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和概括了几种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听好每一节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教师要提倡学生在课后及时进行复习;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阅读化学课外读物;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参加化学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2.
提高教师调查研究学生的能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通过提升教师调查研究学生的能力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过程是:确定调查研究学生的主题;培训者向教师讲解调查研究学生的系统理论与方法;教师观摩培训者调查研究学生;教师实践如何调查研究学生;和教师一起分析调查学生的结果;寻找问题解决措施并将之实施。实践表明,以教师调查研究学生的能力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育要特别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教师要把阳光不断地洒向每个幼小的心灵:教师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教师要给学生以自由、宽松的心理空间;教师要给学生、家长、自己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这样学生才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实施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的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正在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变化;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教师评价方式多元化;新课程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5.
核心素养时代,关怀是中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师关怀素养是教师具有关怀责任与信念,能够觉察学生需要和情感,善于与学生对话和沟通,以适当的方式积极主动关怀学生的素质与修养。教师关怀素养的实现,需要强化教师的关怀意识;建立与学生的关怀关系;形成教师关怀性思维;生成教师关怀性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6.
朱慧英 《学子》2011,(9):49-50
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应当包含了这四种对话关系:一是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二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三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四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能否促进学生和文本对话,推进深度阅读,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在道德教育上,孟子尤为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意味着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和学生以能者为师的开放心态;教师道德的自律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力量;学生在求道的主体性,促使学生自主、自立以追求道德上进。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主导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学生迷失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缺少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遇到阻塞,教师要开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领导;学生的言行,教师要去规范。师既是教的主体,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导,更是学生人生的规划师,教师要成为人师。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人”,首先是学生,然后是教师;既是每个学生和教师个体,也是师生集体。办学以人为本,就是以师生为办学目的,为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要而办学;以师生为办学主体,依靠教师和学生而办学。  相似文献   

10.
徐金录 《学周刊C版》2019,(17):146-146
在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需要的是民主和平等。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信任教师;这样师生之间关系才会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11.
师说心语     
教育最需要微笑,学生也需要微笑的教师。因为教师的情绪,教师的脸色,最能直接地在学生身上起到影响作用。教师同学生交谈中亲切的微笑会给学生无限的理解和信任,让学生感到巨大的热情和愉悦;教师走进课堂时甘甜的微笑,将给这节课增添浪漫的感情色彩;教师给学生解惑时春风润雨的微笑,  相似文献   

12.
校长、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必须树立如下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学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教师是课程的生成者和开发者;学生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即研究者;终身学习、积极参加有效培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积极投身到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去.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教师观消解了教师权威的角色,教师还应不应该有权威,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权威;后现代主义教师观动摇了教师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还需不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后现代主义教师观颠覆了"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的角色,教师和学生还有没有区分的意义,教师还要不要存在.文章在对教育"现代性"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形成的后现代主义教师观,为现代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师生关系将产生新的特征。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由知识的输出者逐渐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教师由独立的劳动者逐渐转变为合作者。学生的自主学习者角色;学生的合作者角色;学生的研究者角色。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课程实施后,学校教育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正在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变化;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创造性)得以发挥;教师评价方式多元化;新课程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16.
<正>有的教师,学生一见到他就围上去问这问那;有的教师,学生见到他便避而远之。这其中的原因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不同。教师的魅力所产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那么怎样提升教师的魅力,做个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呢?一、优雅自己的仪表,提升教师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对整个成长负责。”做学生的学生,就是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换位,使教师与学生在角色的换位中,通过角色互动,实施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研究学生学习方式,重新构建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赞美似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似一座桥,能跨越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似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赞美更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调味剂。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  相似文献   

19.
陈坚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0):132+134-132,134
语文课堂需要教师蹲下身子,和学生同呼吸共命运;需要教师慎重使用媒体教学,勿让媒体浅释语言的美;需要教师真情面对学生的提问,不要虚晃一枪;对学生的评价,需要教师智慧,讲究实效性,切莫张扬自己,忘了学生。  相似文献   

20.
体态语是教师教学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学生视角,调查L大学189名本科生对教师体态语的感知,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教师面带微笑或表情丰富有助于学生投入课堂;大学教师的目光与学生的课堂投入状态密切相关;大学教师的副语言影响到学生的课堂投入状态;大学教师的服饰、身体动作和空间位置对学生课堂投入影响不大。在学生性别和年级方面,教师体态语对学生课堂投入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方面,艺术生在面对教师严肃的表情和盯视的目光时,更不愿意投入课堂;在学习成绩方面,成绩偏后的学生更倾向于消极对待教师在教室来回走动的行为。因此大学教师应合理运用表情、目光和语气语调,使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