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在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将定值电阻R1由5Ω更换为10Ω并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将,下一步的操作应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移动.解析(1)要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必须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当电路中的电阻R1由5Ω换成10Ω时,闭合开关,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减小),由U2=IR2可知,滑动变阻器R2两端电压减小,由于电源电压U  相似文献   

2.
第一部分 练习题1 选择题(1)就一般情况而言,一个电容的(  )。 A 电压不能突变 B 电流不能突变 C 电压及电流均不能突变(2 )电流源Is流过两并联电阻R1=40kΩ、R2 =80kΩ,则流过R1的电流I1比流过R2 的电流I2 (  )。 A 大    B 小    C 相等(3 )三个电阻R1、R2 、R3 并联,其等效电阻(  )。 A R =R1+R2 +R3 B R =1R1+1R2 +1R3 C 1R =1R1+1R2+1R3(4)图1所示电路中,I、U分别为(  )。 A 1A、10V B .2A、5V C 1A、5V图1 选择题(4)示意图(5)在直流电路中,电感(  )。 A 相当于短路 B 相当于开路…  相似文献   

3.
例1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R1=4Ω,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U=12V,为使电流表和电压表不超过量程,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为____Ω. (97年湖南中考)  相似文献   

4.
周文富 《物理教师》2007,28(6):47-47
不少资料上有如下一题:如图1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图1图2内阻不计,电阻R0上的电压为U=2E,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为P,将电源与电阻R0交换位置后(滑动触头不动),如图2所示,则交换位置后:(A)R0上的电压仍为U.(B)R0上的电压小于U.(C)滑动变阻器上的功率一定大于P.(D)滑动变阻器上的  相似文献   

5.
题目有三个电阻的阻值及额定功率分别为R1=10Ω、、P1=10W,R1=20Ω、P2=80W,R3=5Ω、P3=20W,它们组成的电路如图1、图2、图3所示,关于各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1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60V (B)图2电路允许流的最大电流为3.5A (C)图3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17.5V (D)图3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10W  相似文献   

6.
例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6Ω,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2A。求:(1)电源电压;(2)电阻R消耗的功率;(3)在原电路中电阻R两端并联一个电阻R1,为使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6W,求电阻R1的阻值;(4)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R2,为使电阻R2消耗的功率也为6W,求电阻R2的阻值。答案(1)电源电压U=IR=2A×6Ω=12V。(2)电阻R消耗的功率P=IU=2A×12V=24W。(3)电阻R1与R并联,电阻R1消耗的功率P1=U2/R1,6=122/R1。解得:R1=24Ω。(4)电阻R2与R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2=U/(R R2)=12/(6 R2)。电阻R2消耗的功率P2=I22R2,6=I22R2。解得:R2…  相似文献   

7.
题1如图1-a所示,电源电动势()=2 V,内阻可以忽略.定值电阻阻值R1=R2=25Ω,滑动变阻器R的全部电阻为50Ω,滑动头P以R的中点为平衡位置,在A、B间做简谐运动,周期为2 s.以P从A点开始向下滑动的时刻为起始时刻,试画出MN之间的电压UMN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相似文献   

8.
例1:①通过导体a、b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则导体a、b的电阻相比较()A.RaIb,由欧姆定律知,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Ra相似文献   

9.
1串联电流相等的应用如图1所示,电阻R1和R2串联,因为I=U/R,I1=I2=I,所以U1/R1=U2/R2=U/R。例1如图2所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阻是R1的3倍,A、B之间电压为8V,当滑片P从  相似文献   

10.
一、电流随电阻变化的“串反并同”规律如图 1所示电路 ,当变阻器 RW的滑动触头P向左滑动时 ,各电阻上的电流怎样变化 ?图 1        图 2分析 当变阻器 RW 的滑动触头 P向左滑动时 ,RW的阻值减小 ,整个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 ,根据 I=E/( R r)可知 ,电路中的总电流增大 ;进而根据 U端 =E- Ir可知 ,电路端电压减小 ;根据 U3=U端 可知 ,R3两端的电压 U3减小 ;根据 I3=U3/R可知 ,I3减小 ;根据 I2 =I- I3可知 ,I2 增大 ;根据 U2 =I2 R2 可知 ,U2 增大 ;根据 U1=U端 - U2 可知 ,U1减小 ;根据 I1=U1/R1可知 ,I1减小 ;根据 IW=I2 - I1可知 ,IW增大 .分析过程如图 2所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当 RW减小时 ,通过跟 RW串联的电阻 R2 以及电源中的电流增大 ,跟 RW 并联的电阻 R1、R3中通过的电流减小 .同理 ,当 RW 增大时 ,通过跟 RW 串联的电阻 R2 以及电源中的电流减小 ,跟 RW并联的电阻 R1、R3中通过的电流增大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规律 :变化电阻、电源...  相似文献   

11.
题目 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0V,电阻R1=20Ω且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在电路中.问: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多大时,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多少?  相似文献   

12.
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为6.3V,内电阻等于0.5Ω,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为2Ω、3Ω,R3是滑动变阻器,阻值为5Ω.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求通过电源电流大小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在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将定值电阻R1由5Ω更换为10Ω并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将——,下一步的操作应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移动.  相似文献   

14.
1.条件开放例1 如图1所示的电路,R1与R2并联,已知R1=10Ω, 通过R1的电流I1=3A,请你再补充一个条件,求出电阻R2的电功率的大小。(03年武汉) 分析由题意可知U2=U1,而U1=I1R1=3A×10Ω=30V.  相似文献   

15.
一、设置新颖的金属导轨例1如图1所示,OACO为置于水平面内的光滑闭合金属导轨,O、C处分别接有短电阻丝(图中粗线表示),其中R1=4Ω,R2=8Ω(导轨其他部分电阻不计),导轨OAC的形状满足方程y=2sin(πx3)(单位:m),并处于磁感应强度B=0.2T,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中.一足够长的金属棒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以恒定速度v=5.0m/s在导轨上水平向右从O点滑动到C点,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保持与OC导轨垂直,不计棒的电阻.求押(1)外力F的最大值.(2)金属棒运动时电阻丝R1上消耗的最大功率.(3)滑动过程中通过金属棒的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解析…  相似文献   

16.
例1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8Ω,R2=10Ω.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R的阻值未知,当开关S接2时,电流表示数为0.2 A,则当开关接1时,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在  相似文献   

17.
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如5Ω、10Ω、15Ω时,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然而在利用滑动变阻器完成此实验的过程中,都发现一奇怪现象,现简述如下:第一次(1)R=5Ω,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1V;(2)R=10Ω,调节滑动变阻器,但电压表示数却在1.2V~1.9V之间,由于电压不能保持为1V,该实验无法进行。同样用该实验器材再做。第二次(1)R=5Ω,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V;(2)R=10Ω,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V;(3)R=15Ω,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V;由于三次电压均能保持不变,此实验又能顺利…  相似文献   

18.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导体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U/R.如图1所示,导体的电阻R恒定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得到U-I图象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9.
例1 如图1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已知R1=10Ω,R2 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0Ω, 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滑到 b端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 )  相似文献   

20.
题目给人你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一只电流表,一个阻值已知的电阻R,开关和导线若干,试方用法以1上器材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将S断开,测出电流I1,再闭合开关,测R与Rx并联后的电流I2,设电源电压为U,则有U=I1R,通过Rx的电流为Ix=I2-I,据欧姆定律可得:R方x法=2IUx=I2-I1I1R。如图2所示连接电路,断开S测出通过Rx的电流I,则有U=I1Rx,再闭合S,则R与Rx闭合后的电流为I2,通过R的电流为I2-I1,则电源的电压U=R(I2-I1),据公式可得:R方x法=3R(I2I-1I1)。如图3所示,连接电路,当S闭合时,S对Rx造成短路,通过R的电流为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