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知道数列{an}是定义在正整数集N^*或其有限子集{1,2,3,…,n}上的函数,即an=f(n,).在研究、求解数列问题时,借助于函数的特性和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人教A版必修5教材中写道:“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定义域的函数an=f(n)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从这个意义上看,它丰富了学生所接触的函数概念的范围。在解决数列问题时,充分利用函数的有关知识,架起函数与数列之间的桥梁,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能使数列问题的求解更有新意和综合性,达到有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k})为定义域的函数a_n=f(n),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对应一系列函数值,即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因此,可以用函数的思想观点拓展、探究数列,已得到一定认可,如:求数列的最大(小)项、单调性等.也基如此,数列中不断推出一些相关恒成立或对任意n∈N~*都成立的问题.那么,此类问题有哪些求  相似文献   

4.
不等式恒成立是中学数学的一类常见问题,集合、不等式、函数(数列)的最值与单调性等都与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相关,同时由于处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往往需要使用多种数学思想与方法,因此也成为各类考试包括各地高考中的热点问题.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的参数范围求解,很多文章对此进行研究,并给出了许多处理方法.结合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和不等式恒成立的数学本质,对于求解不等式恒成立的参数范围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形如 an+1=g(n)an+f(n) (*)的一阶递推数列通项的求解方法,其中g(n)、f(n)是关于n的函数.  相似文献   

6.
恒成立问题是高中数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有一类与数列相关,不妨称它为数列恒成立问题.这类问题的本质是求解数列最值,其关键在于数列单调性的判断.策略一:利用导数利用导数求函数单调性非常方便,在数列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所以考虑数列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其自变量n(即“脚码”),防止发生不应有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1.概念 对于数列{an},如果存在一个常数T(T∈N+),使得对任意的正整数n〉n0恒有an+T=an成立,则称数列{an}是从第n0项起的周期为T的周期数列.  相似文献   

9.
关于连续变量函数与数列具有不同特性的讨论是由下列问题引起的:“数列{an}中,an=n^2-kn,若对任意的正整数n,an≥a3都成立,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在这个问题中值得注意的是:n∈N^*,但k、an都可以取实数值.  相似文献   

10.
从数列{(1+1/n)^b)(n∈N*)和{(1+1/n)^n+1)(n∈N*)的单调性出发,探讨了数列{(1+1/n)^n+1/2)(n∈N*)的单调性,进而研究了数列{(1+1/n)^n+a)(n∈N*,a∈R为常数)的单调性,并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近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常以压轴题形式出现,交汇函数、方程、不等式和数列等知识,有效地甄别考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往往都可以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而导数,以其本身所具备的一般性和有效性,在求解函数最值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就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两种常见类型,探讨如何利用导数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及求解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它应用广泛,与其他知识结合紧密.不等式在高考中很少单独成题,常常与其他知识相互渗透在一起,形成了高考命题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各类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不等式与其他知识(函数、导数、数列等)的综合;含参不等式恒成立与函数相关的最值问题;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等都是高考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姚格 《数学教学》2010,(6):31-32
我们已经知道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 1+2+3+…+n=1/2n(n+1)1;……(*) 1·2+2·3+3·4+……+n(n+1)=1/3n(n+1)(n+2).……(**) 公式(**)可看作是公式(木)的推广. 根据以上数列前佗项求和公式的构造规律,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严格求证,它还可推广为如下公式:  相似文献   

14.
王诚祥 《新高考》2005,(4):18-21
从函数的角度,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的函数(离散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因此,用函数的观点看数列,可对数列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也为解决数列问题提供了新视野和新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于函数f(x),若存在X0,使f(x0)=x0成立,则称x0为函数f(x)的—个不动点.数列与函数密切相关,利用不动点法可将由递推关系所研究的数列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进而利用等差、等比数列或迭代法求出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下面以2006年高考试题为例,巧用不动点法来求解有关递推数列的通项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上海高考理科数学压轴题如下:给定常数c〉0,定义函数f(x)=2|x+c+4|-|x+c|.数列a1,a2,a3,…满足an+1=f(an),n∈N*.  相似文献   

17.
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它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N+的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因此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在求解一些数列问题时,若能注意到其显露出的函数特征,运用函数的观点去审视,常可简捷解题.  相似文献   

18.
在数列{an}中,若an+1=an(n∈N),则称数列{an}是常数列,即an=a1(常数)(n∈N*).于是由第n项等于第1项即可求出通项.在求某些数列的通项公式时,若能恰当地构造常数列,利用常数列的特性,常能获得简捷的解法.  相似文献   

19.
数列可以看作是定义在正整数集N葚或有限子集1,2,3,…,n上一种特殊的函数.它的图像可以表示为由一系列孤立的点(n,f(n))所构成的图形.正因为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因而数列问题常与函数问题有关.要善于应用函数的思想研究数列问题,这样使我们对数列的认识更加全面,理解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众所周知,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其有限子集{1,2,…,k}(k∈N^*)。区别于一般函数定义域取值的连续性,由于数列中n的取值为离散的正整数,从而使得数列中的项的取值一般也是离散的实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