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往往充满了变数。因此,有的教师在进行集体教学时总是显得惶惶不安,时不时地担心教学过程中的意外变故干扰了正常的活动秩序或影响了预设的活动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也就是说,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就能够较好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并能巧妙地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意外”转变为“教育契机”。但教师到底该如何引导,值得我们探究。以下两个有关蝴蝶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两个不同的活动中教师面对意外事件的不同处理策…  相似文献   

2.
楼智平 《家庭教育》2004,(4B):22-22
新《纲要》第三部分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吲课程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实施模式、《幼儿吲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那么,幼儿园教师怎样才能创造性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开展活动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决定着教师由活动理念向活动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目前,幼儿园有多种活动组织形式,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其中以小组活动居多。小组活动使得教师既能关照集体的进度,又能了解到个别幼儿的学习曲线。下面是一个小组学习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偶发事件,这些事件不是我们能够预见的,有些“偶发事件”本身就具有教育或警醒的作用。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如果能及时洞察“偶发事件”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从这一目标出发,我们要抓住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从幼儿关注的小事情上引发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林群 《天津教育》2002,(5):38-38
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始料不及的偶发事件,对此,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灵活作出判断,迅速形成方案,妥善处理,使教学进程尽量朝教学目标前进,这就是教师的教学机智。灵活运用教学机智,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下去,而且往往能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成为一节课的亮点。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中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学机智,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可见,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调控中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相机引导,使课堂教学“拨云见日”“化险为夷”的例…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涵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如何引导教师关注并判断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将《纲要》的精神落实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与教师在不断地反思、实践。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应变能力,又称教育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机敏地点拨、引导,迅速巧妙、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偶发事件,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能力。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复杂过程,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语文知识,而且要有判断和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的各类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动、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给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逐渐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学习。  相似文献   

11.
吴必煌 《上海教育》2007,(5A):59-60
户外体验性教育活动的组织,是一个“放”与“收”的艺术。与“总——分——总”的活动过程相对应,在户外体验性教育活动中存在“放”与“收”的矛盾。这是校外素质教育活动中的必然存在的矛盾,是由体验性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决定的。与课堂教育不同,在校外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在一个大空间中组织教学活动。在活动中的一部分时间,教师必须让学生脱离自己去活动,必须给学生以活动的决策权。这就是教学的“放”。但教师又必须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的思想集中在活动上而不是分了心或干脆无所事事;不出安全事故;准时集合,按时完成任务等。这就是教学的“收”。“放”与“收”的矛盾,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在东方绿舟的定向越野,拓展培训,野外扎营,智慧大道等课程中都存在。把握“放”与“收”的尺度,是一种教学艺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设计教学是一种以师生、生生间交往互动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互动合作”是设计教学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贯彻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一项原则,包括教师和学习者的互相沟通、关怀和控制的不断循环,以及教育活动相互引导的过程。它作为活动的基本形态,表现在活动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是教育活动的关键部分,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基本教学素质,影响着教育效果的好坏。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于风丽 《山东教育》2003,(23):42-43
生成活动是指由幼儿的兴趣点、关注点引发的,通过幼儿的亲自参与、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活动,促使幼儿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及其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浙《纲要》中多次提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生成活动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有“有备而来”的教师,通过与“初掀人生幕帘”的孩子之间的互动,才会将社会文化、价值规范传递给人类社会的新成员,引导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强 《中学教育》2006,(7):50-52
教育教学过程复杂微妙,必然不可避免要遭遇一些偶发事件——事先难以预料、出现频率较低.但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加以特殊处理的事件。偶发事件处理得好,可将“事故”化为“故事”、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资源。但教师如果不能灵活机智处理,偶发“事件”形成“事故”,就会造成僵局、伤害学生感情,导致教育教学工作上的挫折和失败。此时最需要也最能激发教师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6.
所谓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及时敏锐地察觉学生的各种变化,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果断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措施恰当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高度智慧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智慧性提示了教师能巧妙、精确、发人深省地给人以引导、启示和教育。灵活性反映了教师能随机应变、敏捷、果断地处理问题。因此,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育机智是教师高超教育技艺的集中体现。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灵活机动、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实事求是地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并在平素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采取有效方法培养自己的教育机智。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现结合案例“这边风景独好”,从“捕捉→把握→推进→迁移→反思”五步骤谈如何使师生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在接受性学习的开展探究基础上,“自主互助型”学习发挥的作用必将日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因此,从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可以看出,各科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发挥个人能力和集体的作用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教师在今后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我们积极贯彻落实《规程》精神,在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新颖多变的游戏活动,有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