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历史课程标准》从各个层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以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本。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极具创新精神又具有操作可行性的教育目标,从而代替了传统的“传授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认知”的空泛又难以测评检验的教学目标。本文就如何执行新课标,搞好历史教学谈谈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学科教学的精神根柢,起码包含至高的价值目标和思维方式。当下,中学历史教学讨论的价值目标仅止于历史学科的三维目标,其实在三维目标之上还应该有更上位的“道”,笔者以为,这个更上位的“道”应当是“和”的精神。中学历史教学讨论的思维又常常止于历史思维,而鲜有历史教学的教学思维,笔者以为,这一教学思维当是“和”的内在机理——和谐...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越来越多中学历史教师也都以此目标来进行教学。但对于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太多的历史教师做法并不可取,有的做法太过直白,有的又很繁琐,也有的历史教师感到很困惑,因无从解决而直接删去。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识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许是使这一目标实现的好方法,真正实现此目标的教学才落实了历史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历史探究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教学是教师“探究教”和学生“探究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即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活动。历史探究教学与历史科学密不可分,历史科学又与历史知识特点、历史学科特点密不可分,同时,历史探究教学又与历史研究关系密切。因此,研究历史探究教学,首先要了解历史科学、历史知识的特点、历史学科特点和历史研究的特点,以及它们对历史探究教学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杨拥军 《广东教育》2006,(12):48-48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构建和谐课堂、活力课堂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而我们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呢?本人在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牢固树立动态教学观,注重教学的双主体地位,围绕中学生的智能水平和心理特点,运用“导读——导疑——导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上述目标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开放式历史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教学“教育中心、书本中心、知识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弊端提出的。开放式历史教学是与学校教育体系、社会生活体系乃至学生智能体系相贯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教学体系。我认为开放式历史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目标模式的开放。在这种模式中,教学目标受“知识中心”的限制较小,随机而来的是知识型、智能型、教育型目标的结合。由重视知识领域目标,扩展到技能目标、能力目标、科学方法教育目标、学法目标、德育目标等各种领域,灵活反映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本质特征与学生个性发展方向的目…  相似文献   

7.
翦伯赞的历史教育观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他的历史教学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从如何正确认识历史、如何对待资料等方面阐述正确认识历史教学。二是阐述了“普及”与“提高”即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辩证关系。两互为基础,又相互制约。三是历史教学“三基”相辅相成,是不可偏废的有机系统。四是实事求是的学风关系到历史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立敏 《教师》2010,(27):86-86
伴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历史学科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中的优势不断显现。在历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这一目标在整个历史教学目标实现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呢?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凡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老师都清楚,中学历史教学在于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上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学习历史的能力。要达此目标,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创新呢?笔者认为,推进中学历史教学的创新,应该从“教学理念”创新以及“教学方法”创新两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0.
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提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推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等等,所有这些都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历史教学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历史课堂教学也确实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因为课程改革尚处在探索阶段,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从课堂本身——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如观摩课、参选课和部分视导检查课来看,因为过分追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而对新课标的理解又不够深透,导致课堂教学更多地注重演绎形式从而流于形式,使这些课中的相当一部分成为应景的点缀而收效甚微,令听课者感觉到了戴着镣铐跳舞的滑稽与沉重。  相似文献   

11.
情感教育就是从教学实际出发,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场景氛围,以触动唤醒学生的某种情感。《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指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过程中的三维目标。这里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我们说的情感教育。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将情感教育的目标落在实处呢?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教学的创新,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古人言“史才”、“史学”、“史识”。缺了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完整、有缺陷的。能力源于知识。试问,对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空都茫然无知,你能说他有历史思维能力吗!当然,知识又有待于转化为能力,单纯地提“知识就是力量”,具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新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我发现历史课程从“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到“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再到“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多个环节,都做了根本性的变革.不再只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资源逐渐成为新型的教育资源,在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网络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当前“校校通”工程逐步建设.“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校园”成为现代化教育发展的目标,网络教学争先恐后地成为广大教师教改研究的主要课题。网络教育丰富了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历史教学内容、教材形态、教学形式发生显著的变化,同时拓展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历史教学中的互动与反馈。因此,探索网络技术与传统历史教学的契合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分别简称“初中课标”“高中课标”),都把“方法”作为历史课程的目标之一,并将其与“过程”目标搭配组合,构成中学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中的第二维目标。历史课程标准是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权威性指导文件,因此,方法问题自然也就引起中学历史教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关于历史和历史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剧是戏说历史,不是以传播历史知识为首要功能,不应以杜撰“历史正剧”的名称相标格。历史既不能还原又不能复制,史学家和剧作家在认知与重构历史时,表达方式和追求目标是大相径庭的。剧作家对历史认知的正确与否、深度广度,既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也是接受社会检验的主要内容。历史剧创作一定要注意情节虚构的主要内容。历史剧创作一定要注意情节虚构的“合度”和细节处理的真实。  相似文献   

17.
张静 《历史教学问题》2005,(4):109-110,69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各科一样,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明确阐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与评价建议。在教学环节中究竟落实得如何?下面撷取几个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并就历史新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进行探讨。一、课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案例案例一:“思想教育”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授课老师在教学设计(教案)中称教学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思想教育”目标还是普遍现象。例如“学习…  相似文献   

18.
陈宝学 《河南教育》2004,(12):34-34
历史是有生命的,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造就健全的高尚的人格,是历史教学的目的。但是,实际上,历史课成了距离现实生活太远、“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历史教学失去了原有的激情与活力。新课程历史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交融,我以为要采用多种方式让历史教学“活”起来,要把历史课堂努力建构成思辨的课堂、情感的课堂和生活化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三分法与中国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显示,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史义即中国的历史哲学;史义包含“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的重大差异在于:前者与史事、史文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又以史义为体、史事为用,以史文传事载义,而后者是于史事、史文之外的注重对历史反思与批判的以期资治育人的哲学。  相似文献   

20.
梁励 《教育学报》2004,(5):34-37
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新课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基本要素 ,相互递进 ,呈现出情感发展不同的水平层次 ,形成了历史情感教育的完整过程。同时 ,又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历史新课程目标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三者相互对应 ,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 ,互为前提 ,从而构成了历史新课程完整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