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魏晋是一个生命高度自觉的时代,从建安到正始,从两晋到齐、梁,生命的价值观和人生的情调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变。在这纷繁涌动的生命意识思潮中,魏晋的士人面临生命价值观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面临生命价值的追求与生命本身短暂的矛盾,体味着生命的极度卑微与极度尊贵。在这种自觉的生命认识体里,有忧时伤生的情怀和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其流淌的基调却是苍凉的悲剧意味。阮籍、嵇康最能代表这种生命的悲剧意识。在这一段类似战国的时代里,玄学兴起、佛教传入、道教兴盛,  相似文献   

2.
曹植“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道德伦理生命价值观与残酷的现实际遇。环境的激烈矛盾造成曹植一生的生命悲剧冲突。这种生命悲剧冲突向外衍化成各种生命意识和情绪,曹植的辞赋便可视为此种个体生命意识的渲泄和表达。这种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表现生命中的个体生活境界;对国家、社会生命的深沉忧虑、关注;对“人”生命的关切;因道德伦理生命价值观无由实现而产生的各种生命情绪,这种个体生命意识的抒写恰是曹赋向屈赋复归的根源,也是曹赋在辞赋史上占据最主要位置的根本原因,但曹赋和屈赋在个体生命意识上又不尽相同,而这种差异又恰是两辞赋风格不同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意识对于个体生命生成的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是学生生命意识日益成熟的时期。文章通过对辽宁、山东两省部分城乡的多所学校的高中生生命意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发现高中生的生命意识呈现多样态、矛盾态,并探讨了高中生现实中的生命困惑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美审美是中国自然审美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大美研究离不开大美审美主体的研究,大美审美主体意识的研究是大美审美研究的基础。在具体的大美审美活动中,其主体意识主要包括时间意识、生命意识和价值观念。审美主体的时间意识是大美审美主体赋予审美对象的一个新的维度,它使得大美成为时间维度上的存在物并在时间维度上获得了意义;审美主体的生命意识是时间意识在审美主体个体方面的特殊表现,是人生短暂与时间无穷之间不可缓和的矛盾在主体方面的反映,在情感特征上主要表现为审美主体因自身无法与大美相较的生命短促感而来的审美悲情;审美主体的价值观念表现了审美主体意欲克服时间无穷与生命有限的矛盾、把外在于人的无限时空与人的存在一体化的主观追求,在人生存在的虚空中注入与具有绝对价值和意义真实的大美相对应的个体价值,作为个体生命对抗生存空虚的保证。审美主体的时间意识、生命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中国大美审美的重要因素,在对大美的审美观照中,这些主体意识最终表现为审美主体效法自然、追随自然的渴求和达致与天地合一、与日月同辉的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的创作,通常是他个人生活和精神历程的艺术再现.对史铁生而言,残缺身体与健康思想的矛盾统一,表现在作品里,正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生命经历的不同,生命意识的差别,在史铁生的作品中转化为主人公对命运的无声反抗、对灵魂的顽强拯救,还有对幸福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某大学英语专业大—新生生命意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他们的生命意识呈现多样态、矛盾态特征;并探讨了大—新生现实生活中的生命困惑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我和谐就是自我的物质与意识间,在实践基础上展开着的矛盾和谐。只有科学认识自我的物质、意识、社会实践三者及相互间的系统关系,进而科学认识人自身存在的矛盾,才能珍爱自我生命、关爱他人生命、提升自我境界,促进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8.
曹丕诗歌的独特悲剧意识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矛盾的时间取向,即在生命时间取向上他既选择了“相对”时间观,又选择了“一致”时间观;一是矛盾的观照方式,即个人观照、历史观照和宇宙观照三者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的创作,通常是他个人生活和精神历程的艺术再现。对史铁生而言,残缺身体与健康思想的矛盾统一,表现在作品里,正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生命经历的不同,生命意识的差别,在史铁生的作品中转化为主人公对命运的无声反抗、对灵魂的顽强拯救,还有对幸福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0.
尹环 《现代语文》2007,(4):90-91
古诗文中的时空意识是善感的文人们对个体与宇宙,永恒与短暂这一矛盾的人生体验在文章中的反映,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的呈现。这种时空意识表现在对自然时序和景物的敏感观察和体验上以及大量的登高抒怀、咏史怀古作品中。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是小学生道德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生命遭到直接威胁时,绝大部分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关爱生命意识;对间接危害生命的现象,七成左右的小学生都能以关爱生命为价值取向;小学生对生命与工作、财产、义勇之间发生冲突时的价值判断呈现多层与矛盾状况。通过对九项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城乡因素对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以现代悲剧美学理论观照北宋词可知,北宋词抒写了悲剧意识,折射出悲剧精神,是词人的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的载体。其悲剧意识主要有三种范型,即词人的生命悲剧意识、词体的生存悲剧意识、词学主体的情感悲剧意识;其悲剧精神主要有两重内涵,即鲜明的抗争精神、与现实社会相矛盾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正>生命是生物具有的生存发展性质和能力,是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应激、进化、运动、行为表现出来的生存发展意识。成长是生命走向成熟的过程。从生命角度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生存发展意识并且有一个走向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幼稚和错误形成与学校的期望之间的矛盾,需要学校的宽容,学校要用真爱唤醒师生的良知,使师生摆脱无知和浅薄走向成熟和完美。学校对师生生命成长的介入,对他们的生存环境、生命质量、终身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只有拥有卓越品质的教育才有卓  相似文献   

14.
人的生命的价值是在“实然”与“应然”的矛盾运动中提升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应然”提升有极大的能动作用.为了人的生命价值的“应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所作为:唤醒学生个体的超越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引导学生对人的生命意义作不懈的追求、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以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宋代士大夫文人对弘道责任的自觉担荷与政治现实之间的矛盾形成的深厚的忧患意识.及个性觉醒与生存不自由现状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生存之痛积淀为一种文化悲感意识。宋代士大夫文人借助雨意象来抒写这种文化悲感意识。表达他们仕途坎坷,英雄失路的悲伤;执著理想,生命漂泊的苦痛;以及生命束缚,生存不自由的叹息。  相似文献   

16.
在人教版高语第二册第二单元中,有两首古典爱情诗,分别是《卫风·氓》和《孔雀东南飞》,这两首诗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可贵的生命意识。所谓生命意识就是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7.
校企文化在校企合作中的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组织,校企合作中两者的文化矛盾、甚至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些矛盾与冲突主要表现在校企需求、合作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等诸多方面.高职院校能够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在尊重吸纳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有所改革与创新,企业能够认识到参与教育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企业长期效益的关键,在校企合作中校企文化就会在矛盾与冲突中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一方面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塑造了鲁智深、燕青等张扬个性、淡泊睿智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又用大量血腥、暴力的文字践踏着平等、宽恕、仁爱等人类文明的结晶,对他人生命的价值与尊严表现出漠视与残忍的态度。这使得《水浒传》的生命伦理意识呈现出矛盾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是一部蕴涵深刻生命意识的小说,《世说新语》中所反映的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也最为丰富,最有个性:一方面,魏晋文人面对自我个体处在非自然死亡的非常时刻,有一种超然态度,忽略肉体生命的消亡,他们更看重精神生命的养成;而另一方面,当他们面对亲友的自然死亡时,却往往表现得意重情深、儿女情长。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其实是反映了魏晋文人在追求人格完美上的融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20.
论金庸小说的女性形象和性别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庸小说在华人世界中的流行和风靡塑造了文坛奇迹,他以现代意识介入女性形象的塑造,笔下出现了一大批鲜活的有生命质感和力度的女性形象。她们表面上有个性解放、人格独立,背叛父权社会主旋律的一面,但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男权中心模式观念的影响,叛道与守道的矛盾在金庸的作品中表露无遗,狭隘的男性意识与开放的女性意识形成了其创作面貌的两个对立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