会批判从君主的毁人害己开始,逐层批驳了专制的非道德性、君权神圣的欺骗性和专制统治的不合法性.进而,庄子尖锐地指出,把“仁义”作为政治统治的理论基础,即“以孝治国,是把政治问题伦理化,这也就把政治规范兽性化。这样,庄子就深刻地触及到了文明的局限性.从“自然之道”出发,庄子对君主专制统治及其理论基础的激烈批判,宽泛而软弱,但在近代民主政治和人权思想产生之前,这已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7.
<正> 恩格斯指出:“道德总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是为支配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是当被压迫阶级足够强大之时,它表现对于这个统治的抗争,而代表被压迫者的将来利益。”岳飞的忠君思想,是典型的封建道德,是为南宋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的。具体表现为岳飞绝对服从封建专制君主的意志,任由封建专制君主的宰割以及积极充当封建统治阶级的鹰犬等方面。怎样估计岳飞忠君思想所造成的后果及其影响?无疑是岳飞评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探讨这个问题,不但有助于正确评价岳飞.而且对深入批判封建主义,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往流(翁牛特)是成吉思汗四个弟弟──元东道诸王后裔领民领地的总称,意思是“王属”。往流诸部又称“阿巴噶”(叔父)。16世纪中叶,居住在兴安岭山阴的往流-阿巴噶部落,被称为“阿鲁蒙古”。往流诸部一共有四个万户。哈撒儿后王统治的好儿趁万户,别里古台后王所统治的也可万户,哈赤温后王统治下的察罕万户,斡赤斤后王统治的山阳万户(兀者万户)。一直到15世纪末这个四万户的统治都保留着元代封号:齐王(西王)、广宁王(黄苓王)、济南王(郑王)、辽王(刘王)。  相似文献   

19.
路易十四(LouisXIV ,1638~1715年) ,法国国王(1643~1715年在位) ,路易十三之子 ,史称路易大王。5岁即位 ,亲政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 ,巩固专制统治 ,宣称“朕即国家” ,集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大权于一身。路易十四把法国绝对君主制度推到顶峰 ,但在他统治后期 ,国库空虚 ,起义频繁 ,引起各阶级的强烈不满 ,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始走向衰落封面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20.
法家"法治"与现代法治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家“法治”主张用“严刑酷罚”来统治社会,现代法治与其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特定的全新的内涵。法家“法治”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专制统治的工具,其目的在于维护权力,现代法治与民主紧密相联,目的在于保障权利,在罪与刑,法与德方面二者也有重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