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董作宾传》是由安阳师范学院郭胜强先生撰写的一部系统介绍甲骨学大师董作宾先生的传记作品。该书于2010年1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董作宾,字彦堂,1895年出生于河南南阳,我国近代著名学术大师,甲骨学和考古学主要奠基者之一。他在古文字学、考古学、历  相似文献   

2.
沃尔特·李普曼,不仅是一位世界闻名的记者,还是一名政治评论家,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大师,他的传播思想直接启发了后来的传播学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李普曼主要思想观点的梳理,厘清其思想在传播学史上的前后继承关系,以进一步论证他在传播学发展史上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3.
饶宗颐教授是当今国际汉学界的巨擘,香港学术界的泰斗,堪称“国学大师”。他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汉学研究的全部领域,举凡在甲骨学、史学、敦煌学、文学、考古学、目录学、历史地理学、儒释道、中西交通、古乐史、比较文字学、书画艺术创作等领域都有着高深的造诣,至今已出版专著50余种,论文近400篇。  相似文献   

4.
书名:甲骨学一百年主编:王宇信、杨升南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1999年9月 这是关于甲骨学研究的一部学术专著。该书对甲骨学的兴起和一百年的发展作了全面深刻的总结、归纳和概括,是当前甲骨学研究最高水平的结晶,是甲骨学入门和继续向前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对于推动甲骨学和殷商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书材料丰富,论据充分,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有很强的实用性,深受广大读者和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欢迎。书名:为了理想 — —党史文物中的风云岁月作者:陈晋、赵新茹出版单位: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教…  相似文献   

5.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梅贻琦先生在1931年就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时说的话。很多人记住了这句话,却忘了说这话的人。回望中国百年大学史我们可以发现,成就一所大学,既离不开大师们的传道解惑,也离不开大学校长们的筚路蓝缕、承前启后。  相似文献   

6.
武汉图书馆张华同志以他的大作《山海经,五藏山经图》来让我写一篇序,这是非常高兴的事。由于我在退休的前后,曾应英国的中国科学史大师李约瑟教授的邀约,撰写《中国动物学史》,其中涉及《山海经》的动物知识,经十年艰难研读,才  相似文献   

7.
在时人眼中,辜鸿铭有两种形象:在中国人眼里,他是保守主义者和国学大师;在外国人眼中,他则是哲人与东方文化的代表。可以说,辜鸿铭是一个毁誉参半的文化大师。  相似文献   

8.
大师的意义何在大师之所以被称为大师,并不是因为他留给我们多少有形的作品,而是在于他开启了我们重新看待周围事物的另一扇门。毕加索就是这样的大师,他对艺术的影响力从20世纪一直延续到今天。很多学者把毕  相似文献   

9.
作为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承认,他的妻子,比他高明。她才是真正的悬念大师,虽然作品只有一个。所有大师在成为大师之前,看起来都和别人一样平凡。希区柯克也一样,22岁的时候,还做着电影剪辑的工作。不过也是在那一年,他遇到了阿尔玛,从此改写了人生。  相似文献   

10.
俞爽迷的图书馆学研究及其瑕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俞爽迷是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作过较大贡献者之一,他的学术成果集中发表在1936年前后。在理论上,主要提出了图书馆的"三要素"、归纳了现代图书馆的性质及图书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的思想,并创办了《厦大图书馆馆报》。在实践上主要是通过对厦门大学图书馆的管理体现出来的,他的先进的管理思想使厦门大学的图书馆工作发生了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11.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师?他们用什么来证明自己配得上“大师”头衔?“大师”的一般标准是什么?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比同时代的人活得长,就称呼他为大师,也不能因为他和更有名的人打过架,混了个脸熟,就给他“大师”称号。大师不同于常人之处,  相似文献   

12.
在郭沫若波澜壮阔、风云际会的一生中,从1928年2月到1937年7月在日本流亡的十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在这期间,他分别写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殷契粹编》等学术著作,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围历史学、考古学、甲骨学上的卓越地位.  相似文献   

13.
施廷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文献学家。先生以东南大学为始,先后辗转于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高校图书馆工作。民国初期图书分类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他创编出著名的“八大类法”。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六十余年里,他编制资料目录,对丛书颇有研究,不遗余力地培养年轻新一代,以实践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和保护祖国遗产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直至90岁逝世。他杰出的学术成就和人格操守,也留给后辈学人见贤思齐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14.
正值甲骨文发现100周年之际,由安阳日报社记者刘志伟所著的《百年话甲骨》一书一经推出,立即引起各界读者的广泛关注,成为一部呼声极高的热门畅销书。由海潮出版社出版的《百年话甲骨》面世仅仅一个月,即被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选中,作者刘志伟带着他的新著,应邀走进了演播室,就“甲骨学100年”这一话题,畅谈了甲骨百年的风云历史。 我们知道,与明清档案、敦煌写经、流沙坠简并称为近代学术界“四大发现”的甲骨文是1899年被发现并认定的。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的安阳由于小屯村发现甲骨文字而名震寰宇。100年来,几代学人为之付出了智慧乃至生命。《百年话甲骨》的作者刘志伟,一直对故乡悠久的历史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从1984年考进安阳日报社开始,便致力于甲骨学的研究,利用多次采访国内外殷商文化学术会议的机会,遍访甲骨学商史界的著名专家学者,贪婪地吸吮殷商文化的营养。同时,他围绕自己的采编范围而建立起来的资料库又大大促进了采编工作,逐渐自觉地以“学者型记者”来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15.
(一)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师?大师不同于常人之处,一定在于他们干了常人望尘莫及的事.比如,我们说季羡林是大师,因为只有他掌握"吐火罗文"这种几乎灭绝了的语言;我们说爱因斯坦是大师,因为他发现了相对论.大师的理论能懂的也许只有几个人,但这几个人就可以认定爱因斯坦是"大师";大师的作品不可能成为普及读物,能读懂<存在与虚无>的,注定寥寥无几.但他们能想出来,能写出来,他们的智力和毅力非常人所及.  相似文献   

16.
大师的邪念     
气功大师一早起来就有点坐卧不宁。他知道,是自己的寿限到了。但气功大师不知道自己有怎样一个死法。这样也好,他想。同时决定把生命的这最后一天留给自己,不见任何人。气功大师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他要对自己的一生作一番必要的梳理。梳理的结果,大师对自己的一生基本满意,无甚遗憾。  相似文献   

17.
马丁·施雷廷格的图书馆学思想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丁·施雷廷格在世界图书馆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1808—1829年出版的《图书馆学教程》和1834年出版的《图书馆学概览》中。他首创"图书馆学"一词并定义了其概念;构建起以图书馆、图书馆学、图书馆设施的目的、图书馆学的最高原则、图书馆应该满足的文献需求的种类、保障满意程度的一般措施六个基本概念为核心的理论纲领,统领图书馆学的理论建设;他摒弃了当时图书馆图书排架及分类目录必须反映自然秩序的主流做法,提出图书馆的目的就是迅速地满足人们所有的文献需求,并为此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主题目录;他还正式倡导建立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和专门学校。施雷廷格是现代图书馆学的开创者,其人文主义特征的学术思想对图书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舜徽是我国国学大师,著名学者,其学术思想与教育思想值得后人深入研修,他的档案记载了他充满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谢兆岗 《新闻天地》2006,(10):64-64
一、关于中国甲骨文1899年中国甲骨文被王懿荣发现以后,甲骨学及甲骨文文字学研究已走过了107周年的光辉历程。经过几代海内外优秀学者的努力,甲骨学已成为一门具有大量研究资料和丰富的研究课题,并具有严密规律的成熟学科和国际性学问。百多年来,凝聚着三千多位学者智慧和心力的上万种论著,把甲骨学研究不断推向前进。从目前的统计资料看,甲骨文单字在5000个以上,可识字不足1700字,全世界甲骨文书法研究者、  相似文献   

20.
匠人与大师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样的区别?大致有三点:一、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对缝更严等等。但是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他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的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