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构造法就是以已知条件为载体,以所求结论为方向构造一种新的数学形式,使问题在这种形式下容易解决。三角函数中的许多问题是求角或三角函数值,巧妙地应用方程、函数、数列等有关知识进行构造,可以在解题  相似文献   

2.
波利亚指出:“当原来问题看来不可解时,人类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辽回绕过不能直接克服的障碍,就在于能想出某个适当的辅助问题.”创造性地运用已知条件.以已知条件为原料,以所求结论为方向,有效地运用数学知识,构造出一个辅助问题及其数学形式,就能使问题在新的形式下简捷地得到解决,这就是“构造”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3.
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先生指出:“数学教学中创新的载体是好的数学问题。”(《数学教育经纬》,张奠宙)在《数学分析》的教学中有一类常见的问题.即通过构造的数学思想。完成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形式是以已知条件为原料,所求结论为方向。构造出一种新的数学形式.使问题在这种形式下简捷地得到解决。例如.通过构造有理数集的分割,建立了实数理论;通过构造有限序列来研究级数;通过构造有限积分来研究反常积分;等等。所以对实践的或数学问题的认识、解决都离不开构造。按波利亚的说法.求解数学问题。就是一个不断地变换问题、解决辅助问题的过程:他指出:  相似文献   

4.
构造法是根据需要构造出题设条件中所没有给出的函数、方程、图形等,以沟通题设条件与待求结论的一种创造性的数学方法.它功能独特,通过它的作用能实现由条件向结论转化,使问题顺利获解.下面列举几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构造法是以已知条件为载体,以所求结论为方向构造出一种新的数学形式,使得问题在这种形式下简捷解决.解数列题时,构造新数列法,巧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能够在解题过程中,达到灵活、方便、快捷的目的,故一直受到重视.下面例谈如何用构造法巧解数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数学竞赛和高考中,构造性方法(注:以下简称为构造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构造法的实质就是依据某些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用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用已知的数学关系为“支架”,在思维中构造出一种相关的数学对象、一种新的数学形式;或者利用具体问题的特殊性,为待解决的问题设计一个合理的框架,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解决的方法.正由于构造法的这些特点与所要求的解题转化过程很好的吻合,构造法也就成为解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成为数学家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并且在中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构造法是数学中常用的基本方法,其本质特征是"构造".所谓构造法就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根据对条件和结论的观察分析,将问题中条件和结论通过适当的逻辑组合而构造一种新的形式,这种新的形式恰好是熟悉的数学模型从而使解题思路清晰,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解题方法.构造性思维方式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应用构造法解题需要有敏锐的观察、丰富的  相似文献   

8.
构造法,是几何解题中。常用的技巧,它就是根据题设条件或结论,将原图形构造为特殊的几何图形,以沟通题设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反证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证题方法之一,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反证法证题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是从正面考虑结论比较模糊或结论情况较多时,从反面考虑则可使结论清晰或情况减少;二是通过反设所得新的结论可以当作条件来构造矛盾.但当反设后所得新的结论较多时,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构造矛盾,我们称这类反证法为多结论反证法.本试图给出这类反证法几种构造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今中考以及初中数学竞赛中,构造思想方法(下称“构造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构造法的实质就是依据某些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用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用已知的数学关系为“支架”,在思维中构造出一种相关的数学对象、一种新的数学形式;或者利用具体问题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毛仕理 《高中生》2010,(4):22-23
当某一类数学问题使用通常的方法沿着定式思维去解决很难奏效时.我们应该从题目假设的条件和结论的特征、性质,从新的角度,用新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抓住反映问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连接点,把握问题的外形、数值和位置等特征,以条件中的元素和知识库中已有的数学关系为支架.构造满足条件和结论的数学对象,使原问题在新的环境中清楚展现“面目”,从而借助新的数学对象一解决原来的数学问题.我们称这种方法为构造法.  相似文献   

12.
构造思想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思想,其基本形式是:以已知条件为原料,以所求结论为方向,构造出一种新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13.
解题通常是指,在问题给定的系统里由题设推出结论.但对某些问题,直接推理有时不能顺利进行,因而,不得不寻求某种中介工具沟通条件与结论的联系.解题的中介工具往往隐含在题设条件之中,需要我们去发现、去解释、去构造.这种通过构造题目本身所没有的解题中介来解题的方法,就是构  相似文献   

14.
与分式有关的条件求值问题常见于中考和数学竞赛,下面以2012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为例,对此类问题的构造方式以及一般结论进行拓展探究,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所谓构造法,就是根据题设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特征、性质,构造出满足条件或结论的数学模型,借助于该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怎样构造呢?当某些数学问题使用通常办法按定势思维去解很难奏效时,我们应根据题设条件和结论的特征、性质展开联想.常是从一个目标联想起我们曾经使用过可能达到目的的方法、手段,进而构造出解决问题的特殊模式,就是构造法解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对于有些与等式或不等式有关的问题,有时可根据式子的特点,以已知条件为材料,以所求结论为方向,对问题进行科学的抽象和近似的描述,抓住起关键作用的一些量和相依关系,灵巧地运用数学概念、符号、式子、规律去刻划其内在关系,通过构造函数或方程,构造出一种新的数学形式,使得问题在这种新形式下简捷解决.这种解法的最大特点是:创造性地使用已知条件和有关的数学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本文结合具体例子,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构造法就是根据某种需要.把题设条件或求解结论设想在某个模型上.通过对新设想模型的研究.推出求证结论的解题思维方法.本文拟从教学实践出发.用范例说明构造法在证明一类与自然数n有关的不等式中的巧妙应用。  相似文献   

18.
所谓构造法,就是在解数学题时,直接列举出满足条件的数学对象(反例)导致结论的肯定(否定),或通过横向构造相应的模型使问题转化得以解决的方法.其实质是根据某些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特征,用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用已知数学关系为"支架",构造出一种相关的数学对象、一种数学形式,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解决.下面结合实例说明它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构造法是数学解题中一种常见方法,体现了一种广泛联系与相互转化的哲学思想.通过构造某种数学模型(如几何图形,函数,方程等)作为中介,实现条件与结论的联系和转化.因此构造法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想.现举几例以作说明.  相似文献   

20.
应用构造法解决问题,就是以已知条件为先导,以相关的知识为辅助,以所求的结论为方向,通过细致的分析,丰富的联想,灵巧的构思,创造性地构造出一种新的数学形式,使所要求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得以轻而易举地解决. 构造法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包括构造图形、函数、三角、复数、方程、向量、数列、基本不等式等等,在此仅举几个实例,浅析其思想方法. 1 构造图形 例1 椭圆22194xy =的焦点为1F、2F,点P为其上的动点,当12FPF为钝角时,求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分析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解题方法也较多(不下六种).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