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学科特色是民族院校特色的核心要素,加强学科特色建设是民族院校特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民族院校推进学科特色建设,应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好特色学科建设与一般学科建设、特色建设和适度建设、特色建设与基础建设、局部特色与整体特色,以及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推动学科特色与学校整体特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院校的学科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是学科的知识逻辑与外部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从民族院校的学科发展历程来看,国家民族工作的政治需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科的知识逻辑、民族院校的组织文化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民族院校的学科发展。在新时期,民族院校要从调整学科结构、凝练学科特色、提升学科水平等方面来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科建设在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培育中具有龙头地位。要准确把握学科建设的内涵,科学合理地处理学科建设与科研和教学的关系,结合学校发展定位,从培养学科带头人、加强学术梯队建设、着力调整学科结构、发展特色优势学科等方面加强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4.
对民族院校特色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院校特色学科建设是体现民族院校办学特色的本质内容,她以研究国内民族问题和培养民族类高级专门人才为优势,在继承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做好国内民族工作和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民族院校特色学科建设应贯彻适度发展的原则,要为民族地区的现实服务,与加强其他学科建设相结合和实施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战略。还必须做好培养政策调整、培养模式调整和培养内容调整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对学科建设内涵认识不到位;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但规划不科学;特色、优势学科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联系不紧密;科研成果转化力度不够,创新能力不足,服务区域经济能力较弱等,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创新驱动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策略:瞄准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调整学科布局,加强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因地制宜,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实现互利共赢;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形成长效的学科建设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6.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各项建设的核心,铸造学科特色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根据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和特点,要从"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学术水平;突出重点,建设优势学科;立足地方需要,打造学科特色"四个方面加强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在工作中存在许多误区:没有正确认识高校学科发展使命;没有正确理解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的内涵;学科建设等同于重点学科建设;忽略学科的组织化建设等。根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提出学科建设应采取的对策:明确高校的学科使命,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之间的互相融合;立足地方,凝炼特色,打造优势;做好学科发展规划,正确处理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关系;加强学科组织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3,(2):75-78,74
该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收集等多种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坚持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特色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从历史研究角度看,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而西部地区民族院校是实施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加强办好西部地区民族院校实质上就是办好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和民族院校应该将过去的"为民族地区和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拓展为"为民族地区和为少数民族服务,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的新的办学宗旨。关于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发展策略:一是要定位好民族院校的学科建设。学科定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也是学科发展的前提,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二是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应当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三是要大力进行学科创新,努力创建民族工作学、宗教工作学等新的学科。该课题同时提出从培养人才、高等教育管理和加大资金与政策投入三方面来加强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开展学科建设既是社会发展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所作的调研表明:加强学科建设必须科学制订学科建设规划,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学科基地和学科队伍建设,健全学科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学科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结合点,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学科建设涵盖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3大领域。新建本科院校生物学科必须坚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工作方针,坚持走“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三结合,培育和发展特色学科”的学科建设之路。要树立特色学科理念,凝练特色学科建设方向,加强特色学科队伍建设,进行特色科学研究,强化特色人才培养和完善特色学科条件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恢复高校招生制度、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陕西高校招生推进"阳光工程"制度化、实现高考招生全程网络化管理、实施高考自主命题、建立高中教育阶段综合评价体系、加强考风考纪管理等特色工作的重点介绍,充分彰显陕西高校招生工作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同时结合陕西30年高校招生的发展改革历程,站在理论高度对今后深化改革、建立高校招生多元化评价模式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应用型高校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实力较弱,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存在管理者思维局限与学校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才瓶颈与学科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学科与专业“建设领域”之间的矛盾。为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建设,高校需充分认识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做好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建设的定位、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构建应用学科话语体系与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大学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的原则及途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是建设强校的途径,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高学校层次的必然选择。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只能事倍功半。由此,本文就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的原则及途径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华北科技学院学科建设为例,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形成及其特点;从学科、专业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出发,论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根据学科及学科建设的基本规律,从完善机制、制度、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和科学评价等方面论述了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15.
“双一流”建设“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并列,凸显了学科建设之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项国家的长期战略,“双一流”建设不只影响那些“一流建设学科”,也不只影响“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建设,而是会对整个高校的学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作为对“双一流”建设的应对,很多高校围绕学科的增减、学科布局、学科交叉与融合、学科的分层与分类等对学科建设的方略进行了调整。为保障“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学科建设的顺利推进,有必要对相关应对策略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理论审视。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经济是地方高校办出特色的基本着眼点,地方高校只有着重培养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才能办出特色来。地方高校要办出特色理应考虑办学理念的创新;办学定位的区域经济结构;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层次;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的针对性以及办学体制的创新等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撑关系的实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对学科建设与教学实践之间相互支撑关系的实现形式进行探讨,以求对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促进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东高校学报特色栏目与学科建设关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广东省高校学报特色栏目设置的现状、合理性及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栏目设置与学科建设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找到利用高校学科优势进行特色栏目设置的思路和方法:依据重点学科,加大学报特色栏目的建设;专人负责组稿,加强特色栏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培养稳定作者群,发挥特色栏目的作用;推动学科建设,扩大特色栏目的载文数量。  相似文献   

19.
目前,辽宁职业院校民族声乐专业办学层次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一批发展较成熟的职业院校民族声乐专业开设了门类齐全的专业课程;但民族声乐专业招生与就业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而且存在偏重专业技能教学,忽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社会人文知识、教育心理学科等现象。因此,构建合理规范的职业院校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应该明确办学目标,规范办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革新培养模式,突出能力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20.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当今社会,地方高校在办学经费、招生、就业等方面都处于竞争的弱势地位。为走出办学过程中的困境,地方高校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办学定位、办学经费、学科及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走特色化的道路,唯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高校办学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