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泛生活化倾向"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过度追求语文教学的社会功能,把非语文学科的知识引入语文教学,从而淡化语文特征的一种倾向。这种"倾向"实际是对语文教学方向的一种偏离,这种倾向下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语文的教学功能,学生对汉语言和文学的感受更无从谈起。一、语文课堂上"泛生活化倾向"表现:预设脱离语文语文课的预设要围绕"语文",通俗地说,就是要"抠字眼"、"抠谋篇",这样的语文课才有语文的味道。实际  相似文献   

2.
回归语文,就是语文教学要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坚决反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主义,打外围战的彩色语文。我们应积极倡导"本色语文"、"自然语文"和"绿色语文"。首先,"回归语文"就是要回归"本色语文"。就是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正>胡家曙,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安徽省合肥市巢湖一中语文教师、副校长。长期进行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总结反思"有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高效语文教学"主张。构建语文核心素养取向的"高效语文教学"价值观和方法论,认为学生主体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芯",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系统性地总结了教学目标、教学套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生成、教学活动、教学问题、教学思维、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高效语文教学经验。《人民教育》刊发了有关成果,《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曾设专栏推介;2016  相似文献   

4.
刘金玉 《考试周刊》2008,(16):56-57
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质疑一直伴随着现代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笔者以为,目前对造成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的探讨忽视了一个重要原因,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大量的"非语文"现象.本文由此出发,考察了语文教学中"非语文"现象,并把它分为"泛语文"、"伪语文"、"反语文",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5.
马延灯 《教师》2014,(7):68-69
正"语文味"问题是语文教学中的老问题,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语文性质的认识模糊,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一面,淡化了语文的"工具性",导致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回归语文的本味,强调本味语文、本色语文的呼声日渐高涨。让语文教学回归本性,追寻"语文味"的课堂成为当下一道突出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语文生活化教学具有"语文处处有生活"和"生活处处学语文"两大意义。语文生活化教学智慧体现在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评价生活化,语文生活化教学智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文章以名师教学童话《皇帝的新装》为例,探讨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和训练语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思维、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的教学。而活动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鼓励学生领悟、学习与运用。"活动式"语文教学要讲什么?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对"活动式"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一些教育教学思想和观点,并设专章探讨"语文教学法",这时当代语文教学实践仍然具有积极的价值和启示。如"通过实践去学"、"从熟悉的题材入手"、"教学是点亮的艺术"等,其中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言语性"、"情境性"和"对话性"的特征。坚持语文教学的独特个性,将语文教学实践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李君 《教育教学论坛》2013,(47):168-169
本文围绕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展开研究,首先从语文教学目的"应需"观以及语文教材"科学"观两点,详细论述了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次,通过以上论述总结出了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既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特点,又具有辩证性且通俗易懂。最后,详细介绍了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和意义,即树立新型语文教育观、深刻认识语文教学目的,加快语文教学改革、适应当今社会信息化的要求。意在对前人语文成功教学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推动我国当今语文教学思想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语文的"场",为此,需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语文教学中体现出童真与童趣,让"童"成为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让"真"和"趣"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营养元素,这样就可以保证儿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在场。一、童真意味着基于儿童的立场教"真语文"童真意味着语文教学在儿童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语文教师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从儿童的角度去理解语文及语文教学。对于《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四年级的学生读此  相似文献   

12.
语文固有的本质属性及时代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决定了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人本位"的教学理念。本文力图从语文教学"人本位"情感教育思维、语文教育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语文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的动态性方面,阐述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文固有的本质属性及时代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决定了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人本位"的教学理念。本文力图从语文教学"人本位"情感教育思维、语文教育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语文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的动态性方面,阐述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课堂沉闷乏味,改变这一现状的方法。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二、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三、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诗化;四、引入"生活味"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科学设置语文教学目标,才能发挥教材的应有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目标定位、目标设计、目标表述、目标达成的转变,使语文课堂教学由"教课文"走向"教语文"的变化,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引领语文教学走向有效、高效。  相似文献   

16.
"语文味"是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征的有效统一,通过对教学过程中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和信息进行删减,使得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力求语文教学的真实性。本文以"语文味"为主题,扼要说明如何让学生感受和品悟到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7.
黄东海 《考试周刊》2014,(81):35-36
<正>随着2012年一场以"教真语文、教实语文、教好语文"为主题的"真语文"大讨论的展开,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对"真语文"逐步加深了解,并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在"真语文网"上的学习、交流与教学反思,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学不能搞花架子,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语文"二字,看似简单实则意蕴丰富。从字面组合看即"言+吾+文"也,意含为"我读我言(说),我听人言,我写我心中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教师应本着"大语文"的教学观,深入挖掘语文教科书中的各种素材,创设"人文语文""情感语文""生活语文"和"多媒体语文"等特色课堂,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富有个性魅力,激活高中语文教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一、创设"人文语文"课堂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锡庆曾说:"语文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之课,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确实,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素养的一片热土,语文学科中的人文资源比比皆是。由苏轼的《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  相似文献   

19.
当今语文教学,许多语文课上得不像语文课,语文课程元素流失,教学中出现比较普遍的"泛语文化"、"非语文化"等问题,语文本体特点变得越来越淡。这引发语文教学研究者的学科焦虑,因而,时下"语文味"这个说法开始流行起来。那么,如何让"语文  相似文献   

20.
从小学语文教育的特质、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学习的规律来看,"尚美语文"应是小学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其基本诉求为遵循"美的规律",呈现"美的样式",实现"美的体验"。而通向"美"的有效路径则是"崇实"。小学语文教学要立足"实"字,通过扎实的解读、朴实的预设、真实的课堂来达到"尚美语文"之境界,让小学语文课堂充盈着美丽,流淌着幸福,达到小学语文教学优质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