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跃进运动前夕,毛泽东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出访苏联并参加莫斯科会议,这次出访活动对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实,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议上提出“赶超英国”,既与其在国内反“反冒进”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也深受苏联的影响;同时,莫斯科会议使毛泽东感到中国作为政治大国受到了经济束缚。为消除经济束缚,实现“赶超英国”的目标,毛泽东决心发动大跃进运动。  相似文献   

2.
“大跃进”运动与中苏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跃进”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苏关系的演变对“大跃进”运动的发生有较明显的影响,表现在:首先,认识到苏联经验的缺陷,试图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党和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的根本动因,其次,苏联的赶超战略对中国“大跃进”运动的发动起了激励作用。再次,中苏矛盾的加剧对“大跃进”运动的发动及其进程起了刺激作用,同时,“大跃进”运动也对中苏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跃进”运动开始时间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跃进”运动开始或“正式”开始于1958年5月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这是目前史学界通行的看法。其实,“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7年10月。“大跃进”运动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产物出现的,作为“总路线”中心的“多快好省”是在1955年下半年就完全出现并很快响遍全国和贯彻到实际工作中的;作为“大跃进”运动开路方法的大辩论在1957年10月前后已被肯定并广泛使用开来,这就使得发动及进行“大跃进”运动有了有利条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批评“反冒进”的过程,也就是号召、部署“大跃进”运动的过程。中共中央在1957年10月前后,更是对“大跃进”运动做出了明确的部署;从1957年冬农业方面投入水利建设和积肥运动的劳动力情况看,是“大跃进”运动中常用的“大兵团作战”组织形式;1957年10月后迅速出现的农业“大跃进”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大跃进”局面的迅速形成。农业、工业战线的“大跃进”运动,又推动了交通运输、商业等经济战线及文教卫生等战线迅速形成“大跃进”局面;1957年10月中共八届三中到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间工业战线和其他战线取得的成绩情况看,1957年10月后已是“大跃进”的局面了。  相似文献   

4.
1958—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是党和国家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一次严重的失误。学术界对“大跃进”运动的研究起步于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至1995年研究主要的内容为“大跃进”运动的发动、进程、原因与评价,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奠定了以后研究的基础。近十年来,“大跃进”运动一直是党史界与国史界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共发表有关的研究论文就超过了80多篇,涉及“大跃进”的著作也有10多部,如李锐的《“大跃进”亲历记》(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宋连生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等。概括起来,近十年来,“大跃进”运动的研究方法日渐新颖,新意迭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新的发展。一关于“大跃进”运动发生的国际背景50年代“大跃进”运动的发生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国际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方面,对此加以研究,对正确认识“大跃进”的起因和深刻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将有重要意义。有的学者指出,这一因素深深影响了“大跃进”的发生。国际反华势力十分猖獗,新中国处在被包围封锁之中,增强了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富民强国...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对农民“原始社会主义性”作了以下论述:农民的“互助合作性”是中国农民世代相传的共性;产生这种特性的根源来自严酷的现实与农民美好愿望的深刻矛盾;农民的“原始社会主义性”既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动力,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的伟大动力,这一评价与认识影响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决策,是造成毛泽东在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上产生“左”倾急躁情绪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1959年7月14日下午,毛泽东收到了彭德怀那封要求认真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验教训的信,此信在庐山上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强调解放思想,主要是针对经济建设中所谓的“右倾保守”,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模式的迷信,破除对知识分子的迷信,以发动、进行“大跃进”运动。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主要是针对“两个凡是”和背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言行;毛泽东主张通过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达到解放思想。邓小平主张通过民主和法制的形式,达到解放思想;毛泽东强调解放思想,全国出现了短暂的但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破坏性的“大跃进”运动。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全国出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改革开放局面。他们所倡导的解放思想的前提都是坚持马列主义,目的都是迅速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大跃进”和“左”倾思想的产物,是落实毛泽东“组织起来”思想的重要步骤。它经历了试验、整顿、大发展三个阶段。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从整体上应该否定,但有些东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乃至现在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应当肯定  相似文献   

9.
"大跃进"运动是在批判1956年反冒进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兴起的。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紧紧跟随毛泽东的步伐,全力批判反冒进。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从1958年上半年开始,毛泽东全面发动和推进了"大跃进"运动。柯庆施继续紧跟,表现活跃,逐渐成为地方领导人的代表性人物。同时,他还树立了对毛泽东的盲目个人崇拜,使党内民主遭到破坏。柯庆施不仅在言论上全力支持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而且在华东地区积极付诸实施,不断提出高指标,促使中央和其他地方领导人加快跃进步调。柯庆施在"大跃进"运动兴起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反“右”倾斗争是指1959年7月从庐山会议开始反对以彭德怀同志为代表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者”的斗争,这是“大跃进”之后的又一次失误。本来,1958年底,中央和毛泽东已觉察了“大跃进和公社化中的一些问题,并采取了一些纠正措施。如1958年11月初,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就针对公社化运动中混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问题,提出划清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界限的必要性。他说,我国现在仍是社会主义,不是共产主义,人民公社化仍是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11.
鉴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暴露出来的日益严重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纠“左” ,1 95 9年党中央在庐山召开了八届八中全会。在会上彭德怀同志向毛泽东主席上了“意见书” ,客观反映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中的严重弊端 ,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真实心声 ,要求取消“三面红旗”。但是 ,由于当时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和毛泽东本人的错误判断 ,这封善意的“意见书”被看作是向党中央的“下战书” ,使会议由纠“左”转入反“右” ,并随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右倾”斗争。“反右倾”斗争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开展 ,给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亲历并支持过哲学“大跃进”运动,但他能对反常现象作独立思考,为捍卫真理,甚至敢于与毛泽东论争,其勇气可敬可叹。对于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重实际而轻理论”的倾向,李达仍头脑冷静,不流时俗,力倡理论学习,不愧为理论界的鲁迅。  相似文献   

13.
人民公社的兴亡和历史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公社的兴亡和历史的反思刘洪英一.兴亡过程人民公社兴起于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废止于1982年。早在1955年毛泽东就称赞办大社好。①1958年3月,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小社合为大社的决定。8月上旬.毛泽东观察河南、山东,发表“还是办人民公社好...  相似文献   

14.
1961年,经毛泽东倡导,中共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刘少奇等大批领导深入基层调查,这有益于我党在“大跃进”受挫后摸清情况,克服困难,恢复实事求是作风。毛泽东因未身临一线调查研究,未能切实吸取“大跃进”的左倾教训,渐与求真务实的同志们发生分歧,为铸成大错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5.
“西进运动”作为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拓荒运动,是19世纪美国社会发展中最令人瞩目的现象。拓展边疆的生活经历奠定了美利坚民族文化的价值精髓,美国的风俗习惯、经济与社会都深深地留下了边疆生活的印迹,西进运动对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起了重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毛泽东《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的开展及其扩大化;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反右倾”斗争、三年经济困难;七千人大会、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7.
西柏坡精神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章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分析了建国后的反右派运动,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三次重大失误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和挫折教训,强调全面建设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任务艰巨,必须牢记毛泽东同志的“两个务必”;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提高党在新时期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忧患意识”的再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的“比患意识”对中华民族产生的影响极大。分析毛泽东的“忧患意识”的特点和表现,论证其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影响:毛泽东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其晚年“忧患意识”的浓烈滞后了民族复兴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大跃进”运动的历史成因与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国内客观与主观因素的交互作用的角度,论述“大跃进”运动的历史成因,认为在两个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左”倾“跃进”理论,导致了“大跃进”悲剧的上演,并延续三年之久。大跃进运动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1958年发动“大跃进”的国际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际因素的视角分析了毛泽东选择在 195 8年发动“大跃进”的原因。认为 ,195 6年的苏共二十大和匈牙利事件大大分散了毛泽东对反冒进的注意力 ,使他在随后的两年 ,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来维护斯大林的历史地位 ,探索中国的建设道路 ,并防止匈牙利事件在中国重演。随着这些问题的初步解决以及他在 195 7年对国际形势的乐观判断 ,毛泽东才得以集中精力 ,最终决定在 195 8年发动“大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