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副文本理论,对英若诚《茶馆》英译本中的副文本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探究《茶馆》英译本所体现出的译者的翻译风格及英若诚译本广为阅读的原因,以期客观全面地解读英若诚《茶馆》英译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的语境中,语气词"呢"会产生不同的语法意义。文章通过对比《茶馆》原文中语气词"呢"的使用情况和霍华先生的英译本,可以发现语气词"呢"在汉语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繁,但是语气助词"呢"在英语中没有准确的相对应词汇标记。因此,在英译本中只能根据交际情景语境,用恰当的语气或情态体现说话者的语气。  相似文献   

3.
《茶馆》是老舍先生戏剧创作的巅峰之作,不管是在语言艺术上,还是在思想高度上都堪称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英若诚先生的英译版《茶馆》是为舞台表演而创作,对英译《茶馆》的语言口语性、语言动作性以及语言人物性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从舞台表演性视角下探讨语言的直接效果在英译《茶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老舍将小说的语言特色应用于剧作《茶馆》的创作,这种语言能够表现人物性格,却不具有激化冲突、推动剧情的作用。英若诚根据舞台演剧的需要,在《茶馆》的英译过程中,对原作的语言进行了一些改造,主要体现为加强台词中的冲突和增强台词的动作性,为原作增添了戏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戏剧翻译的复杂性研究主要从戏剧文本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文学系统和表演系统展开,并以汪榕培译《牡丹亭》和英若诚译《茶馆》为例,说明戏剧文本作为文学文本存在文学系统中或作为舞台文本存在于表演系统中时,应该针对各自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不同国家的风俗人情、文化背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能导致文化交流出现困难。在跨文化交际中,翻译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茶馆》是老舍著名的话剧作品,本文以《茶馆》的两个英译版本为例,从跨文化角度进行分析,探究跨文化原则在文学翻译研究工作的应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茶馆》当年差一点要脱眙换骨——周总理看了《茶馆》,“有完全不同的建议”。他对焦菊隐和于是之说,不赞成老舍写的那三幕。为什么呢?。不典型。。什么是典型呢?  相似文献   

8.
老舍先生是深受人民爱戴的文学大师,是首都人民的骄傲。他的许多作品如《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二马》《月牙儿》《四世同堂》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绝大多数人称“老舍”先生为“老shě,也有人说应该读作“老shè”。究竟该怎么读呢?  相似文献   

9.
熊宇璇 《英语广场》2022,(35):13-16
句末语气词“了2”的意义多变,是汉译英的一大难点所在。本文利用小说《酒国》及葛浩文英译本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对小说中句末语气词“了2”的语用意义及英译文展开分析,归纳葛浩文英译本的相关翻译原则和策略,以窥探成功译文对句末语气词“了2”的显隐规律。研究发现,句末语气词“了2”主要表现觉察、决意和推测三种语气,句末语气词“了2”的英译文因具体语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了2”的三大语用功能出发,根据具体语境判断“了2”的具体内涵,从而实现源语与译语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0.
肖仕琼  朱益华 《文教资料》2005,(27):134-135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语的主要差异,本文通过刘士聪先生翻译的《麻雀》(老舍作)来分析两者的差别并且在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译本与原文之间需满足意义对等与风格对等以使译语受众的反应与原语受众的反应一致。英若诚的《茶馆》英译本以舞台演出为目的,故该译本需满足戏剧演出台本的风格要求。因此,本文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通过举例论证探讨了英若诚《茶馆》英译本如何实现与原作之间的口语性、人物性、动作性风格对等。  相似文献   

12.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起何种作用,一直成为译界热议的话题。试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以英若诚所译的著名话剧《茶馆》译本为例,探讨译者主体性在戏剧翻译中的具体表现。结果表明,戏剧翻译实践中译者的主体性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能够有充分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13.
宋佳 《现代语文》2013,(1):102-104
汉语语气词在日常用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是汉语的一个重要语法点,同时也是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为了考察泰国大学生对汉语语气词“啊” “吧” “吗” “呢”的混用情况,笔者以泰国商会大学中文专业的大三学生作为考察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泰国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为“吗-呢”的误用和“吧-啊”的误用,这两种偏误类型占了所收集到得偏误的46.66%,而最不容易犯的错误为“啊-吗”的误用,仅占6.67%.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够对国内外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气词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引起更多学者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气词的习得特点进行研究,促进对泰汉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元曲选》宾白使用的疑问语气词共8个:也、乎、来、那、哩、呢、麽、呀。根据时代特征分三类:文言中遗留的语气词“也、乎”,近代汉语普遍使用的“来、哩、那”,现代汉语中仍使用的“麽、呢、呀”。通过分析可看到近代汉语疑问语气词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及语气系统一直以来讨论较多,其中关于语气词“呢”学术界又有着截然不同的两派代表性观点。“呢”字用于疑问句时主要出现在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这些非是非疑问句的句末。本文试图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同时结合语用学的观点来重新考察非是非疑问句中出现的语气词“呢”,从而确定“呢”字在非是非疑问句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归纳性、假定性、简约性,可以称之为“图式性”。“图式性”是老舍在《茶馆》中采用的艺术方式。“图式性”使《茶馆》在文本意义上,接近于甚至等同于寓言。寓言“图式性”,可以便捷而有效地完成象征意蕴的构建和传达。  相似文献   

17.
<正>话剧《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作品和文学作品。该作品以老北京城的“裕泰茶馆”为背景,利用该茶馆的兴衰映射时代的更迭与历史的衰亡,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特色,起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艺术效果。整体结构上以三幕剧为主,分别以清末、北洋军阀时期和抗战胜利为时代背景,前后经历了几十年的跨度,呈现出史诗般的风采。作品中“茶馆”是老舍精心构建的“空间”,该空间是现实的,也是一个物质组成的“场域”。海德格尔指出:“每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一词多义的现象在汉语中极为普遍,“意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老舍的话剧《茶馆》中有这样一幕:茶馆老板王利发把后房租给大学生住,特务吴恩子、宋祥子为了领到津贴,硬说大学生“不是什么老实家伙”,要查房抓人。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翻译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翻译理论,它为翻译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而汉语典籍英译一直是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以翻译目的论为依据,以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为例,解析汉语典籍英译的目的,进行以目的论为视角的汉语典籍英译方法初探。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语境研究理论为基础,以《射雕英雄传》中出现的四个“君子一言.驷马难遍”的翻译为例,探讨语境对于成语翻译的重要作用及汉语成语英译的策略和方法.希望对译者应对汉语成语的英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