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古多情伤离别,离别,在中国人的眼中自古就带有哀怨伤感的基调。历代文人墨客对于送别时的落寞以及酸楚的心情都有不同程度的描写。《诗经·邶风·燕燕》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送别诗作,诗中的“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瞻望弗及,伫立以泣”表现了送者和被送者的依依惜别之情,这种离别时的感伤在后代的送别诗中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2.
情系离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要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一语道破了离别的魅力。离别,好似西施脸上的病容,仿佛浔阳江上“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婉约,宛若断臂维娜斯无语凝噎的倾诉。离别,蕴含着一份忧伤的气质,沉淀着“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愁。离别,有着幽冷的清香,我无法拒绝。林黛玉,一位多愁善感的女子,天生喜散不喜聚,正如她所说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李清照,乱世中的美神,“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折射出了她与爱人赵明诚离别时内心的空旷、凄楚的感伤;王维可谓是性情中人,他对离别的诠释引起了世人的共鸣:“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  相似文献   

3.
送别诗两首     
又是一年毕业时,曾经同窗六年的同学马上就要分别了。临别前,同学之间总有很多话要说。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中描摹的种种离别情景,无不让人"黯然销魂"。其实,并不是所有文学作品中的离别都是那么悲凄的,今天我们介绍的两首古诗的写作风格就比较明快、清新。  相似文献   

4.
梁哲英 《广西教育》2012,(18):61+64-61,64
文学作品是作者心血凝聚的精华,是作者独特生活底蕴和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文学作品包含着作者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追寻。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法朗士说:“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灵魂的探险。”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可以获得独特体验,经历心灵的一次探险。这种体验和探险,离不开师生对文学作品中作者情感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李征宙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4):21-22,35
在比较狭义的范围内,文学作品的“空白”即是对情节和场景作出有意的省略。考察空白艺术的表现形态及美学特点,可分为“跨越式”和“暗示式”两类。作家要遵循艺术规律,摆脱肤浅与平庸,从而实现向艺术真实的高峰飞跃;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能让读者进入到一种极度自由的状态和心醉神迷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唐朝开阔的国土,开明的政治造就了唐人开朗的性格。因而,在面对离别的时候,他们少了几分离愁,而多了几分乐观。他们的离别有一种昂扬的姿态,正是“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壮;他们的离别有一种忘我的精神,正是“宁可沙场征战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无畏;他们的离别也有一种出世的淡然,正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  相似文献   

7.
伤离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一个人能不经历离别。离别,是感伤的代名词,是以泪水作为标志,以依依不舍作为特征的。从古到今,有哪一场离别是以欢笑收场?答案是否定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黄鹤楼目送其挚友孟浩然乘舟远去时的伤感与寂寞,尽在“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滔滔东去的长江,是他无尽的伤感与思念;与挚友的离别,更是使阳春三月的明欸阳光为之暗淡。这是怎样的一种悲伤与无奈呀!“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虽然这句诗中未指明要送别的人物是谁,也未直抒其离愁别绪,但是,也正是因此,这首诗成为了中外离…  相似文献   

8.
“文如其人”是中外文论中的一个传统命题。意指作家的人格修养、性格气质与文学作品的思想倾向、艺术风格的一致性。而纵观中西文学史,“文人相悖”的现象屡见不鲜。深究其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学创作的技巧性掩盖了作家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个性;一是人性的复杂性使其在作品中的表现亦真亦假,“人”、“文”难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文学作品中梦的真实性建构方式。首先,文学作品中的梦的真实性表现在叙述的真实上。这主要有:文学作品中的梦与现实情节(内容)的界限相互渗透;文学作品中的梦的引发因素存在于现实中;文学作品中的梦的叙述者用以假当真的态度和口吻进行叙述。其次,文学作品中的梦的真实性还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梦的影响效果是确凿真实的。这主要有:梦的预兆在生活中得到应验;梦的证据在现实中是确凿的;梦者的情感体验是真实的。第三,文学作品中的梦的真实性还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梦的细节的真实性上。真实的细节(即日常的细节)对梦的怪诞具有否定的作用。因此,文学作品中的梦又往往成为怪诞与真实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0.
也说“明月别枝惊鹊”●重庆永川水绍韩宋代辛弃疾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对其前句中的“别枝”一词,名家所训分歧,致使句意不一。一、训“别枝”为“离别树枝”朱光潜先生云:“‘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  相似文献   

11.
“折柳赠别”民俗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柳之古义与离别的联系入手,结合柳树的特点和功能,分析论述了古代“折柳赠别”民俗的缘起与发展以及“折柳”在送别诗词中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12.
重复结构不仅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修辞手段,还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叙事策略.“重复”结构的运用蕴含着丰富的语篇叙事意义,主要表现在结构、声音、主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先生通过对父亲送“我”外出时离别情形的记述,表现了令人难忘的父爱。而小作者以父亲的“雷声”——大嗓门为切入点,借两件小事(教育“我”不要过度看电视、带“我”去看病)也写出  相似文献   

14.
“忠实”和“信”一直被奉为翻译的标准,但由于人类语言本身就存在着模糊性,加之翻译者在翻译时的主观介入和采取的不同策略,导致文学作品翻译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模糊语言的误译现象。最终,“忠实”和“信”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理想。本文本所要讨论的就是,文学作品翻译中模糊语言误译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并且提出一些相应的翻译对策,希望对文学作品的译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提高文学作品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李商隐在诗歌艺术上创造了深婉精丽、富于感伤情调和象征暗示色彩的新诗风。他的“无题”诗均以男女相思离别为题材,在抒写爱情生活中的离别与间阻、期待与失望、执着与缠绵、苦闷与悲愤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抒情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离别”自然也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尤其是唐代的“送别诗”更是诗歌中的重头戏,它具有以下特点:特点一:种类繁多,领域广泛一类是抒写亲情、爱情。如孟郊的《古别离》、杜甫的《新婚别》写的是夫妻间的离别,那份离别的幽怨与痛苦,是感人至深的;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和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则是兄弟间的骨肉分离,难舍之情溢于言表;孟…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中,每个具有特定性格的人物,在做什么,怎么做,都应该是其性格的反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人物个性发展的结果。让我们从鲁达在“安良”和“除暴”中的实际表现,来分析他的性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文学中“自传性”的特点是:1、十七年文学中的“自传性”作品表现为“自传性”审美原则的失落;2、“新时期文学”的自传性审美原则得到了回归;3、90年代以来的文学作品的自传性得到了真正归位和升华。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方便地将文学作品(包括影视剧)中的历史题材与历史著作中的“历史”概念进行区分,可用“历史形象”一词来概括文学中表现出来的与历史相关的因素。中国当代文化中的“历史题材热”与我国当代消费文化的出现与发展息息相关。在这里,历史是被作为“形象”来消费的,它不是“资治通鉴”的对象,而是作为一种虚幻的“形象”变成了供大众进行消费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陈芳 《现代语文》2010,(8):106-106
高中语文教学建立在初中语文基础之上,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培养学生想象力,让学生逐步摆脱教师提供的“拐杖”,能够自主学习,独立阅读,并学会鉴赏文学作品中意在言外的内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