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解构主义翻译观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对世界的二元划分,反对原文和译文的传统界限,认为原文并不是一个界限分明的、封闭的、自足的体系,相反,原文的意义具有多重性和不确定性.原文意义的多元性和译者对原文意义的参与性决定了翻译是译者的决定过程.译者对其选择承担责任.解构框架下的"信",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翻译的标准和尺度,它成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需做的选择和必须承担的责任."信"在解构主义的背景下,成为译者社会伦理道德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翻译既是跨语言的活动,也是跨文化的活动。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反映文化才有意义。翻译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要通晓两国的语言之外,还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才能做到不仅语言意义上等值,而且文化意义上亦等值,使翻译流畅地进行。笔者在文中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就文化背景对于翻译的影响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翻译不是对固定意义的发现,也不是语言之间按照客观规律的机械转换。既然原文和译文之间不是一种因果决定关系,那么译者就是自由的:在各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和决策。既然译者享有自由,那么翻译研究中就存在一个伦理层面,就需要从伦理道德角度对译者的自由意志做出评价,开展批评。从否认译文是原文的镜像反映,到讨论译者的道德责任,这是解构主义翻译研究的自然延伸和应有之义。在解构主义者看来,当代译者的道德责任就是解构中心,拆解同一性,维持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翻译外语专有名词是翻译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译名混乱现象曾引起广大译者、读者及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然而,目前翻译作品中,译名混乱状态依然存在.有时,同一个外国人名由不同译者就译成几个不同的名字.如英国科学家Newton的名字分别译作"牛顿"、"牛董"、"奈端"是老调重谈,那末,把美国前任总统Reagan的名  相似文献   

5.
传统译学视原文、原文作者为绝对权威,译者在翻译研究中被边缘化,处于隐身地位。现当代翻译学宣称译文并非附属于原文,并非是原文的衍生,译者并非次于、低于、劣于原文作者,地位明显获得重视,得以显身。阐释学中,译者并非被动消极地接受意义,而是意义的积极创造主体;功能主义翻译观认为,译者要以预期的功能为目的,依据特定的翻译目的,采用特定的翻译策略,创造性地完成翻译行为;女权主义翻译理论主张翻译具有双向性,否认译者的从属地位,强调译者对原文的占有和摆布;后殖民主义翻译论认为译者不是消极被动的模仿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者,应主动地把握和占有原文;翻译伦理模式下,译者要遵守翻译伦理,做一名有职业道德、有责任心的译者。  相似文献   

6.
传统译学视原文、原文作者为绝对权威,译者在翻译研究中被边缘化,处于隐身地位。现当代翻译学宣称译文并非附属于原文,并非是原文的衍生,译者并非次于、低于、劣于原文作者,地位明显获得重视,得以显身。阐释学中,译者并非被动消极地接受意义,而是意义的积极创造主体;功能主义翻译观认为,译者要以预期的功能为目的,依据特定的翻译目的,采用特定的翻译策略,创造性地完成翻译行为;女权主义翻译理论主张翻译具有双向性,否认译者的从属地位,强调译者对原文的占有和摆布;后殖民主义翻译论认为译者不是消极被动的模仿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者,应主动地把握和占有原文;翻译伦理模式下,译者要遵守翻译伦理,做一名有职业道德、有责任心的译者。  相似文献   

7.
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总要受到来自原语的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将外语彻底汉化,这就产生了“翻译体”。“翻译体”是指那些没有完全摆脱外语语言风格的译文,与“杂合”和“异化”有相似和相通之处.“翻译体”是客观存在的。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都不会消失,并且还在不断丰富着汉语的词汇和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研究翻译的本质入手,认为“忠实”是翻译的基本标准。译者的工作是“一仆侍二主”,翻译不仅要忠于原文(包括忠于原文的内容、形式、风格、效果等各个方面),还要忠于译文读者。但由于原语和目标语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绝对的面面俱到的“忠实”是做不到的,译者不得不有所取舍。取什么,舍什么?这就取决于翻译目的了。“忠实”与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就如同马列主义一般原理与社会主义国家具体国情之间的关系,在翻译实践中,它们相互结合,译者何去何从的问题,译文的衡量尺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9.
谚语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谚语的翻译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影响谚语的翻译因素有很多,译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更要学会综合考虑影响其含义的因素,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使读者从译文中欣赏到异国风情和异域文化。  相似文献   

10.
有冗余词的汉英翻译不是好的翻译。要确保汉英译文简练地道,译者除了要从概念上认识冗余词现象外,还应不断提高自己英汉语言功底,充分领会两种语言的特点,并通过大量翻译实践,才可以辨认、修改和杜绝汉英翻译中的冗余词。  相似文献   

11.
徐朝友 《巢湖学院学报》2002,4(1):76-79,107
视(要求)译者为原著一位“理想的读者”是缺少逻辑依据的,阐释学,接受美学及心理学昭示,文学翻译过程有其无意识特征:其一,文学翻译过程是译者主观世界和原著提供的客观世界相互交融的过程,其二,就译者而言,文学翻译既是一个有意识的心理接受过程,又是一个无意识的“自我”张扬的过程,这种对翻译过程的某种本体论意义上的思考,实为翻译研究之必需。  相似文献   

12.
颜色词红色在英汉语言文化中含义极其丰富,有虚有实,有褒有贬。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译出红色的真正内涵,不仅需要译者有着深厚的语言功底,更要求译者熟悉红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基本象征意义。试分析红色在汉英语言中的基本象征意义,探究其基本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翻译产业化的发展使得译者队伍不断扩大,然而不合格的翻译也不在少数。为了保证译者队伍质量,一方面职业译者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另一方面高校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要提高质量。一个合格的译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相关知识和坚实的语言文化功底。知识储备是成为合格译者的前提条件,译者需要长期的训练,在语言知识、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翻译知识、行业知识和电脑及网络知识等方面不断提高知识水平,从而成为高素质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14.
文学翻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是对原作的介绍和再创作,是对外国文学原作的艺术加工,它和非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不同。文学翻译的标准是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力求使译文通顺,使译作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出原作的风格。文学翻译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理解和表达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密切相关。文学翻译的译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丰富的文化修养和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5.
熊莺 《海外英语》2012,(8):154-157
理所当然,小说翻译无需强求译者是小说家,科技翻译不必硬要译者是科学家。但是,诗歌翻译则不同,译者定当是诗人。诗歌译者"是一个特具气质和才思的诗人,是清新的空气、肥沃的土壤、滋润的雨露和温暖的阳光,能让原作这粒种子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自然发芽成长,从而赋予它一个新的生命"。要想达到以诗译诗的境界,只有译者天赋诗才,方能神遣译笔。下面,就湖北大学教授吕志鲁先生的诗歌翻译,对诗歌翻译及译者做一些评价。  相似文献   

16.
英汉成语翻译在表层(字面含义)、深层(内在含义)和修辞层(比喻意义)三个方面表现得非常丰富。成语翻译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如何处理英汉成语翻译,笔者归纳了对等、转换形象、直译、意译等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戴丹 《海外英语》2012,(4):137-138
基于翻译美学理论,对比分析《瓦尔登湖》的两个中文译本从而评价两位译者的用词对原文美感传递的影响,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要想成功地传递原作的美感,译者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敏锐的审美能力,还需要充分理解原作,尊重原作,不做过度修饰。译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化素养和审美、表达能力,以求更好地实现文学翻译中美感的传递。  相似文献   

18.
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一理论认为,"把握概念系统中任一概念的意义,必须首先理解它所适应的框架"。翻译既是译者理解原语文本的一个心理过程,又是译者在译入语中再现原语文本框架或重塑原语文本框架的过程。原语和译入语的语义框架有时是重合的,有时是交叉或对立的。因此,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随时根据需要调整框架和视角,以适应译入语的语言规范和读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基于翻译美学理论之上,对比分析了《瓦尔登湖》的两个中文译本,并且评价两位译者在美感传递尤其是意象再现方面的表现,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要想成功地传递原作中的意象,译者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敏锐的审美能力,而且需要充分理解原作,尊重原作,不做过度修饰。译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化素养和审美及表达能力,以求更好地实现文学翻译中意象之美的传递。  相似文献   

20.
翻译既是跨语言的活动,也是跨文化的活动,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反映文化才有意义.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但要精通两国的语言,还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能深刻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仅语言意义上等值,而且文化意义上等值.文章从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入手,分析了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